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35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包括监控基地以及配合安装在监控基地侧面的定位监控装置;所述监控基地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信息接收站点和信息发布站点,所述信息接收站点和信息发布站点网络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江豚定位装置,通过该装置的设置,通过江豚发声以及视频监控结合使用,即可对江豚种群进行定位与追踪,防止现有技术中,使用无线电信标专用背心和使用无线电追踪信标对江豚进行追踪时,产生的信标易脱落导致的江豚追踪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江豚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江豚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江豚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结果显示在目前情况下,如不采取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在未来10年内或将走向灭绝,现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在各江豚保护措施中,如《长江下游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安庆河道航道整治工程》,明确指出施工期需要对江豚进行实时监测,实时预警,运行期需要对江豚栖息地利用模式进行监测,明确其分布模式的改变。同样的措施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工程影响环评报告中,可见,江豚实时监测是绝大部分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共同需求。目前的江豚定位较为困难,主要采用固定无线电信标专用背心或者鲸类无线电追踪信标等对江豚进行定位追踪,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使用固定无线电信标专用背心,会由于江豚大幅度的游动导致卫星信标掉入长江中,而使用无线电追踪信标对江豚进行追踪,设备无法长期固定在江豚身体上,也有采用高清摄像头捕捉江豚出水和半出水状态的视频图像,然而单一的视频捕捉方式存在视野广难以实时聚焦控制等问题,因此,对江豚的定位追踪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江豚定位装置,通过该装置的设置,通过江豚发声以及视频监控结合使用,即可对江豚种群进行定位与追踪,防止现有技术中,使用无线电信标专用背心和使用无线电追踪信标对江豚进行追踪时,产生的信标易脱落导致的江豚追踪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单一的视频监控产生的视野广难以实时聚焦控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包括监控基地以及配合安装在监控基地侧面的定位监控装置;所述监控基地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信息接收站点和信息发布站点,所述信息接收站点和信息发布站点网络连接;所述定位监控装置包括传输底座以及均布在传输底座顶面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线缆机构、监测机构和声呐探测机构;所述线缆机构包括线缆遮挡箱体以及滑动安装在线缆遮挡箱体内部的绕线柱,所述线缆遮挡箱体顶面开有与绕线柱相配合的滑动凹槽,所述绕线柱外表面螺旋缠绕有连接线缆,所述线缆遮挡箱体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绕线查看槽;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板,所述支撑气囊下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支撑底板顶面固定安装有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支撑底板下底面与声呐探测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囊外圆周表面均布有四个摄像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相平行设立的U型放置板和U型隔板,所述U型放置板和U型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顶面开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传输支撑柱,所述传输支撑柱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无线浮标监测器,所述U型放置板的开口端固定安装有遮挡隔板,所述遮挡隔板下底面与支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隔板与U型放置板的封闭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传输器,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与摄像机信号连接;所述连接线缆一端与信息接收站点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缆另一端分别与无线浮标监测器电连接,所述无线浮标监测器与数据采集传输器之间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柱顶面固定安装有拉动旋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气囊侧面固定安装有充气端口,所述充气端口内固定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远离充气端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气筒,所述打气筒固定安装于支撑隔板顶面。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上方设有有遮挡盖板,所述遮挡盖板顶面均布有液压升降杆;所述遮挡隔板顶面转动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底面与液压升降杆顶面紧密接触,所述太阳能板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浮标监测器和数据采集传输器电连接;所述遮挡隔板前侧面开有连接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声呐探测机构包括电连接的光纤存储机构和声呐探测器;所述光纤存储机构包括存储圆盘以及固定安装在存储圆盘顶面的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顶面与第二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存储圆盘内部转动安装有存储绕线柱,所述存储绕线柱外表面螺旋缠绕有光纤,所述存储圆盘侧面开有接线槽,所述存储圆盘下底面固定安装有圆盘挡板,所述圆盘挡板顶面开有与光纤相配合的延伸孔,所述光纤一端放置于接线槽内,所述光纤另一端与声呐探测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江豚定位装置,通过该装置的设置,通过江豚发声以及视频监控结合使用,即可对江豚种群进行定位与追踪,防止现有技术中,使用无线电信标专用背心和使用无线电追踪信标对江豚进行追踪时,产生的信标易脱落导致的江豚追踪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单一的视频监控产生的视野广难以实时聚焦控制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包括监控基地1以及配合安装在监控基地1侧面的定位监控装置2;监控基地1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网络连接;定位监控装置2包括传输底座21以及均布在传输底座21顶面的定位机构22。如图2所示,定位机构22包括依次连接的线缆机构23、监测机构24和声呐探测机构25。如图3所示,线缆机构23包括线缆遮挡箱体231以及滑动安装在线缆遮挡箱体231内部的绕线柱232,线缆遮挡箱体231顶面开有与绕线柱232相配合的滑动凹槽233,绕线柱232外表面螺旋缠绕有连接线缆234,线缆遮挡箱体23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绕线查看槽235;绕线柱232顶面固定安装有拉动旋钮2321。如图4至图5所示,监测机构24包括支撑气囊241,支撑气囊24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板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基地(1)以及配合安装在监控基地(1)侧面的定位监控装置(2);/n所述监控基地(1)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所述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网络连接;/n所述定位监控装置(2)包括传输底座(21)以及均布在传输底座(21)顶面的定位机构(22);/n所述定位机构(22)包括依次连接的线缆机构(23)、监测机构(24)和声呐探测机构(25);/n所述线缆机构(23)包括线缆遮挡箱体(231)以及滑动安装在线缆遮挡箱体(231)内部的绕线柱(232),所述线缆遮挡箱体(231)顶面开有与绕线柱(232)相配合的滑动凹槽(233),所述绕线柱(232)外表面螺旋缠绕有连接线缆(234),所述线缆遮挡箱体(23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绕线查看槽(235);/n所述监测机构(24)包括支撑气囊(241),所述支撑气囊(24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板(242),所述支撑气囊(241)下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底板(243),所述第一支撑底板(242)顶面固定安装有信息处理装置(244),所述第二支撑底板(243)下底面与声呐探测机构(2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囊(241)外圆周表面均布有四个摄像机(245);/n所述信息处理装置(244)包括相平行设立的U型放置板(2441)和U型隔板(2442),所述U型放置板(2441)和U型隔板(2442)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隔板(2443),所述支撑隔板(2443)顶面开有连接凹槽(2444),所述连接凹槽(2444)内固定安装有传输支撑柱(2445),所述传输支撑柱(2445)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无线浮标监测器(2446),所述U型放置板(2441)的开口端固定安装有遮挡隔板(2447),所述遮挡隔板(2447)下底面与支撑隔板(2443)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隔板(2447)与U型放置板(2441)的封闭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传输器(2448),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2448)与摄像机(245)信号连接;/n所述连接线缆(234)一端与信息接收站点(11)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缆(234)另一端分别与无线浮标监测器(2446)电连接,所述无线浮标监测器(2446)与数据采集传输器(2448)之间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江豚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基地(1)以及配合安装在监控基地(1)侧面的定位监控装置(2);
所述监控基地(1)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所述信息接收站点(11)和信息发布站点(12)网络连接;
所述定位监控装置(2)包括传输底座(21)以及均布在传输底座(21)顶面的定位机构(22);
所述定位机构(22)包括依次连接的线缆机构(23)、监测机构(24)和声呐探测机构(25);
所述线缆机构(23)包括线缆遮挡箱体(231)以及滑动安装在线缆遮挡箱体(231)内部的绕线柱(232),所述线缆遮挡箱体(231)顶面开有与绕线柱(232)相配合的滑动凹槽(233),所述绕线柱(232)外表面螺旋缠绕有连接线缆(234),所述线缆遮挡箱体(23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绕线查看槽(235);
所述监测机构(24)包括支撑气囊(241),所述支撑气囊(24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板(242),所述支撑气囊(241)下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底板(243),所述第一支撑底板(242)顶面固定安装有信息处理装置(244),所述第二支撑底板(243)下底面与声呐探测机构(2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囊(241)外圆周表面均布有四个摄像机(245);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244)包括相平行设立的U型放置板(2441)和U型隔板(2442),所述U型放置板(2441)和U型隔板(2442)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隔板(2443),所述支撑隔板(2443)顶面开有连接凹槽(2444),所述连接凹槽(2444)内固定安装有传输支撑柱(2445),所述传输支撑柱(2445)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无线浮标监测器(2446),所述U型放置板(2441)的开口端固定安装有遮挡隔板(2447),所述遮挡隔板(2447)下底面与支撑隔板(2443)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隔板(2447)与U型放置板(2441)的封闭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传输器(2448),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2448)与摄像机(245)信号连接;
所述连接线缆(234)一端与信息接收站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军陈晓慧王一宾刘奎胡浪淘陈敏敏吴健艾列富郑鑫汤庆丰宋云龙石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