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31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包括车头、车轮和车厢。车厢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和受力机构;受力机构设在支撑架顶部;支撑架包括限位轨道和平移机构;平移机构设在限位轨道内;受力机构包括集装箱、支撑板;支撑架顶部还可固接平板。支撑架的大小等于集装箱或支撑板的大小,放置的数量对应集装箱或支撑板的节数,并且一个支撑架设有两组平移机构,车厢可设置为多节受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采取车厢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由支撑架和受力机构(集装箱和支撑板)配合运行,装卸货物,能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且具有结构新颖、减少操作空间、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装卸货车
本技术涉及货物装卸
,具体为一种自动装卸货车。
技术介绍
现行的货运种类一般分为整车、零担、集装箱三种。整车适于运输大宗货物;零担适于运输小批量的零星货物;集装箱适于运输精密、贵重、易损的货物。现有技术中货运的上述种类都在装卸货物时都需要借助人工或者辅助装置进行操作,其中集装箱需要使用吊装设备在货场、卡车、仓库和火车之间转移,不仅效率低下,且需要占用大量操作空间,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要。现有的货车有些具备自动卸货功能,有些不具备此功能,大部分货车采用后倒斗进行卸货或采用后升降机卸货,大部分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卸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装卸货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包括车头、车轮和车厢,所述车厢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所述车厢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和受力机构;所述受力机构设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支撑架包括限位轨道和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设在所述限位轨道内;所述受力机构包括集装箱、支撑板;所述支撑架顶部还可固接平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大小等于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的大小;所述支撑架放置数量对应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的节数。优选的,一个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所述平移机构。优选的,所述车厢设置有八节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优选的,所述车厢设置有四节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优选的,所述车厢设置有二节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优选的,所述车厢设置有一节所述集装箱或所述支撑板。更优选的,所述平板周围固接有围栏。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车厢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由支撑架和受力机构(集装箱和支撑板)配合运行,装卸货物,能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且具有结构新颖、减少操作空间、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厢为多节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车厢为多节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车厢为平板加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头;2.车轮;3.车厢,31.支撑架,301.限位轨道,302.平移机构;4.集装箱;5.支撑板;6.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包括车头1、车轮2和车厢3。车厢3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31和受力机构;受力机构设在支撑架31顶部;支撑架31包括限位轨道301和平移机构302;平移机构302设在限位轨道301内;受力机构包括集装箱4、支撑板5;支撑架31顶部还可固接平板6。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车头1、车轮2和车厢3。车厢3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31和受力机构,具体为集装箱4和支撑板5;受力机构设置在支撑架31顶部;支撑架31包括限位轨道301和平移机构302;平移机构302设置在限位轨道301内;支撑架31顶部还可以设置有平板6。支撑架31的大小等于集装箱4或支撑板5的大小,放置的数量对应集装箱4或支撑板5的节数,并且一个支撑架31设有两组平移机构302,具体为:当集装箱4或支撑板5长度为1.5m、节数为8节时,设置8个支撑架31;当集装箱4或支撑板5长度为3m、节数为4节时,设置4个所述支撑架31;当集装箱4或支撑板5长度为6m、节数为2节时,设置2个所述支撑架31;当集装箱4或支撑板5长度为12m、节数为1节时,设置1个所述支撑架31。同时,可在平板6周围设置围栏,具体为60cm、2m或2.5m的栏杆,分别对应平板车型、低栏车型以及高栏车型。具体使用过程:当货车行驶至需要装卸的地点时,通过设置在驾驶室中的操纵平台控制货运自动装卸装置运行。由于货运自动装卸装置中安装有双向减速电机,双向减速电机驱动平移机构302的滑轮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使得集装箱4、支撑板5以及装有围栏的平板6都可以进行双向的平移,从通过液压升降抬起受力机构到驱动滑轮平移全程自动化运行。通过支撑架31和受力机构的相互配合,本技术可实现在多种货运平台快速装卸货物,能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同时,根据集装箱4或支撑板5大小不同,可设置单个或多个支撑架31,适应能力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采取车厢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由支撑和受力机构(集装箱和支撑板)配合运行,装卸货物,能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且具有结构新颖、减少操作空间、成本低的特点。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包括车头(1)、车轮(2)和车厢(3),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厢(3)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所述车厢(3)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31)和受力机构;所述受力机构设在所述支撑架(31)顶部;所述支撑架(31)包括限位轨道(301)和平移机构(302);所述平移机构(302)设在所述限位轨道(301)内;/n所述受力机构包括集装箱(4)、支撑板(5);/n所述支撑架(31)顶部还可固接平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包括车头(1)、车轮(2)和车厢(3),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3)为货运自动装卸装置;所述车厢(3)包括一组以上的支撑架(31)和受力机构;所述受力机构设在所述支撑架(31)顶部;所述支撑架(31)包括限位轨道(301)和平移机构(302);所述平移机构(302)设在所述限位轨道(301)内;
所述受力机构包括集装箱(4)、支撑板(5);
所述支撑架(31)顶部还可固接平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的大小等于所述集装箱(4)或所述支撑板(5)的大小;所述支撑架(31)放置数量对应所述集装箱(4)或所述支撑板(5)的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陈大强焊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