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06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解决了现有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中后平叉上的联接口易开叉而会影响到对轮轴联接固定,后平叉的使用寿命相对较差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平叉后端处的联接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联接口内,螺母螺纹联接在轮轴上并压接在联接口的侧缘处,其特征在于,在后平叉的后端处联接有联接板,联接板呈立式设置,联接口设置在联接板内,联接口延伸到联接板的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后平叉,特别是涉及电动车后平叉上用于和后轮轮轴相联接的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的结构包括车架,在车架的后下侧活动地联接有后平叉,在后平叉的后端处转动地设置有后轮,后轮的轮轴桥接在后平叉的后端部上。现有的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如图1所示,在后平叉的后端部上形成有叉状的联接口,联接口为开口结构,后轮的轮轴自联接口的后侧插接到联接口内。为了保证轮轴的稳定性,在后平叉上于联接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设置有内止转片和外止转片,止转片上设置有非圆形的腰形孔,在轮轴端部的相对两侧被切削有两平面,轮轴的端部插接在腰形孔中,止转片通过与后平叉的端部贴合固定,而限定轮轴的周向转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039949A)公开了一种二轮车脚撑装置,其解决了现有二轮车在泊车时费力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二轮车脚撑装置,设于二轮车的后平叉上,包括拉簧和杆状的支撑体,支撑体可转动地联接在后平叉上,其特征在于,拉簧的一端连接在后平叉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体上,在后平叉上设有用于拨动支撑体转动的拨动机构,支撑体与拨动机构相接触时,拨动机构作用在支撑体上的作用力与拉簧作用在支撑体上的作用力方向相反。这种脚撑装置中也公开了现有普通的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有些后平叉是由管状体制成的,在后平叉的后端处通过冲压的方式而加工有联接口。这种开口状的联接口自身的强度相对较差,而电动车的负重主要是通过后平叉上的联接口而作用在后轮轴上,电动车在行车过程中,路面颠簸或刹车时,轮轴与联接口之间的作用力相对较大,这就使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联接口易因受压变形外扩甚至会断裂,这会导致联接口对轮轴的固定效果差,后平叉的使用寿命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能够对电动车的后轮轮轴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保证后平叉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平叉后端处的联接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联接口内,螺母螺纹联接在轮轴上并压接在联接口的侧缘处,其特征在于,在后平叉的后端处联接有联接板,联接板呈立式设置,联接口设置在联接板内,联接口延伸到联接板的侧面。联接板为整体式的板状结构,联接板通常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而固定在后平叉的后端部上。联接板的尺寸要大于后平叉的宽度,联接板突出到后平叉的外侧。联接口在联接板上的设置方向并不固定,联接口在联接板上的设置方向通常为倾斜设置。可以通过下述的止转片来实现对轮轴周向转动的固定,也可以是联接口本身与轮轴端部之间的配合而实现轮轴周向转动固定。进一步地,在联接板上可拆卸地联接有止转片,止转片上设置有止转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止转口中。止转口呈腰形,通过设置止转片而实现轮轴在联接板上的周向固定,方便轮轴顺利插接到联接口内。通过止转片的设置,使得轮轴在联接板上的联接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止转片贴合在联接板的背面,止转片通过至少两根联接螺栓而联接在联接板上,联接螺栓分列在轮轴的相对两侧,联接螺栓贯穿止转片和联接板。止转片在联接板上的联接稳定性好,可以很方便地把止转片联接到联接板上。进一步地,止转片与联接口垂直相交设置,而使得止转片能够把轮轴稳定地限定在联接口内。进一步地,在联接板上一体成型有突出部,突出部向着联接板的上侧伸出,在突出部上设置有贯透的联接孔。这可以把电动车上的后减振直接联接到联接板上,方便了对后减振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化后平叉后端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后平叉的后端联接有联接板,而把联接口设置在联接板上,联接口本身的强度好,联接板能够为电动车后轮的轮轴提供稳定的联接。联接口在联接板上的设置位置有多种选择,可以在联接板上设置止转片而把轮轴限定在联接口内,止转片在联接板上的设置位置不固定,止转片能够很好地适应联接口对轮轴的固定要求,可方便轮轴与联接口之间的插接配合,且轮轴在联接口中的位置稳定性得以保证。由于止转片在联接板上的设置位置可选择的余地大,在保证轮轴稳定地保持在联接口内的前提下,止转片通过与联接口相交联接,而能够有效提高联接口的强度。要实现对轮轴的固定,通常仅需要设置一片止转片即可达到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动车后平叉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轮轴联接结构设置在后平叉上的结构图。图3是本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设置在后平叉上的结构图。图4是本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轮轴与联接板相联接在一起的结构图。图6是止转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本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用于实现对电动车后轮的轮轴2进行联接固定。后平叉1呈叉口状,在后平叉1的两后端处分别焊接固定有联接板5,联接板5呈立式设置。在联接板5内设置有联接口6,联接口6延伸到联接板5的侧面上,而使得联接口6为开口,轮轴2的端部自联接口6的开口处插接到联接口6内。轮轴2的两端分别伸出到两联接板5的外侧,轮轴2的端部螺纹联接有螺母3,螺母3通过垫片而压接在联接板5的外侧面上。在联接板5的背面贴合固定有止转片4,联接板5的正面没有设置止转片4。在止转片4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止转口41,止转口41呈腰形。轮轴2端部的相对两侧通过切削的方法而分别形成一平面,轮轴2的端部插接到止转口41内后,止转片4能够限定轮轴2的周向转动。止转片4通过可拆卸的联接方式而实现与联接板5相联接固定,图中显示,止转片4通过两根联接螺栓7而联接在联接板5上,这两根联接螺栓7分列在轮轴2的相对两侧,联接螺栓7贯穿止转片4和联接板5。图3、5中显示,联接口6设置在联接板5的下侧部上,联接口6呈倾斜设置,止转片4与联接口6垂直相交设置。在联接板5上一体成型有突出部51,突出部51向着联接板5的上侧伸出,在突出部51上设置有贯透的联接孔52。电动车的后减振的下端通过枢轴而联接到联接孔5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平叉后端处的联接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联接口内,螺母螺纹联接在轮轴上并压接在联接口的侧缘处,其特征在于,在后平叉的后端处联接有联接板,联接板呈立式设置,联接口设置在联接板内,联接口延伸到联接板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平叉后端处的联接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联接口内,螺母螺纹联接在轮轴上并压接在联接口的侧缘处,其特征在于,在后平叉的后端处联接有联接板,联接板呈立式设置,联接口设置在联接板内,联接口延伸到联接板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平叉轮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联接板上可拆卸地联接有止转片,止转片上设置有止转口,轮轴的端部插接在止转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朱勇俊梁振营邱伟斌黄伟徐康王闯傅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