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
本公开涉及路轨两用总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地铁、城轨、高铁的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对具有在轨行驶功能车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路轨两用车既能在公路行驶作业、又可在铁路行驶作业,与传统的轨道专用功能车辆相比,更具机动灵活、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节能环保高效率行驶作业的需要。作为路轨两用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动转向机构的设计愈发得到重视。相关的路轨两用车的转向部位多采用回转支承结构,其中部分存在转弯稳定性差的问题;部分存在转向架提升后,人工调位困难的问题。并且相关的路轨两用车的转向部位仅有单一支点,运行稳定性不足,且发生磨损后难于维修更换,进而容易影响车辆在轨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能够在提升收回状态时,方便人工调节方位;并能够在下放支撑时,提升转向机构在转弯时的稳定性。提升收回状态时,转向心盘部位为滚动摩擦,方便人工调节方位、便于对轨;下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构架(1),顶面开设有轴孔(101);/n轨道轮(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构架(1);/n转向座(3),包括转动轴(301),所述转动轴(30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101)中,以使所述转向座(3)相对于所述主构架(1)可旋转;以及/n举升架(4),俯仰角可调地铰接于所述转向座(3);/n其中,在所述主构架(1)被所述举升架(4)抬起时的第一状态,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之间形成第一摩擦系数,在所述主构架(1)由所述轨道轮(2)支撑时的第二状态,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之间形成第二摩擦系数,所述第一摩擦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构架(1),顶面开设有轴孔(101);
轨道轮(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构架(1);
转向座(3),包括转动轴(301),所述转动轴(30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孔(101)中,以使所述转向座(3)相对于所述主构架(1)可旋转;以及
举升架(4),俯仰角可调地铰接于所述转向座(3);
其中,在所述主构架(1)被所述举升架(4)抬起时的第一状态,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之间形成第一摩擦系数,在所述主构架(1)由所述轨道轮(2)支撑时的第二状态,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之间形成第二摩擦系数,所述第一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沿竖直方向的正压力所产生的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转向座(3)与所述主构架(1)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呈滚动摩擦,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呈滑动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还包括:
转向盘(302),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30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主构架(1)顶面的上方;
其中,所述转动轴(301)穿过所述轴孔(101)并部分外伸于所述轴孔(101)的底面;
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磨损盘(5),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构架(1)的顶面,与所述转向盘(302)相对设置,并能够与所述转向盘(302)相接触地旋转时,优先于所述转向盘(302)发生磨损;
端盖(6),通过轴承(6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轴孔(101)的底面下方;以及
螺栓(7),从所述端盖(6)下方穿过所述端盖(6),其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301)的底面,螺栓头部位于所述端盖(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向盘(302)底面到所述螺栓(7)头部顶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磨损盘(5)的顶面到所述端盖(6)底面之间的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调隙垫片(8),设置于所述端盖(6)和所述转动轴(301)之间,具有不同的厚度规格,能够调整所述端盖(6)和所述转动轴(301)的间隙,从而使所述磨损盘(5)与所述转向盘(302)在所述第一状态呈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二状态呈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隙垫片(8)具有弹性,能够在受压时减少自身的厚度,从而通过自身厚度的变化使所述转向盘(302)底面到所述调隙垫片(8)底面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三距离,大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骨架油封(9),密封连接于所述端盖(6)与所述轴孔(101)之间,并位于所述轴承(61)的外侧,能够在所述端盖(6)和所述轴孔(101)之间形成包含所述轴承(61)的密封空间;以及
油杯,设置于所述端盖(6),并可向所述密封空间提供润滑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101)在深度方向还包括轴孔壁(101a),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自润滑轴套(11),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壁(101a)的内侧,并与所述转动轴(301)形成可转动的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旁撑结构(12),固定连接于所述举升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许创,胡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