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22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包括龙门架、液压作动器、加载分解装置、径向加载装置、扭转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液压作动器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上,加载分解装置连接液压作动器的输出端,将液压作动器的输出动力分解为不同的加载方式,径向加载装置和扭转加载装置连接加载分解装置的不同输出端,分别对转臂节点实施径向和扭转加载,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试验台的试验数据。通过径向加载装置和扭转加载装置分别对转臂节点实施径向和扭转加载,其协同加载方式更加符合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实际服役环境;将单方向作动下单个试件的单个方向试验,扩展为单方向作动下两个试件的四个方向同时加载,提高试验加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
技术介绍
一系定位转臂节点是轨道车辆连接轴箱与构架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稳定性、平稳性以及安全性。转臂节点动态性能与振动频率、振动幅值、环境温度以及振动周期有密切关系,而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外部激励、环境温度以及服役周期复杂多变,因此很有必要对转臂节点进行服役性能测试。现有转臂节点性能测试方法仅为径向单方向测试,而车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受到径向、扭转多方向载荷,测试方向不能满足真实运营情况,且单个试件单方向服役性能测试效率较低,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另外,现有转臂节点服役性能测试仅能判断转臂节点失效后的外观及性能,不能实时监测服役过程中动态性能变化及演变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以真实反映转臂节点在实际运营环境下受径向和扭转载荷的服役性能,提高了转臂节点服役性能检测效率,缩短现有检测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服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液压作动器(2)、加载分解装置(3)、径向加载装置(4)、扭转加载装置(5)和数据采集系统;/n所述液压作动器(2)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横梁上,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连接所述液压作动器(2)的输出端,将液压作动器(2)的输出动力分解为不同的加载方式,所述径向加载装置(4)和扭转加载装置(5)连接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的不同输出端,分别对转臂节点实施径向和扭转加载,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试验台的试验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径向扭转服役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液压作动器(2)、加载分解装置(3)、径向加载装置(4)、扭转加载装置(5)和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液压作动器(2)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横梁上,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连接所述液压作动器(2)的输出端,将液压作动器(2)的输出动力分解为不同的加载方式,所述径向加载装置(4)和扭转加载装置(5)连接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的不同输出端,分别对转臂节点实施径向和扭转加载,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试验台的试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加载装置(4)和扭转加载装置(5)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扭转加载装置(5)和两个以所述扭转加载装置(5)对称的径向加载装置(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分解装置(3)包括作动器接头(31)、分别与所述作动器接头(31)铰接的竖直施加组件(32)以及转动施加组件(33);
所述竖直施加组件(32)包括施加杠杆(321)、杠杆座(322)和竖直施加杆(323),所述施加杠杆(321)中部转动安装在所述杠杆座(322)上,一端铰接所述作动器接头(31)的输出端,另一端滑动安装所述竖直施加杆(323);
所述转动施加组件(33)包括相互铰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茂儒代亮成李登辉高红星陈仕祺梁树林温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