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71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第四绝缘过度钳,第一绝缘过度钳和第二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正方形镍锰丝夹块,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正方形钨杆夹块,镍锰丝夹块位于钨杆夹块的上方,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的边缘均开设圆弧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位移可调的焊钳上通过绝缘过度钳安装正方形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能够有效定位工件物料,实现焊接点可控的目的,利用可互换移位的圆形凹槽夹持工件物料,提升了焊接时电流传导性和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焊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对焊,是指将焊件分别置于两夹紧装置之间,使其端面对准,在接触处通电加热进行焊接的方法。对焊要求焊件接触处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或相近,以保证焊件接触面加热均匀。根据焊接工艺过程不同,目前的对焊方式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1)电阻对焊:焊接过程是先施加顶锻压力(10~15MPa),使工件接头紧密接触,通电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施加顶锻压力(30~50MPa),同时断电,使焊件接触处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而焊合,电阻对焊操作简便,接头外形光滑,但对焊件端面加工和清理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接触面加热不均匀,产生氧化物夹杂、焊不透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因此,电阻对焊一般只用于焊接直径小于20mm、截面简单和受力不大的工件。2)闪光对焊:焊接过程是先通电,再使两焊件轻微接触,由于焊件表面不平,使接触点通过的电流密度很大,金属迅速熔化、气化、爆破,飞溅出火花,造成闪光现象,继续移动焊件,产生新的接触点,闪光现象不断发生,待两焊件端面全部熔化时,迅速加压,随即断电并继续加压,使焊件焊合。上述两种对焊方式在加工球状焊接点时,尤其在进行难熔金属“钨”与镍锰合金的对焊时,往往无法保证焊接点的饱满美观:目前在焊接这两种工件材料时,通常利用长方块夹具分别夹持住两种工件材料,通过长方块夹具上开设的V形孔夹持工件材料,一方面不能很好地对两种工件材料进行定位;另一方面由于工件材料之间为点接触,使得焊接电流传导性较差;此外,经过多次焊接加工操作后,夹具上的V形孔容易产生磨损,需要频繁更换长方块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采用可限位的夹块,实现焊接点可控的目的,通过在夹块上设置可互换的圆弧凹槽,既能保证钨杆和镍锰丝的相互定位,同时能提高整个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所述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第二绝缘过度钳、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所述第一绝缘过度钳和第二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镍锰丝夹块,所述第三绝缘过度钳和第四绝缘过度钳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钨杆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为正方形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位于钨杆夹块的上方,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的边缘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材料的圆弧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焊钳分别通过千分尺调节焊钳位移。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镍锰丝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钨杆夹块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钨杆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上圆弧凹槽的数量为8。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通过定位销固定安装在第一绝缘过度钳~第四绝缘过度钳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3。进一步地,所述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为钨铜合金夹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可调节位移的焊钳上通过绝缘过度钳安装正方形的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能够有效地对工件物料进行定位,使焊接时能控制住焊接点的大小,使焊接点达到饱满圆滑,无毛刺,无氧化;本技术通过在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边缘开设圆形凹槽,既能保证夹持工件物料的可靠性,同时使工件材料之间为面接触,有利于焊接加工时电流的传导;本技术采用正方形的夹块设计,并在夹块的边缘开设8个圆形凹槽,当加工过程中某个圆形凹槽出现磨损时,通过旋转夹块,即可实现圆形凹槽的互换移位,大大提高了整个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其中:1、第一绝缘过度钳,2、第二绝缘过度钳,3、第三绝缘过度钳,4、第四绝缘过度钳,51、镍锰丝夹块,52、钨杆夹块,6、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1、第二绝缘过度钳2、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第一绝缘过度钳1和第二绝缘过度钳2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镍锰丝夹块51,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钨杆夹块52,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均为正方形夹块,镍锰丝夹块51位于钨杆夹块52的上方。如图2所示,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的边缘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材料的圆弧凹槽,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均通过三个定位销6固定安装在绝缘过度钳上,每个夹块的四个边缘均匀对称地开设有8个圆形凹槽,当夹块上的某个圆形凹槽发生磨损时,通过旋转安装夹块,即可实现圆形凹槽的互换移位,镍锰丝夹块51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镍锰丝的直径,钨杆夹块52上圆弧凹槽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钨杆的直径,以便能够可靠地夹持住工件物料,同时圆形凹槽能够使工件物料之间为面接触,有利于焊接时电流的传导。本实施例中,两个焊钳分别通过千分尺调节焊钳位移,镍锰丝夹块和钨杆夹块均为钨铜合金夹块,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实际应用时,钨杆经振动料斗上料送至直线送料器,在直线送料器的出口有一只释放针,当旋转气缸将焊钳旋转到直线送料器的出口后,释放针动作,送出一根钨杆,钨杆夹块52夹住钨杆旋转送至待焊位置,同时释放针关闭钨丝出料口,保证了每次只送出一根钨杆;镍锰丝经校直机构校直后进入送丝机构,送丝机构由送丝气缸,压丝气缸,压送气缸组成,首先由压送气缸压紧镍锰丝,然后由送丝气缸将压送气缸连同镍锰丝一起沿导轨向前推进,然后,压丝气缸压紧镍锰丝,压送气缸松开镍锰丝,送丝气缸带动压送气缸沿导轨退回原位,就完成了一次送丝。调整送丝气缸的行程就可改变送丝的长度,镍锰丝由送丝机构送到预定位置后,镍锰丝夹块52夹紧镍锰丝,切丝气缸带动切刀机构切断镍丝,然后,由弹压机构将压焊气缸沿导杆气缸向前推进,与钨杆进行焊接,焊接气缸复位。第一绝缘过度钳1、第二绝缘过度钳2、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固定在两把焊钳上,四个绝缘过度钳上分别通过一个定位销和两个固定螺栓安装在焊钳上,再将两个钨铜合金的镍锰丝夹块51分别安装在第一绝缘过度钳1和第二绝缘过度钳2上、两个钨铜合金的钨杆夹块52分别安装在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上,各夹块分别由3个定位销固定在绝缘过度钳上,气缸推动使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分别夹住钨杆与镍猛合金的进行上下对焊,如图3所示,钨杆位置放在下方,镍猛丝位置放在上方,并且使用气体保护,有焊接的限位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先对第二绝缘过度钳2和第三绝缘过度钳3的两端施压,通电时开启气体保护,利用千分尺调节焊钳的位移,从而实现焊接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所述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1)、第二绝缘过度钳(2)、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所述第一绝缘过度钳(1)和第二绝缘过度钳(2)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镍锰丝夹块(51),所述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钨杆夹块(52),所述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均为正方形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51)位于钨杆夹块(52)的上方,所述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的边缘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材料的圆弧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可调节的两个焊钳,所述两个焊钳上安装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绝缘过度钳(1)、第二绝缘过度钳(2)、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所述第一绝缘过度钳(1)和第二绝缘过度钳(2)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镍锰丝夹块(51),所述第三绝缘过度钳(3)和第四绝缘过度钳(4)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对设置且间距可调的钨杆夹块(52),所述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均为正方形夹块,所述镍锰丝夹块(51)位于钨杆夹块(52)的上方,所述镍锰丝夹块(51)和钨杆夹块(52)的边缘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材料的圆弧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焊钳分别通过千分尺调节焊钳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点可控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斓瞿培峰邵俊潘毅王祥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