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95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对称固定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箱体顶端前侧固定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两侧上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箱体底端内壁固定设有检测台,所述箱体顶端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部均转动设有传动辊,所述箱体顶端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静电检测板,所述正静电检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软体连接片,所述检测台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一,所述容纳槽一均位于相邻的所述传动辊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涤纶面料的防静电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面料一般是电的绝缘体材料,电阻很高,而在面料的加工过程中,由于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和摩擦。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的转移,结果产生静电。带相同电荷的纤维之间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纤维与机件之间发生吸引,结果造成条子发毛,纱线毛羽增多,卷装成型不良,纤维粘缠机件,纱线断头增加,以及在布面上形成分散性条影等。服装带电后,大量吸附尘土,而且服装与人体、服装与服装也会发生缠附现象或者产生电火花。因此,静电干扰,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织物的服用性能等。静电现象严重时,静电压高达几千伏,会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面料的防静电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对称固定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箱体顶端前侧固定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两侧上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箱体底端内壁固定设有检测台,所述箱体顶端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部均转动设有传动辊,所述箱体顶端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静电检测板,所述正静电检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软体连接片,所述检测台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一,所述容纳槽一均位于相邻的所述传动辊的正下方,且所述容纳槽一的尺寸大于所述传动辊的尺寸,所述检测台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二位于所述正静电检测板的正下方,所述容纳槽二内固定设有反静电检测板,所述反静电检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软体连接片。进一步而言,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锁紧装置。进一步而言,所述通槽与所述传动辊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而言,所述气缸一、气缸二、正静电检测板、反静电检测板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正静电检测板和所述反静电检测板的尺寸相同。进一步而言,所述上软体连接片与所述下软体连接片的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通槽和传动辊,在使用时,将面料的一端通过一侧的通槽放入箱体内,并通过箱体内的传动辊传动,从而通过另一侧的通槽伸出,当需要对面料进行检测时,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一运行,从而推动支架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支架带动传动辊向下移动,使得传动辊下移至容纳槽一内,此时传动辊上的面料下移至与检测台接触,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二工作,从而推动反静电检测板向下移动,此时上软体连接片与下软体连接片分别与面料的顶端和底端抵触,从而对面料进行静电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内,再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屏显示;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涤纶面料的防静电进行检测。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检测台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架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箱体;2、万向轮;3、控制器;4、通槽;5、检测台;6、气缸一;7、支架;8、传动辊;9、气缸二;10、正静电检测板;11、上软体连接片;12、容纳槽一;13、容纳槽二;14、反静电检测板;15、下软体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底端对称固定设有若干万向轮2,箱体1顶端前侧固定设有控制器3,箱体1两侧上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4,箱体1底端内壁固定设有检测台5,箱体1顶端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气缸一6,气缸一6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下部均转动设有传动辊8,箱体1顶端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气缸二9,气缸二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静电检测板10,正静电检测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软体连接片11,检测台5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一12,容纳槽一12均位于相邻的传动辊8的正下方,且容纳槽一12的尺寸大于传动辊8的尺寸,检测台5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二13,容纳槽二13位于正静电检测板10的正下方,容纳槽二13内固定设有反静电检测板14,反静电检测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软体连接片15。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万向轮2上均设有锁紧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锁紧装置将万向轮2锁死,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出现滑动的现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槽4与传动辊8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待检测面料通过一侧的通槽4进入,再经过传动辊8后从另一侧的通槽4取出。如图1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缸一6、气缸二9、正静电检测板10、反静电检测板14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3可以控制气缸一6和气缸二9的启停,正静电检测板10和反静电检测板14可以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3内并通过控制器3上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如图1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正静电检测板10和反静电检测板14的尺寸相同,上软体连接片11与下软体连接片15的规格相同。这里说明,气缸一6、气缸二9、正静电检测板10、反静电检测板14、控制器3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面料的一端通过一侧的通槽4放入箱体1内,并通过箱体1内的传动辊8传动,从而通过另一侧的通槽4伸出,当需要对面料进行检测时,此时控制器3控制气缸一6运行,从而推动支架7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支架7带动传动辊8向下移动,使得传动辊8下移至容纳槽一12内,此时传动辊8上的面料下移至与检测台5接触,然后通过控制器3控制气缸二9工作,从而推动反静电检测板14向下移动,此时上软体连接片11与下软体连接片15分别与面料的顶端和底端抵触,从而对面料进行静电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3内,再通过控制器3上的显示屏显示,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观察,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涤纶面料的防静电进行检测。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对称固定设有若干万向轮(2),所述箱体(1)顶端前侧固定设有控制器(3),所述箱体(1)两侧上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4),所述箱体(1)底端内壁固定设有检测台(5),所述箱体(1)顶端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气缸一(6),所述气缸一(6)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下部均转动设有传动辊(8),所述箱体(1)顶端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气缸二(9),所述气缸二(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静电检测板(10),所述正静电检测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软体连接片(11),所述检测台(5)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一(12),所述容纳槽一(12)均位于相邻的所述传动辊(8)的正下方,且所述容纳槽一(12)的尺寸大于所述传动辊(8)的尺寸,所述检测台(5)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二(13),所述容纳槽二(13)位于所述正静电检测板(10)的正下方,所述容纳槽二(13)内固定设有反静电检测板(14),所述反静电检测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软体连接片(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面料防静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对称固定设有若干万向轮(2),所述箱体(1)顶端前侧固定设有控制器(3),所述箱体(1)两侧上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4),所述箱体(1)底端内壁固定设有检测台(5),所述箱体(1)顶端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气缸一(6),所述气缸一(6)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下部均转动设有传动辊(8),所述箱体(1)顶端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气缸二(9),所述气缸二(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静电检测板(10),所述正静电检测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软体连接片(11),所述检测台(5)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一(12),所述容纳槽一(12)均位于相邻的所述传动辊(8)的正下方,且所述容纳槽一(12)的尺寸大于所述传动辊(8)的尺寸,所述检测台(5)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二(13),所述容纳槽二(13)位于所述正静电检测板(10)的正下方,所述容纳槽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