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0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包括基料层,所述基料层上表面设有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所述基料层下方设有驱虫涂层,所述驱虫涂层下方设有驱虫基料层,所述驱虫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料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驱虫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驱虫基料层下方设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为纳米二氧化钛纤维,所述抗紫外线层下方设有弹性纤维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纤维层下方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下方设有防辐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污性较好,抗紫外线、防辐射的能力理想,还能够防止蚊虫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属于帐篷布

技术介绍
帐篷是户外探险,野营,急救,野外办公等场合的必备用具,其能在户外环境中能隔离出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帐篷布是构成帐篷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现有的帐篷布只具有防水防风等基本功能,抗污性较差,抗紫外线、防辐射的能力不理想,且户外多蚊虫,帆布无法抵挡蚊虫侵入,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户外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抗污性较好,抗紫外线、防辐射的能力理想,还能够防止蚊虫侵入,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包括基料层,所述基料层上表面设有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所述基料层下方设有驱虫涂层,所述驱虫涂层下方设有驱虫基料层,所述驱虫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料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驱虫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驱虫基料层下方设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为纳米二氧化钛纤维,所述抗紫外线层下方设有弹性纤维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纤维层下方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下方设有防辐射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合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防辐射层为金属微丝网制成,所述防辐射层下方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下方设有基料底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基料底层的上表面粘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料层是由棉涤混纺纱作为纬纱、高收缩涤纶纤维纱作为经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厚度范围为0.3-0.5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虫涂层为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制作而成,所述驱虫基料层为涤棉纤维制作而成,厚度范围为0.1-0.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纤维层是由竹炭纤维作为纬纱、蚕丝纤维作为经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料底层是由第一弹性涤纶丝、第二弹性涤纶丝与氨纶丝制成,厚度范围为0.4-0.6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料底层是由第一弹性涤纶丝作为经纱,第二弹性涤纶丝与氨纶丝作为纬纱循环浮沉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弹性涤纶丝与氨纶丝的比例为2: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基料层能够为帐篷布提供抗皱抗起球的能力,棉涤混纺纱坚牢、弹性好,是所有纤维中抗皱最好的,耐热耐光,并有较好的一次定型性能,高收缩涤纶纤维纱具有良好的可染性和抗起球性,通过设置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可以提高帐篷布的光滑度,不易沾污,而且具有防水功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驱虫涂层、驱虫基料层可以防止蚊虫侵入,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驱除蚊虫,防止蚊虫侵入叮咬使用者,通过设置抗紫外线层可以对紫外线进行防护,纳米二氧化钛纤维不仅能有效的抗紫外线,还能够在在光线中紫外线的作用下长久杀菌,另外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通过设置防辐射层可以对辐射进行防护,金属微丝网可以将辐射屏蔽,防止帐篷布形成的内部环境受到干扰。3、本技术通过设置基料底层可以为帐篷布提供较好的防污性和耐磨性,第一弹性涤纶丝和第二弹性涤纶丝均属于弹性涤纶,弹性涤纶的防污性能好,同时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弹性涤纶可以阻止污渍渗透,使得帐篷布的抗污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拒污效果良好,氨纶丝弹性优异,强度高,耐化学降解,同时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的基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的基料低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料层;2、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3、驱虫涂层;4、抗紫外线层;5、弹性纤维层;6、第一粘合层;7、防辐射层;8、第二粘合层;9、基料底层;10、驱虫基料层;11、棉涤混纺纱;12、高收缩涤纶纤维纱;13、第一弹性涤纶丝;14、第二弹性涤纶丝;15、氨纶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包括基料层1,基料层1上表面设有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2,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2可以提高帐篷布的光滑度,不易沾污,而且具有防水功能,基料层1下方设有驱虫涂层3,驱虫涂层3下方设有驱虫基料层10,驱虫涂层3、驱虫基料层10可以防止蚊虫侵入,驱虫涂层3的上表面与基料层1的下表面粘合,驱虫涂层3的下表面与驱虫基料层10的上表面粘合,驱虫基料层10下方设有抗紫外线层4,抗紫外线层4为纳米二氧化钛纤维,抗紫外线层4可以对紫外线进行防护,纳米二氧化钛纤维不仅能有效的抗紫外线,还能够在在光线中紫外线的作用下长久杀菌,另外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抗紫外线层4下方设有弹性纤维层5,抗紫外线层4的上表面与驱虫基料层10的下表面粘合,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与弹性纤维层5的上表面粘合,弹性纤维层5下方设有第一粘合层6,第一粘合层6下方设有防辐射层7,第一粘合层6的上表面与弹性纤维层5的下表面粘合,第一粘合层6的下表面与防辐射层7的上表面粘合,防辐射层7为金属微丝网制成,防辐射层7可以对辐射进行防护,金属微丝网可以将辐射屏蔽,防止帐篷布形成的内部环境受到干扰,防辐射层7下方设有第二粘合层8,第二粘合层8下方设有基料底层9,第二粘合层8的上表面与防辐射层7的下表面粘合,第二粘合层8的下表面与基料底层9的上表面粘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料层1是由棉涤混纺纱11作为纬纱、高收缩涤纶纤维纱12作为经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厚度范围为0.3-0.5mm,棉涤混纺纱11坚牢、弹性好,是所有纤维中抗皱最好的,耐热耐光,并有较好的一次定型性能,高收缩涤纶纤维纱12具有良好的可染性和抗起球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驱虫涂层3为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制作而成,厚度范围为0.1-0.2mm,驱虫基料层10为涤棉纤维制作而成,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驱除蚊虫,防止蚊虫侵入叮咬使用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纤维层5是由竹炭纤维作为纬纱、蚕丝纤维作为经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包括基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层(1)上表面设有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2),所述基料层(1)下方设有驱虫涂层(3),所述驱虫涂层(3)下方设有驱虫基料层(10),所述驱虫涂层(3)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料层(1)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驱虫涂层(3)的下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10)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驱虫基料层(10)下方设有抗紫外线层(4),所述抗紫外线层(4)为纳米二氧化钛纤维,所述抗紫外线层(4)下方设有弹性纤维层(5),所述抗紫外线层(4)的上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10)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5)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纤维层(5)下方设有第一粘合层(6),所述第一粘合层(6)下方设有防辐射层(7),所述第一粘合层(6)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5)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合层(6)的下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7)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防辐射层(7)为金属微丝网制成,所述防辐射层(7)下方设有第二粘合层(8),所述第二粘合层(8)下方设有基料底层(9),所述第二粘合层(8)的上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7)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8)的下表面与所述基料底层(9)的上表面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涤纶帐篷布,包括基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层(1)上表面设有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层(2),所述基料层(1)下方设有驱虫涂层(3),所述驱虫涂层(3)下方设有驱虫基料层(10),所述驱虫涂层(3)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料层(1)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驱虫涂层(3)的下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10)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驱虫基料层(10)下方设有抗紫外线层(4),所述抗紫外线层(4)为纳米二氧化钛纤维,所述抗紫外线层(4)下方设有弹性纤维层(5),所述抗紫外线层(4)的上表面与所述驱虫基料层(10)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5)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纤维层(5)下方设有第一粘合层(6),所述第一粘合层(6)下方设有防辐射层(7),所述第一粘合层(6)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纤维层(5)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合层(6)的下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7)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防辐射层(7)为金属微丝网制成,所述防辐射层(7)下方设有第二粘合层(8),所述第二粘合层(8)下方设有基料底层(9),所述第二粘合层(8)的上表面与所述防辐射层(7)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8)的下表面与所述基料底层(9)的上表面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