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置,制动盘试样夹持固定在试样送收装置的前端,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装置设置于其加热口前,并沿一运行轨道朝向、远离加热口进行前后向直线运动;喷雾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置;在加热装置内加热后的试样被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停驻后,喷雾装置对试样喷射水雾冷却,这种对制动盘试样进行水雾喷射冷却的方式更接近制动盘的实际工况,更能准确地反映制动盘试样材料的耐热疲劳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耐热疲劳性能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水雾冷却实 验装置。技术背景在铁路列车不断提速的情况下,列车运行安全性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之一。盘型制动是列车基础制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具有较高的制动率,对车 轮踏面无磨损及热损害,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制动盘在使用过程中,反 复制动造成的制动盘温度上升与降低,在盘体造成非常复杂的热应力,热疲 劳是制动盘的主要非正常损坏形式。耐热疲劳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从试验角度考虑,为加快热疲劳试验的周期,国内目前对制动盘材料抵 抗热疲劳能力的考核采用水淬的研究方法,而实际工况中,制动盘的冷却是 采用水加雾喷射进行冷却的,水淬的冷却速度过快,与制动盘的实际工况条 件差距很大,而材料热疲劳特性的表现行为又与材料的冷却速度之间存在非 常密切的关系,冷却速度过快会导致材料过早开裂而不能准确反映材料的耐 热疲劳性能,因此采用水淬冷却的研究方法来评定制动盘材料热疲劳性能有 许多不合理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材料耐热疲劳性能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中,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 置,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口前,喷雾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 置。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试样送收装置由可正反向运转 的动力源与曲柄连杆机构传动连接构成,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设置在一仅限 其进行前后向直线运动的运行轨道上,曲柄连杆机构的前部自由端装设有试 样夹持装置。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一喷枪,喷枪的 输入端设置有入水管和入气管,入气管连接高压喷气装置的出气口 。 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为一加热炉。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是将制动盘试样夹持固定在试样送收 装置的前端,试样送收装置设置于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前,并沿一运行轨道 朝向、远离加热口进行前后向直线运动,在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设有一喷射 水雾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的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试样时待测试样的停驻位置;在加热装置内加热后的试样被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停驻后,喷 雾装置对试样喷射水雾冷却,这种对制动盘试样进行水雾喷射冷却的方式更 接近制动盘的实际工况,更能准确地反映制动盘试样材料的耐热疲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水雾冷却实验装置的装配图; 图2为试样送收装置中的动力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置,所 述的加热装置为一加热炉,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炉设置在加热口前,喷雾 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置。图1所示为水雾冷却实验装置的装配图,试样送收装置设置在一平台7 上,试样送收装置中的电动机1与曲柄2传动连接,曲柄2与连杆3后端连 接,本实施例中用来控制连杆3在一条直线上前后向运动的运动轨道是两个 固定在平台7上的固定架8,固定架8上设置一供连杆3穿过定位的圆环,两 圆环同轴向相对设置,利用两点一线原理,使连杆3在两个固定架8上圆环 所限定的直线方向前后移动;连杆3的前端设置有一用于夹持固定试样的试 样夹5,试样夹5设置在加热炉4的炉口前,加热炉4的炉口外侧上方设置有 一喷雾装置6,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夹5的位置; 其中,试样送收装置是由电动机l正、反向运转来带动曲柄2相应方向转动, 继而使连杆3前后向移动,来实现试样夹5所夹持试样的递送、收回动作。图2为试样送收装置中的动力传动示意图,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9与减 速器10连接,减速器10上设置有皮带轮,通过皮带11与一涡轮蜗杆机构12 上的皮带轮13传动连接,涡轮蜗杆机构12连接曲柄2,通过皮带的传动,涡 轮蜗杆机构12带动曲柄2转动。其中,本实施例是由 一包含有计数器和计时器的控制电路来控制试样送 收装置中电动机1的正反转、试样的加热时间以及一次送收完整动作的计数 累加控制电路先给电动机1的正转端子上电,电动机1正转,带动试样送 收装置将待测试试样送入加热炉的加热口内,这时,控制电路给电动机1的 正转端子断电,电动机1停转,同时,控制电路中的计时器开始加热计时, 计时器到达设定的加热时间后,控制电路给电动机1的反转端子上电,电动 机1逆向转动,带动试样送收装置收回试样;试样收回停止位置处的上方设 置有喷雾装置的水雾喷口,喷雾装置也是由控制电路控制其喷雾动作。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一喷枪,喷枪的水雾喷口设置在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 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上方,喷枪的输入端设置有入水管和入气管,入水 管连接水源,入气管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口,入气管的气路上还设置有一电磁 阀,电磁阀与上述的控制电路电连接;试样送收装置的收回动作停止时,控 制电路控制电磁阀打开,喷雾装置气路接通,开始对试样进行水雾喷射动作, 控制电路同时进行喷雾计时,到达设定的喷雾时长后,关闭电磁阀,喷雾动 作停止,控制电路中的计数器进行一次累计,控制电路继而控制电动机正转, 带动试样送收装置将试样再次送入加热炉,进行下一轮的加热动作。其中, 加热炉以及喷雾装置中的空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置,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口前,喷雾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送收 装置由可正反向运转的动力源与曲柄连杆机构传动连接构成,曲柄连杆机构的 连杆设置在一仅限其进行前后向直线运动的运行轨道上,曲柄连杆机构的前部 自由端装设有试样夹持装置。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 装置包括一喷枪,喷枪的输入端设置有入水管和入气管,入气管连接高压喷气 装置的出气口。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 为一加热炉。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置,制动盘试样夹持固定在试样送收装置的前端,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装置设置于其加热口前,并沿一运行轨道朝向、远离加热口进行前后向直线运动;喷雾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置;在加热装置内加热后的试样被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停驻后,喷雾装置对试样喷射水雾冷却,这种对制动盘试样进行水雾喷射冷却的方式更接近制动盘的实际工况,更能准确地反映制动盘试样材料的耐热疲劳性能。文档编号G01N3/60GK201043945SQ200720090650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上官宝, 孙乐民, 张永振, 杜三明, 明 邱, 铁喜顺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雾冷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试样送收装置和喷雾装置,试样送收装置朝向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口前,喷雾装置设于加热装置的加热口外,其水雾喷口朝向试样送收装置收回动作停止时试样的停驻位置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振,上官宝,杜三明,邱明,铁喜顺,孙乐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