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22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包括试验台基座、直线往复装置、旋转装置和进给装置,直线往复装置设置在试验台基座上,旋转装置设置在直线往复装置上,旋转装置与直线往复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旋转装置上设置有下摩擦试样,上摩擦试样设置在进给装置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无接触的压缩空气作为隔离手段,实现摩擦自激振动与其他刚性结构共振信号和驱动部件振动信号的解耦,并可提供多种环境模拟,探究有效隔离振动干扰信号传递情况下旋转、往复或旋转与往复复合模式下摩擦界面的摩擦学行为,揭示各种模式下的界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探索界面摩擦学行为调控的可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
本技术属于摩擦振动
,具体属于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常见的轮轨接触、摩擦制动以及机床行业中刀具切削等许多工程应用均存在明显的摩擦现象。由于工作时接触表面的干摩擦往往会引起摩擦自激振动现象,并由此导致界面产生复杂的摩擦学行为且可能伴随着尖锐的摩擦噪音。此外,强烈的摩擦自激振动会加剧零部件的磨损,降低机械装备的精度及可靠性,导致结构疲劳破坏和服役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机械设备中存在的摩擦自激振动现象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探究界面的摩擦学行为也可为摩擦副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设计等提供有益参考,是机械工程学科和材料学科交叉领域中的重大研究难题之一。当前,通过搭建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来模拟摩擦学行为,并利用不同实验条件及表征分析手段来研究机械系统界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现阶段针对工程应用受到学者广泛欢迎的一种研究方式。现有的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装置,其摩擦界面的振动信号能够经刚性连接结构传递到试验台支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基座(1)、直线往复装置、旋转装置和进给装置,所述直线往复装置设置在试验台基座(1)上,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直线往复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与直线往复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上设置有下摩擦试样(2),所述下摩擦试样(2)的上方设置有上摩擦试样(3),所述上摩擦试样(3)设置在进给装置的底部;/n所述直线往复装置包括音圈电机(4)和下夹具安装平台(5),所述旋转装置固设在下夹具安装平台(5)上,所述下夹具安装平台(5)的一侧连接所述音圈电机(4),所述下夹具安装平台(5)的底部固设有数个第一空气轴承(6),所述第一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基座(1)、直线往复装置、旋转装置和进给装置,所述直线往复装置设置在试验台基座(1)上,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直线往复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与直线往复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上设置有下摩擦试样(2),所述下摩擦试样(2)的上方设置有上摩擦试样(3),所述上摩擦试样(3)设置在进给装置的底部;
所述直线往复装置包括音圈电机(4)和下夹具安装平台(5),所述旋转装置固设在下夹具安装平台(5)上,所述下夹具安装平台(5)的一侧连接所述音圈电机(4),所述下夹具安装平台(5)的底部固设有数个第一空气轴承(6),所述第一空气轴承(6)中设置有第一滑动导向轴(7),所述第一滑动导向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座(8)和右支撑座(9)固设在试验台基座(1)上,所述第一滑动导向轴(7)的一端固设在左支撑座(8)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空气轴承(6)与右支撑座(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为气浮转台(16),所述气浮转台(16)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直线往复装置连接,所述下摩擦试样(2)通过螺栓固设在所述气浮转台(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下安装座(10)和上安装座(11),所述上摩擦试样(3)的上方连接所述下安装座(10),所述下安装座(10)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座(11),所述下安装座(10)和上安装座(11)之间通过数个气浮主轴(12)连接,所述气浮主轴(12)上设置有第二空气轴承(13),所述气浮主轴(12)的一端固设在下安装座(10)上,另一端穿过第二空气轴承(13)与上安装座(11)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浮滑台(14),所述气浮滑台(14)内设置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气浮滑台(14)通过工字支撑(15)固设在所述试验台基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继良刘启昂项载毓范志勇周仲荣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