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55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在偏心套与箱体底板间新增一套轴向锁紧装置,在零部件为全新状况下,可以按要求设定轴向间隙,且在辊箱使用一段时间出现一定磨损状况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锁紧装置消除磨损间隙,而达到使用要求;解决了辊箱使用过程中轴向间隙易变大的问题,大为提高了轧制线材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
本技术属于辊箱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小辊箱轴向间隙的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材辊扎过程中,一般采用采用椭-圆-圆-圆轧制工艺孔型,例如达涅利公司的双模块轧机,为保证高速、高产、高精度轧制的要求,总体结构设计为4道次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道次,前一个模块为重型模块用于重载轧制,其辊箱为0H重型辊箱,后一模块为轻型模块,采用150L辊箱。达涅利型150L辊箱为达涅利线双模块轧机成品架次辊箱,辊环孔型均为圆形,主要对线材进行表面修圆,其轴向、径向间隙对成品的尺寸精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轴向间隙影响因素多、控制困难,为所有达涅利机型辊箱设计通病,原装进口辊箱使用较短时间后也存在这一问题。轴向间隙变大后两对轧辊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易造成辊环辊槽不对中、错辊等问题,进而导致成品线材出现椭圆度超差,尤其在轧制小规格φ5.5、φ5.0产品时更加明显。随着下游用户不断开发高端产品,对盘条的尺寸精度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特别是高端的胎圈帘线,要求盘条尺寸精度达到C级精度,因此如何控制辊箱轴向间隙、提高线材尺寸精度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以解决辊箱轴向间隙易变大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上下两端贯通的箱体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部一端的箱体底板;还包括旋轧辊轴组件,该旋轧辊轴组件包括旋轧辊轴以及套设于该旋轧辊轴上的偏心套;该旋轧辊轴组件贯穿该箱体底板以插设于该箱体内,且该偏心套还设有能抵触于该箱体底板的凸台部;还包括轴向锁紧装置:该轴向锁紧装置包括一轴向锁紧轴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板或凸台部上的锁紧螺孔,该轴向锁紧轴螺合安装于该锁紧螺孔内,且一端凸伸并抵触于该凸台部或箱体底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锁紧螺孔设于该箱体底板上,且大致平行于该旋轧辊轴的轴线方向。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一防松装置,该防松装置包括一紧固顶丝以及一垂直贯通至该锁紧螺孔的紧固螺孔,该紧固螺孔设于该箱体底板上,且该紧固顶丝螺合安装于该紧固螺孔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偏心套的底端设有轴承座以及止推轴承组件,该旋轧辊轴的底端插设于该止推轴承内;该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板,该旋轧辊轴的前端贯穿并凸伸出该密封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旋轧辊轴组件有两个,其分别为左旋轧辊轴组件以及右旋轧辊轴组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偏心套内设有两油膜轴承,以通过两该油膜轴承套设于该旋轧辊轴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在偏心套与箱体底板间新增一套轴向锁紧装置,在零部件为全新状况下,可以按要求设定轴向间隙,且在辊箱使用一段时间出现一定磨损状况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锁紧装置消除磨损间隙,而达到使用要求;解决了辊箱使用过程中轴向间隙易变大的问题,大为提高了轧制线材尺寸精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正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具体的,其包括一双轴辊箱,该双轴辊箱包括一个上下两端贯通的箱体6以及一设于该箱体6底部一端的箱体底板8,在该实施例中,该箱体底板8连接在箱体6的开口端,且封闭该箱体6的底部开口。该辊箱上还设有两组旋轧辊轴组件,其分别为左旋轧辊轴组件以及右旋轧辊轴组件。以左旋轧辊组件为例,该左旋轧辊轴组件包括左旋轧辊轴1以及套设于该左旋轧辊轴1上的左旋轴偏心套7;该左旋轴偏心套7内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有前端油膜轴承5以及后端油膜轴承9,以通过两该油膜轴承套设于该左旋轧辊轴1上,实现了左旋轧辊轴1相对左旋轴偏心套7顺畅转动。其中,该左旋轴偏心套7的底部一端还设有第一轴承座10以及设于该第一轴承座10内的第一止推轴承组件11,该左旋轧辊轴的底端插设于该第一止推轴承内,进而实现了后端承载安装;同时,该箱体6的前端设有第一密封板4,该第一密封板4上设有内外抛油密封环以及耐磨环,该左旋轧辊轴1的前端贯穿并凸伸出该密封板4,且通过耐磨环抵触于第一密封板4上,实现前端承载安装。同样的,该右旋轧辊轴组件包括优选轧辊轴16以及右旋轴偏心套15,其底端设有第二轴承座14以及第二止推轴承,箱体6前端设有第二密封板组件。同时,两该旋轧辊轴组件贯穿该箱体底板8以插设于该箱体6内,且两该偏心套均设有能抵触于该箱体底板8外侧面的的凸台部。为实现轴向间隙调节,以及磨损后的调整,该实施例设有一轴向锁紧装置:该轴向锁紧装置包括一轴向锁紧轴19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板8上且上下贯穿的锁紧螺孔,该轴向锁紧轴19螺合安装于该锁紧螺孔内,且其底端一端凸伸并抵触于该左旋轴偏心套7的凸台部上,同样的,右旋轴偏心套15处对应位置,也设有同样结构轴向锁紧装置。在该实施例中,该锁紧螺孔设于该箱体底板8上,且平行于该旋轧辊轴的轴线方向,进而实现了轴向间隙直接调整。为确保轧制过程中间隙稳定,该实施例还包括一防松装置,该防松装置包括一紧固顶丝以及一垂直贯通至该锁紧螺孔的紧固螺孔,在该实施例中,该紧固螺孔设于该箱体底板8上,且该紧固顶丝螺合安装于该紧固螺孔内。止推轴承的游隙为标准值,装配后为0.01-0.03mm,在加工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偏心套与偏心调整装置、支撑装置之间的间隙为0.05-0.08mm,使用一段时间频繁调料磨损后间隙一般在0.2mm以上,造成辊环辊槽不对中、错辊等问题,进而导致成品线材出现椭圆度超差。因此箱体底板8靠近偏心套凸台部/凸耳位置钻孔攻丝,加装轴向锁紧的轴向锁紧轴,在新辊箱装配或轴向超差辊箱下线修复时,以合适的力矩调整轴向锁紧轴顶紧偏心套并预留0.02mm的间隙,保证偏心套在调料过程中转动自如,然后在轴向锁紧轴侧面用防松螺钉,即紧固顶丝顶紧轴向锁紧轴19,防止其在辊箱高速运行中因振动而松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上下两端贯通的箱体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部一端的箱体底板;还包括旋轧辊轴组件,该旋轧辊轴组件包括旋轧辊轴以及套设于该旋轧辊轴上的偏心套;该旋轧辊轴组件贯穿该箱体底板以插设于该箱体内,且该偏心套还设有能抵触于该箱体底板的凸台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锁紧装置:/n该轴向锁紧装置包括一轴向锁紧轴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板或凸台部上的锁紧螺孔,该轴向锁紧轴螺合安装于该锁紧螺孔内,且一端凸伸并抵触于该凸台部或箱体底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上下两端贯通的箱体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部一端的箱体底板;还包括旋轧辊轴组件,该旋轧辊轴组件包括旋轧辊轴以及套设于该旋轧辊轴上的偏心套;该旋轧辊轴组件贯穿该箱体底板以插设于该箱体内,且该偏心套还设有能抵触于该箱体底板的凸台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锁紧装置:
该轴向锁紧装置包括一轴向锁紧轴以及一设于该箱体底板或凸台部上的锁紧螺孔,该轴向锁紧轴螺合安装于该锁紧螺孔内,且一端凸伸并抵触于该凸台部或箱体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紧螺孔设于该箱体底板上,且大致平行于该旋轧辊轴的轴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箱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明张丛春胡乃志陈浩王炜明李昊胡凡伟孙喆李冲冯磊冉汝佳管帅帅何嘉辉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