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4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包括涤纶面料本体,所述涤纶面料本体外侧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涤纶面料本体设有复合防水层,所述涤纶面料本体下部设有棉布层,所述棉布层底面缝合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底面缝合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底面缝合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底面缝合有针织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复合防水层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提高面料使用的舒适度,通过设有防静电层,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带给使用者的不适度,通过加入涤纶面料层、弹力层、针织棉和透气层,不仅用于提高该面料的弹性和透气性,还能使得面料具有吸汗性,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属于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但现有的涤纶面料防静电效果差以及防水强度低,其在干燥的环境下且与外界金属等东西接触时均会产生静电,从而降低了人们穿着的舒适度,同时无法阻挡雨水的渗透,以此影响了人们的舒适度,现有的涤纶面料大多透气性不好,且硬度较大,影响人们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通过设有复合防水层和防静电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干燥的环境下产生静电和防止水的渗透,从而提高舒适感,通过设置弹力层可以减少传统面料的硬度,通过设有透气层和吸汗层可以解决传统布料通气性不好的问题,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包括超细涤纶面料本体,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涤纶面料本体外侧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TPU涂层、导电纤维层、锦纶纺织层,所述TPU涂层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下端与导电纤维层相连,所述防静电层远离超细涤纶面料本体设有复合防水层,所述复合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于防静电层外侧,所述第一防水层远离防静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远离第一防水层设有第三防水层,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下部设有棉布层,所述棉布层底面缝合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底面缝合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底面缝合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地面缝合有针织面层。进一步而言,所述防静电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TPU涂层、导电纤维层、锦纶纺织层,所述TPU涂层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下端与导电纤维层相连。进一步而言,所述复合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于防静电层外侧,所述第一防水层远离防静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远离第一防水层设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制作材料为PE材料,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制作作材料为PU材料,所述第三防水层的制作材料为TPU材料。进一步而言,吸汗层为纯棉材料。进一步而言,超细涤纶面料的超细纤维采用0.89dtex或以下的涤纶长丝编织。进一步而言,所述弹力层为涤纶纤维和氨纶纤材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复合防水层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布料防水性差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防静电层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布料在干燥的环境中会产生静电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布料时的舒适感。3、本技术通过设置弹力层、透气层、吸汗层针织面层可以减少面料的硬度,提高传统面料的透气性和弹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静电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水层示意图。图中标号:1、棉布层;2、弹力层;3、透气层;4、吸汗层;5、复合防水层;6、防静电层;7、超细涤纶面料本体;8、针织面层;51、第一防水层;52、第二防水层;53、第三防水层;61、TPU涂层;62、导电纤维层;63、锦纶纺织层;6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包括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外侧设有防静电层6,防静电层6远离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设有复合防水层5,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下部设有棉布层1,棉布层1底面缝合有弹力层2,弹力层2底面缝合有透气层3,透气层3底面缝合有吸汗层4,吸汗层4底面缝合有针织面层8。防静电层6从上到下依次包括TPU涂层61、导电纤维层62、锦纶纺织层63,TPU涂层61上设有通孔64,TPU具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所述通孔64下端与导电纤维层62相连,复合防水层5包括第一防水层51,第一防水层51设置于防静电层6外侧,第一防水层51远离防静电层6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52,第二防水层52远离第一防水层51设有第三防水层53,第一防水层51的制作材料为PE材料,PE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第二防水层52的制作材料为PU材料,第三防水层53的制作材料为TPU材料,TPU材料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吸汗层4为纯棉材料,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的超细纤维为0.89dtex或以下的涤纶长丝材质,弹力层2为涤纶纤维和氨纶纤材质,具有弹性高的特点。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该材料时,通过设置有防静电层6,所述防静电层6从上到下依次包括TPU涂层61、导电纤维层62、锦纶纺织层63,TPU涂层61上设有通孔64,所述通孔64下端与导电纤维层62相连,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干燥的环境中产生静电的情况,通过设置有复合防水层5,所述复合防水层5包括第一防水层51,第一防水层51设置于防静电层6外侧,第一防水层51远离防静电层6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52,第二防水层52远离第一防水层51设有第三防水层53,第一防水层51的制作材料为PE材料,第二防水层52的制作材料为PU材料,第三防水层53的制作材料为TPU材料,可以减少水对布料的渗透,从而提高使用布料时的舒适度,通过设有弹力层2、透气层3、吸汗层4、针织面层8可以增加布料的柔软度,减少硬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粘接、胶结、缝合等常规手段,材料、纤维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包括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外侧设有防静电层(6),所述防静电层(6)远离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设有复合防水层(5),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下部设有棉布层(1),所述棉布层(1)底面缝合有弹力层(2),所述弹力层(2)底面缝合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底面缝合有吸汗层(4),所述吸汗层(4)底面缝合有针织面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包括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外侧设有防静电层(6),所述防静电层(6)远离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设有复合防水层(5),所述超细涤纶面料本体(7)下部设有棉布层(1),所述棉布层(1)底面缝合有弹力层(2),所述弹力层(2)底面缝合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底面缝合有吸汗层(4),所述吸汗层(4)底面缝合有针织面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6)从上到下依次包括TPU涂层(61)、导电纤维层(62)、锦纶纺织层(63),所述TPU涂层(61)上设有通孔(64),所述通孔(64)下端与导电纤维层(6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的超细涤纶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