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13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在旋转电机(10)中,在围绕分割铁芯(24)的一部分的绝缘件(26)上卷绕有线圈线材(28)。在绝缘件(26)中的定子铁芯(18)的外周面的部位设置有外周壁(40),在绝缘件(26)中的定子铁芯(18)的内周面的部位设置有内周壁(38)。通过盖部(60、62)将外周壁(40)与内周壁(38)连结,据此形成向被卷绕于分割铁芯(24)的线圈线材(28)供给制冷剂的空间(64)。据此,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冷却线圈导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有定子的旋转电机,该定子具有将多个分割铁芯部呈环状配置而形成的定子铁芯。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24658号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将多个分割定子铁芯(分割铁芯部)呈环状配置来形成定子铁芯,在各分割定子铁芯上卷绕有线圈线(线圈导线)的情况下,通过用线圈端盖(coilendcover)覆盖线圈端部(线圈末端)的周围来形成对线圈端部进行冷却的制冷剂通路。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24658号的技术中,由于利用线圈端盖覆盖线圈端部的周围,因此存在旋转电机大型化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对包括线圈端部的线圈导线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组装有定子,该定子具有将多个分割铁芯部呈环状配置而形成的定子铁芯。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所述分割铁芯部分别具有分割铁芯、围绕所述分割铁芯的一部分的绝缘件(insulator)、和隔着所述绝缘件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的线圈导线。另外,在多个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的外周壁。另一方面,在多个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周向延伸的内周壁。并且,所述旋转电机还具有盖部,该盖部将多个所述外周壁与多个所述内周壁连结,且沿所述周向延伸,据此形成向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线圈导线供给制冷剂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绝缘件的外周壁及内周壁、和盖部形成供给制冷剂的空间。即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结构形成制冷剂的流路。据此,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冷却包括线圈端部的线圈导线。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实施方式所做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应易于被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分割铁芯部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分割铁芯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的分割铁芯部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1的定子的内周面侧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7是变形例的分割铁芯部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变形例的定子的内周面侧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9是沿着图7的IX-IX线剖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旋转电机10的概略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0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发挥功能,如图1所示,通过组装有圆环状的定子12而构成。在定子12的内周侧配设有未图示的转子。定子12是所谓的三相Y型接线的凸极绕组的定子。定子12包括:中空状的保持件14;三相输入端子U、V、W,其被设置在保持件14上;中性端子N,其形成中性点;和定子铁芯18,其通过将多个(图1中为18个)分割铁芯部16沿保持件14的内周面呈环状配置而形成。定子铁芯18包括6个分割铁芯部16,每个分割铁芯部16具有U相、V相和W相的线圈20。在定子铁芯18中,通过将多个分割铁芯部16配置成环状,来使得U相(U1相~U6相)、V相(V1相~V6相)和W相(W1相~W6相)的各线圈20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以U1、V1、W1、U2、…、U6、V6和W6的顺序排列配置。在此,一边参照图2~图4,一边对具有U1相~U6相、V1相~V6相和W1相~W6相的线圈20的各分割铁芯部16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分割铁芯部16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此进行说明的分割铁芯部16的一部分结构例如与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5813359号所公开的分割铁芯部的一部分结构大致相同。另外,所有相的分割铁芯部16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对一个分割铁芯部16的结构进行概略说明。分割铁芯部16具有:分割铁芯24,其将通过冲压而冲裁出的大致T字状的金属板(钢板)22层叠多张而构成;绝缘件26,其将分割铁芯24电绝缘;和线圈20,其由隔着绝缘件26而卷绕在分割铁芯24上的线圈线材(线圈导线)28构成。线圈线材28是截面呈长方形的扁平线。大致T字状的分割铁芯24由磁轭部24a和磁极部24b构成,其中,磁轭部24a在箭头B1方向(朝向定子铁芯18的外侧的方向)侧沿箭头C方向(定子铁芯18的周向)延伸;磁极部24b从磁轭部24a向箭头B2方向(朝向定子铁芯18的内侧的方向)延伸。另外,在磁轭部24a的箭头C2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大致半圆状的嵌合凹部24c,在磁轭部24a的箭头C1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与嵌合凹部24c对应的大致半圆状的嵌合凸部24d。绝缘件26由具有挠性的树脂等电绝缘材料构成。绝缘件26是线圈20的线圈架,具有卷绕线圈线材28的卷绕部30和引绕部32,其中,引绕部32从卷绕部30向箭头B1方向突出并用于将线圈线材28的端部(始端部或终端部)沿箭头C方向引绕至输入端子U、V、W和中性端子N的部位。卷绕部30由能在箭头A方向(上下方向、即定子12的轴向)上嵌合的上侧卷绕部34和下侧卷绕部36构成。被设置在箭头A1方向侧(上侧)的上侧卷绕部34具有:上侧卷绕部主体34a,其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上侧内周壁34b,其在上侧卷绕部主体34a的箭头B2方向的端部上竖立设置;和上侧外周壁34c,其以与上侧内周壁34b相向的方式,在上侧卷绕部主体34a的箭头B1方向的端部竖立设置。另一方面,被设置在箭头A2方向侧(下侧)的下侧卷绕部36具有:下侧卷绕部主体36a,其以与上侧卷绕部主体34a相向的方式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下侧内周壁36b,其以与上侧内周壁34b相向的方式在下侧卷绕部主体36a的箭头B2方向的端部上竖立设置;和下侧外周壁36c,其以与下侧内周壁36b相向的方式在下侧卷绕部主体36a的箭头B1方向的端部上竖立设置。因此,若以夹入分割铁芯24的磁极部24b的方式使上侧卷绕部34与下侧卷绕部36嵌合,则上侧卷绕部主体34a与下侧卷绕部主体36a、上侧内周壁34b与下侧内周壁36b、以及上侧外周壁34c与下侧外周壁36c分别部分重合而结合。即,通过从上侧卷绕部34的下方插入下侧卷绕部36,使上侧卷绕部34与下侧卷绕部36一体化而构成卷绕部30。而且,通过上侧内周壁34b和下侧内周壁36b,在绝缘件26中的定子铁芯18的内周面的部位形成沿着箭头C方向(定子铁芯18的周向)延伸的内周壁38。另一方面,通过上侧外周壁34c和下侧外周壁36c,在绝缘件26中的定子铁芯18的外周面的部位形成有沿箭头C方向延伸的外周壁40。在卷绕部30的中央部,沿着箭头B方向形成有孔42。磁极部24b嵌入到孔42中。在卷绕部30的内周壁38与外周壁40之间,通过卷绕线圈线材28而构成线圈20。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线圈20中从磁极部24b向箭头A1方向和箭头A2方向突出的部分构成为线圈端部44、46。另一方面,引绕部32以从上侧外周壁34c的上端部附近向箭头B1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10),其组装有定子(12),该定子(12)具有将多个分割铁芯部(16)呈环状配置而形成的定子铁芯(18),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n多个所述分割铁芯部(16)分别具有分割铁芯(24)、围绕所述分割铁芯(24)的一部分的绝缘件(26)、和隔着所述绝缘件(26)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24)的线圈导线(28),/n在多个所述绝缘件(26)中的所述定子铁芯(18)的外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定子铁芯(18)的周向延伸的外周壁(40),/n在多个所述绝缘件(26)中的所述定子铁芯(18)的内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周向延伸的内周壁(38),/n所述旋转电机(10)还具有盖部(60、62),该盖部(60、62)将多个所述外周壁(40)与多个所述内周壁(38)连结,且沿所述周向延伸,据此形成向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24)的所述线圈导线(28)供给制冷剂的空间(64)。/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3 JP 2019-0817791.一种旋转电机(10),其组装有定子(12),该定子(12)具有将多个分割铁芯部(16)呈环状配置而形成的定子铁芯(18),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割铁芯部(16)分别具有分割铁芯(24)、围绕所述分割铁芯(24)的一部分的绝缘件(26)、和隔着所述绝缘件(26)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24)的线圈导线(28),
在多个所述绝缘件(26)中的所述定子铁芯(18)的外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定子铁芯(18)的周向延伸的外周壁(40),
在多个所述绝缘件(26)中的所述定子铁芯(18)的内周面的部位设置有沿所述周向延伸的内周壁(38),
所述旋转电机(10)还具有盖部(60、62),该盖部(60、62)将多个所述外周壁(40)与多个所述内周壁(38)连结,且沿所述周向延伸,据此形成向被卷绕于所述分割铁芯(24)的所述线圈导线(28)供给制冷剂的空间(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10),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多个制冷剂引导件(72、74),该多个制冷剂引导件(72、74)被设置于所述空间(64),用于将所述制冷剂引导至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割铁芯部(16)的间隙(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茂博藤久保诚渥美和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