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47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7
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包括双目CMOS摄像头以及控制板,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通过信号引线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上,所述的安装壳体的前侧设置在两组安装板,双目CMOS摄像头的两组摄像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的两组安装板分别呈对称铰接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安装壳体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以及两组联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双目CMOS摄像头,提高路线识别的区域,同时本结构还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前后推动调节杆,使得调节两组CMOS摄像头的角度,从而调整摄像头的识别区域,用于适应多种标识场合进行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在人工智能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创新实际的操作,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智能控制技术,目前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为智能控制小车的实践项目,通过智能小车的结构搭设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智能控制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在其他领域的智能开发打好基础,智能小车的核心部件为路线识别控制模块,目前传统的采用CMOS摄像头对预设的标识线路进行识别按照识别的标识路线行走,目前实验中一般采用单目的CMOS摄像头,识别的区域有限,容易出现识别路径盲区,导致识别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包括双目CMOS摄像头以及控制板,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通过信号引线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上,所述的安装壳体的前侧设置在两组安装板,双目CMOS摄像头的两组摄像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的两组安装板分别呈对称铰接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安装壳体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以及两组联动杆,所述的调节杆纵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体的滑槽上,所述的滑槽呈相对安装壳体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两组联动杆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一组安装板的后端面呈铰接,两组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的套圈铰接,所述的套圈套设固定在调节杆上,紧固螺母与安装壳体上端面接触贴合,使得调节杆与安装壳体保持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壳体下端面等距间隔横纵排布有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与智能小车车架的连接板排布设置的凸起的连接头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内腔开口,所述的内腔开口设置有固定基板,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下侧与内腔开口铰接,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上侧通过可拆卸卡扣件与安装壳体的后端面固定,所述的控制板嵌设固定在固定基板的内端面,所述的控制板的输入输出端口嵌设在固定基板的外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板包括控制器、存储器、复位电路、拨码开关、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存储器、复位电路、拨码开关、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通过信号线路连接智能小车车体的直流电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中采用双目CMOS摄像头,提高路线识别的区域,同时本结构还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前后推动调节杆,使得调节两组CMOS摄像头的角度,从而调整摄像头的识别区域,用于适应多种标识场合进行调节使用,同时通过对固定CMOS摄像头的安装板进行外翻,使得方便对CMOS摄像头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便于维护,安装壳体采用连接槽与小车车架连接头配合连接,使得学生在开发过程中可根据车体结构自由排布固定在小车车架的适应位置,满足根据需求自组开发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壳体与小车车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主板的电路框图。附图编号:摄像组件1,控制板2,安装壳体3,安装板31,调节杆32,联动杆33,滑槽34,套圈35,连接槽36,车架4,连接头41,固定基板37,输入输出端口21,紧固螺母3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包括双目CMOS摄像头以及控制板2,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通过信号引线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3上,所述的安装壳体3的前侧设置在两组安装板31,双目CMOS摄像头的两组摄像组件1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31上,所述的两组安装板31分别呈对称铰接设置在安装壳体3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安装壳体3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32以及两组联动杆33,所述的调节杆32纵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体3的滑槽34上,所述的滑槽34呈相对安装壳体3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两组联动杆33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一组安装板31的后端面呈铰接,两组联动杆33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32的套圈35铰接,所述的套圈35套设固定在调节杆32上,紧固螺母39与安装壳体3上端面接触贴合,使得调节杆32与安装壳体3保持位置固定。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小车的模块化的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其原理采用CMOS摄像头识别路面预设的路径标识,通过控制板2写入的识别算法对采集的路径标识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路线识别并通过驱动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智能小车行走,本实施例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板2包括控制以及控制器、存储器、复位电路、拨码开关、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存储器、复位电路、拨码开关、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通过信号线路连接智能小车车体的直流电机,本实施例中采用双目CMOS摄像头,提高路线识别的区域,同时本结构还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前后推动调节杆32,使得调节两组CMOS摄像头的角度,从而调整摄像头的识别区域,用于适应多种标识场合进行调节使用,同时通过对固定CMOS摄像头的安装板31进行外翻,使得方便对CMOS摄像头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便于维护。所述的安装壳体3下端面等距间隔横纵排布有凹陷的连接槽36,连接槽36与智能小车车架4的连接板排布设置的凸起的连接头41配合连接,使得学生在开发过程中可根据车体结构自由排布固定在小车车架4的适应位置,满足根据需求自组开发的需求。所述的安装壳体3的后端面设置有内腔开口,所述的内腔开口设置有固定基板37,所述的固定基板37的下侧与内腔开口铰接,所述的固定基板37的上侧通过可拆卸卡扣件与安装壳体3的后端面固定,所述的控制板2嵌设固定在固定基板37的内端面,所述的控制板2的输入输出端口21嵌设在固定基板37的外端面,控制板2设置在固定基板37上,固定基板37外翻,使得控制板2脱离出安装壳体3的墙体,便于进行安装以及维护,也方便输入输出端口21在固定基板37的嵌入安装,方便控制板2输入输出引线的接入,使得本模块布局合理方便使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包括双目CMOS摄像头以及控制板,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通过信号引线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上,所述的安装壳体的前侧设置在两组安装板,双目CMOS摄像头的两组摄像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的两组安装板分别呈对称铰接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安装壳体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以及两组联动杆,所述的调节杆纵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体的滑槽上,所述的滑槽呈相对安装壳体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两组联动杆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一组安装板的后端面呈铰接,两组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的套圈铰接,所述的套圈套设固定在调节杆上,所述的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与安装壳体上端面接触贴合,使得调节杆与安装壳体保持位置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小车路线识别控制模块,包括双目CMOS摄像头以及控制板,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通过信号引线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双目CMOS摄像头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上,所述的安装壳体的前侧设置在两组安装板,双目CMOS摄像头的两组摄像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的两组安装板分别呈对称铰接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安装壳体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以及两组联动杆,所述的调节杆纵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体的滑槽上,所述的滑槽呈相对安装壳体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两组联动杆的一端分别于对应的一组安装板的后端面呈铰接,两组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杆的套圈铰接,所述的套圈套设固定在调节杆上,所述的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与安装壳体上端面接触贴合,使得调节杆与安装壳体保持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猷川陈元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州区优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