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光学检测仪器,特别是一种酶标记撳孔板il动栓 测仪。體駄酶标记微孔板诊断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 通常使用酶标技术,制作在微孔板上(即酶标记微孔板),使用方便、安全。 酶标法的基本处理过程是,第一步将纯化的、己鉴定生化特性的抗原包被在 固相聚苯乙烯微孔板上。若为阳性,已稀释的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将与包被 在固相上的抗原结合;第二步,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 反应;第三步,结合的标记抗体与色原底物溶液作用后而呈现颜色。颜色的 深浅与血清标本中抗体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仪器可得到有关信息。但是,目前还未见到专用的自动检测设备研究报道,酶标记微孔板只能 借助价格昂贵的酶标仪进行检测或人工定性评价。通过人眼视觉来判断,其 缺点有只能定性分析,不能定量检测,精度较差,检测人员个体素质差异, 会带来误差,而且检测速度慢。使用酶标仪进行检测很不经济,而且也不利 于临床诊断生物芯片的普及。此外,每一个微孔中点样多个探针,如在一个微孔中同时点样甲肝、乙肝、 丙肝等病毒探针,则只需少量血样即可一次完成各种肝炎病毒检测。目前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标记微孔板自动检测仪,包括酶标记微孔组合阵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维快速扫描平台、光源、分光镜、摄像系统、计算机,酶标记微孔组合阵列置于二维快速扫描平台上,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分光镜照射到微孔组合阵列上,计算机可控制二维快速扫描平台移动到所需位置,使摄像系统对准微孔,摄像系统采集图象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山,顾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