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01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包括壳体、支撑平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支撑平台置于壳体内,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设于支撑平台上,称重机构包括杯子放置平台及设于杯子放置平台下端的重力传感器,杯子上料机构包括储杯机构及送杯机构,送杯机构包括机械手,供药机构包括供药泵及与供药泵进出接口分别连接的进药管及出药管,出吸管机构包括吸管储料盒及吸管顶出机构,壳体设有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与杯子放置平台适配的喝药插孔及与吸管顶出机构适配的吸管出孔,支撑平台内设有主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提高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成本,实现了全智能,全数据化,更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供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供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特定的患者需要服用特定管制的药物,其特定管制药都是专人配置,根据不同病人按不同的用量配好,专人监控,让病人服完药,服药后再喝一定量的水,全过程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但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及人为因素左右风险,患者来服药的时间不确定,需记录的数据量大,需专门的医务人员操作,这样效率低,药品管控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供药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包括壳体、支撑平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杯子放置平台及设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下端的重力传感器,所述杯子上料机构包括储杯机构及送杯机构,所述送杯机构包括机械手,所述供药机构包括供药泵及与所述供药泵进出接口分别连接的进药管及出药管,所述出吸管机构包括吸管储料盒及吸管顶出机构,所述壳体设有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适配的喝药插孔及与所述吸管顶出机构适配的吸管出孔,所述支撑平台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重力传感器、储杯机构、机械手、供药泵、吸管顶出机构、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杯机构包括旋转盘、设于所述旋转盘下方的分杯机构及设于所述分杯机构下方的分杯传感器,所述旋转盘设有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杯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械手连接的升降机构及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杠升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连接的直线运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连接的直线运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平台内还设有恒温药液保险柜、纯净水桶仓、收杯箱及电控箱,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电控箱内,所述纯净水桶仓通过进水管及三通阀与所述供药泵连接,所述进药管一端与所述供药泵连通,所述进药管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其中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另一端设有置于所述恒温药液保险柜内的连接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有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为夹爪机械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身份识别机构包括身份证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及人脸识别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药机构还包括支撑梁,所述出药管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杯子放置平台一侧还设有废液收集漏斗,所述废液收集漏斗能够置于所述出药管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供药装置能够让患者只需将吸管插入固定位置的孔,将药喝完即可,整个过程全程监控,患者只需按提示做几个简单动作即可,喝了多少药,还剩多少,全部数据记录,并上传云端,监管机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都可以实时监控,这样不但提高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成本,实现了全智能,全数据化,更可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一个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储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送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称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出吸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自动供药装置的出吸管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支撑平台;21-恒温药液保险柜;22-纯净水桶仓;23-收杯箱;24-电控箱;31-储杯机构;301-旋转盘;303-分杯传感器;32-送杯机构;321-机械手;322-升降机构;323-旋转机构;4-供药机构;41-供药泵;42-三通阀;43-支撑梁;5-称重机构;51-杯子放置平台;52-直线运动机构;53-废液收集漏斗;6-出吸管机构;61-吸管储料盒;62-吸管顶出机构;63-防卡胶轮转动;64-胶轮驱动电机;7-空气净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包括壳体1、支撑平台2、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4、称重机构5及出吸管机构6,所述支撑平台2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4、称重机构5及出吸管机构6设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所述称重机构5包括杯子放置平台51及设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51下端的重力传感器,杯子放置平台51上放置杯子后能够通过重力传感器进行重量实时检测,所述杯子上料机构包括储杯机构31及送杯机构32,所述送杯机构32包括机械手321,储杯机构31内安装有多个一次性杯子,机械手321能够夹取储杯机构31内的杯子并将其运送到杯子放置平台51上,所述供药机构4包括供药泵41及与所述供药泵41进出接口分别连接的进药管及出药管,所述进药管与盛装药品的药品容器连通,所述出药管置能够置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51上方,从而能够向杯子放置平台51上的一次性杯子内注入待引用药品,所述出吸管机构6包括吸管储料盒61及吸管顶出机构62,所述吸管储料盒61内放置有吸管,吸管顶出机构62能够将吸管顶出壳体1外一定距离,这样方便使用者拿取吸管服药,所述壳体1设有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51适配的喝药插孔及与所述吸管顶出机构62适配的吸管出孔,用药患者通过身份证或社保卡等有效证件通过身份识别机构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人脸识别保证是患者本人来服药,显示屏能够显示患者信息及服药明细等相关信息,用药患者从吸管出孔处拿取吸管后插入到喝药插孔内及杯子放置平台51上的一次性杯子内,然后就可以进行服药操作,所述支撑平台2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重力传感器、储杯机构31、机械手321、供药泵41、吸管顶出机构62、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为现有电路板,其能够根据操作需求进行软件写入。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杯机构31包括旋转盘301、设于所述旋转盘301下方的分杯机构及设于所述分杯机构下方的分杯传感器303,所述旋转盘301设有驱动机构,旋转盘301上能够一次放入多组一次性杯子,当其中一组杯子用完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盘301转动,从而替换另一组杯子,分杯机构能够保证每组杯子每次掉落一个杯子,分杯传感器303检测到杯子后机械手321工作对杯子进行夹取。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杯机构32还包括与所述机械手321连接的升降机构322及旋转机构323,升降机构322能够带动机械手321进行升降、旋转机构323能够带动机械手321进行旋转,这样能够增加机械手321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更方便每个机构的安装,不需要安装让每个机构都保持同一高度,所述升降机构322为丝杠升降机构322,控制简单、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平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杯子放置平台及设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下端的重力传感器,所述杯子上料机构包括储杯机构及送杯机构,所述送杯机构包括机械手,所述供药机构包括供药泵及与所述供药泵进出接口分别连接的进药管及出药管,所述出吸管机构包括吸管储料盒及吸管顶出机构,所述壳体设有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适配的喝药插孔及与所述吸管顶出机构适配的吸管出孔,所述支撑平台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重力传感器、储杯机构、机械手、供药泵、吸管顶出机构、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供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平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杯子上料机构、供药机构、称重机构及出吸管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杯子放置平台及设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下端的重力传感器,所述杯子上料机构包括储杯机构及送杯机构,所述送杯机构包括机械手,所述供药机构包括供药泵及与所述供药泵进出接口分别连接的进药管及出药管,所述出吸管机构包括吸管储料盒及吸管顶出机构,所述壳体设有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适配的喝药插孔及与所述吸管顶出机构适配的吸管出孔,所述支撑平台内设有主控板,所述重力传感器、储杯机构、机械手、供药泵、吸管顶出机构、显示屏、身份识别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杯机构包括旋转盘、设于所述旋转盘下方的分杯机构及设于所述分杯机构下方的分杯传感器,所述旋转盘设有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杯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械手连接的升降机构及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杠升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杯子放置平台连接的直线运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马腾江闫永春胡鸿陈名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萝卜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