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09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包括V型船底、GPS定位系统装置、深水警示灯和全景气泡式座舱盖,所述V型船底的前端底部两侧均安装有高压鳃裂气泡口,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的底部通过折角架与V型船底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的前端顶部固定有高压水枪装置,且V型船底的尾部最末端固定有深水警示灯,并且V型船底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相连接,所述可折叠式胸鳍端部的外端通过自由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的后端安装有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该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可以通过V型船底与高压鳃裂气泡口,从而降低了驱动装置的能耗,且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与太阳能板更为节能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
本技术涉及仿生
,具体为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居住的人群,普遍拥有一定可靠的生活基础,因此,市场上已有各式各样的快艇,其主要用于人们出海游玩、家庭娱乐等活动;但是,传统的快艇主要是靠内燃机驱动螺旋桨来提供行船动力,且这种内燃机和螺旋桨式驱动的游艇,不仅要消耗污染与不可再生的燃料,而且噪声大,动力效率低,同时,传统的快艇船底多为圆型船底,其前行所受到的流体阻力较大,导致流体对船底的冲击增加,使快艇滑行效率降低;同时,鱼类在海中进行了数亿年的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已经进化出了非凡的水中运动能力,这给人们研究海洋载具提供了新的启发;为了研发新型船艇结构,使其能在流体中所受阻力减小,转向更为灵活,且拥有更为优良的推进方式,人们仿造鱼类的结构,因其具有行动迅速、高效率作业与低噪声游动等特点,将鱼类结构与快艇相互结合,利用仿生技术为船艇等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改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以鱼类仿生技术为基础的快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快艇不仅要消耗污染与不可再生的燃料,而且噪声大,动力效率低,传统的快艇船底多为圆型船底,其前行所受到的流体阻力较大,导致流体对船底的冲击增加,使快艇滑行效率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包括V型船底、GPS定位系统装置、深水警示灯和全景气泡式座舱盖,所述V型船底的前端底部两侧均安装有高压鳃裂气泡口,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的底部通过折角架与V型船底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的前端顶部固定有高压水枪装置,且V型船底的尾部最末端固定有深水警示灯,并且V型船底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相连接,所述可折叠式胸鳍端部的外端通过自由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的后端安装有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且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的中部固定有出水口,并且出水口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后端与V型船底相固定,所述出水口内安装有驱动马达转轴,所述V型船底的顶部背鳍处安装设置有GPS定位系统装置,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后侧设置有太阳能板,且全景气泡式座舱盖与V型船底的四周均固定有可视耐压玻璃。优选的,所述V型船底呈“V”字形结构设置,且V型船底的“V”字形结构的中部往边缘延伸,并且V型船底的“V”字形结构的倾斜角度向船尾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二者构成一密封腔体,且出水口和进水口的个数呈1:2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关于出水口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2个进水口之间相互平行,并且2个进水口之间的间距大于出水口的纵向宽度。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式胸鳍尾部通过自由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构成旋转结构,且可折叠式胸鳍尾部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通过折角架与V型船底构成滑动结构,且全景气泡式座舱盖与折角架的个数呈1:2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1)设置有高压鳃裂气泡口,高压鳃裂气泡口11中内置空气压缩机,使其喷射出的压缩空气分别指向V型船底1上方与船尾处,形成船体与流体之间的空气薄膜,仿生快艇结构仿照于黑鳍鲨的锥形头部与其鳃裂结构,并将鳃裂结构模拟其对气体的呼吸,设计安装为高压鳃裂气泡口,仿照于瓶鼻海豚的水平式尾部与其胸鳍结构,并将胸鳍结构模拟其对游动的控制,设计安装为可折叠式胸鳍端部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组合件,通过改变两侧胸鳍的扇动角度与频率,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以使仿生快艇灵活实现转向、上浮和下潜等多种行为特征,可折叠式胸鳍端部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组合件由于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使仿生快艇游动时可通过适当的收缩胸鳍组件,增大快艇行驶时的后掠角,减小流体对仿生快艇的所受阻力,达到降低能量损耗,提高仿生快艇行驶速度的效果,同时,在受其他物体撞击而翻转,失去平衡时,仿生快艇可以立即通过控制两侧的可折叠式胸鳍组件产生差位运动,给自身一个翻滚力矩,使仿生快艇重新恢复平衡状态,可灵活的在流体中实现转向、上浮和下潜等多种行为特征,同时可以通过V型船底与高压鳃裂气泡口,使快艇获得更大的浮力,进一步减小行驶的阻力,从而降低了驱动装置的能耗,且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与太阳能板更为节能与环保;(2)通过设置V型船底和压鳃裂气泡口的组装使用,使得仿生快艇在流体环境中能更加灵活转向、上浮和下潜,同时利用船底的V型结构剖开水面,减小水对船行的阻力,水被前行的仿生快艇翻起浪花,浪花沿着船底的外侧壁上翻,形成双折角,且与双折角形成相互作用力,使船体获得更大的浮力,达到更高的船速,同时压鳃裂气泡口喷射出的压缩空气在船体与流体之间形成空气薄膜,可更进一步的减小航行时所受流体阻力,且顶端安装固定的太阳能板,能够为航行提供动力输出,提高使用效果,同时后端安装设置的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采用前吸水后喷水的设计,降低快艇前方的水压,从而减少阻力,且后方高压喷水提供前进助推力,使得艇速显著提高,同时背鳍处GPS定位系统装置与尾部深水警示灯的安装使用下,使得仿生快艇可以在海面上进行更为安全的行驶,为其行驶路径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显示,且可视耐压玻璃、全景气泡式座舱盖与高压水枪装置的安装设置,使得仿生快艇的趣味性有所提高,使乘客可以全视角观赏水下与海面风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全景气泡式座舱盖打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V型船底;2、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3、出水口;4、进水口;5、GPS定位系统装置;6、深水警示灯;7、高压水枪装置;8、可折叠式胸鳍端部;9、可折叠式胸鳍尾部;10、自由转轴;11、高压鳃裂气泡口;12、太阳能板;13、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4、折角架;15、驱动马达转轴;16、可视耐压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包括V型船底1、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2、出水口3、进水口4、GPS定位系统装置5、深水警示灯6、高压水枪装置7、可折叠式胸鳍端部8、可折叠式胸鳍尾部9、自由转轴10、高压鳃裂气泡口11、太阳能板12、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折角架14、驱动马达转轴15和可视耐压玻璃16,V型船底1的前端底部两侧均安装有高压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包括V型船底(1)、GPS定位系统装置(5)、深水警示灯(6)和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船底(1)的前端底部两侧均安装有高压鳃裂气泡口(11),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的底部通过折角架(14)与V型船底(1)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1)的前端顶部固定有高压水枪装置(7),且V型船底(1)的尾部最末端固定有深水警示灯(6),并且V型船底(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8)相连接,所述可折叠式胸鳍端部(8)的外端通过自由转轴(10)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9)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1)的后端安装有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2),且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2)的中部固定有出水口(3),并且出水口(3)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的后端与V型船底(1)相固定,所述出水口(3)内安装有驱动马达转轴(15),所述V型船底(1)的顶部背鳍处安装设置有GPS定位系统装置(5),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后侧设置有太阳能板(12),且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与V型船底(1)的四周均固定有可视耐压玻璃(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鲨鱼与海豚式快艇,包括V型船底(1)、GPS定位系统装置(5)、深水警示灯(6)和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船底(1)的前端底部两侧均安装有高压鳃裂气泡口(11),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的底部通过折角架(14)与V型船底(1)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1)的前端顶部固定有高压水枪装置(7),且V型船底(1)的尾部最末端固定有深水警示灯(6),并且V型船底(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可折叠式胸鳍端部(8)相连接,所述可折叠式胸鳍端部(8)的外端通过自由转轴(10)与可折叠式胸鳍尾部(9)相连接,所述V型船底(1)的后端安装有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2),且高压喷水式推进装置(2)的中部固定有出水口(3),并且出水口(3)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的后端与V型船底(1)相固定,所述出水口(3)内安装有驱动马达转轴(15),所述V型船底(1)的顶部背鳍处安装设置有GPS定位系统装置(5),所述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后侧设置有太阳能板(12),且全景气泡式座舱盖(13)与V型船底(1)的四周均固定有可视耐压玻璃(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鲨鱼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凯旋尹辉胡琼蕾陈沛楷张健超王成彦翁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