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玮杰专利>正文

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7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密封的容器,容器内横向设置隔板,隔板将容器分隔成上方的备药腔和下方的储药腔,储药腔下方底面上垂直密封固定连接若干注射筒,各注射筒的横截面积不同,注射筒内配合活塞,注射筒上方通过封板封堵,封板上设置若干通液孔,每个通液孔分别对应各个注射筒,通液孔直径小于对应的注射筒内径。药液不与外界接触,避免药液被污染,能够精确控制备药量,并且备药方式快捷方便高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备药量,可重复使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口服药液相较于片剂药来说,由于其是液体,进入肠胃后吸收快,药物起效快,非常值得推广。但是药液需要倾倒出来,所倒出的量很难控制,病人服用过量或者少量药液对病人都不利。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药液倒入定量的小杯中,每个小杯有固定的容量,通过多次倾倒小杯来服用小杯容量倍数的药液,十分麻烦。另一种做法是倾倒入带有刻度的量杯中,但是这种方式常常倒出过量的药液,需要再将多余的药液倒回药瓶中,这种不仅麻烦,并且还会使得药液多次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使药物污染。此外,对于同一病人来说,每天早中晚所服用的药剂量通常是不同的,那每次就需要倒出不同量的药液,并且对于虚弱的病人来说很难配药成功;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不同的病人所服用的药剂量是不同的,那么就无法使用定量的小杯来给各个病人配药,每天单给病人配药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劳动量。目前存在的口服液,很多都是用10毫升玻璃瓶装,每个药盒可装10支药瓶10支吸管,病人每次可服10毫升的药液,服完后空瓶当垃圾丢掉,这样的空玻璃瓶,从全国来讲,数量非常大,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玻璃瓶加橡胶盖加铝合金封口帽,制造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药液不与外界接触,避免药液被污染,能够精确控制备药量,并且备药方式快捷方便高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备药量,可重复使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包括密封的容器,容器内横向设置隔板,隔板将容器分隔成上方的备药腔和下方的储药腔,储药腔下方底面上垂直密封固定连接若干注射筒,各注射筒的横截面积不同,注射筒内配合活塞,注射筒上方通过封板封堵,封板上设置若干通液孔,每个通液孔分别对应各个注射筒,通液孔直径小于对应的注射筒内径,活塞与封板之间设置拉簧,拉簧上端固定在封板上,下端固定在活塞上,储药腔下方底面下面设置若干限位筒,限位筒分别与注射筒对应并且同轴,限位筒的直径与对应的注射筒的直径对应,限位筒下端面通过限位板封堵,限位板上设置若干操作孔,操作孔与限位筒对应,限位筒内配合旋转盘,旋转盘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扭簧,扭簧下端固定在限位板上,扭簧上端固定在旋转盘上,旋转盘下端面上固定拧把,旋转盘上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外磁铁,活塞下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内磁铁,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磁铁和下磁铁处于错位的位置,备药腔上部连通出液管,出液管通过封盖封堵,在注射筒筒壁下方设置注液口,注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备药腔,管道与备药腔连通处设置上单向阀,上单向阀只允许药液从管道流入备药腔,活塞上设置下单向阀,下单向阀只允许药液从储药腔流入注射筒。工作原理及过程:工作时,由于各注射筒的横截面积不同,那么每个注射筒的容量也就不同。首先确定本次服药的药剂量,然后计算使用哪几个注射孔来最快搭配出所需的药剂量。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磁铁和下磁铁处于错位的位置,转动相应的拧把,拧把带动旋转盘旋转,当下磁铁旋转至上磁铁正下方时,上磁铁与下磁铁吸合,上磁铁带动活塞下行,活塞将注射筒内的药液从注液口沿管道注射进入备药腔,备药腔内的药液量就是所操作的注射筒所对应的药剂量之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药剂量,并且当有大剂量药液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注射筒的配合来快速搭配出所需药剂量。手松开拧把后,旋转盘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上磁铁与下磁铁又处于错位位置,不再吸合,活塞在拉簧拉力作用下复位,复位过程中将储液腔内的药液从下单向阀吸入注射筒内,以备下次配药。由于上单向阀的存在,备药腔内的药液不会被吸入注射筒内。备药腔内的药剂通过出液管口服或者倒出。储药腔上方设置进气阀,进气阀用来平衡储药腔内的气压。储药腔上方设置加液口,加液口为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螺纹盖,方便加液,同时保证密封。容器下边缘超出下底面,拧把下端不超出容器下边缘,避免拧把被误触,导致备药不准。旋转盘上端面分割成四个等分的扇形,在其中两个对立的扇形区域嵌装与之匹配的扇形的下磁铁;活塞下端面分割成四个等分的扇形,在其中两个对立的扇形区域嵌装与之匹配的扇形的上磁铁,上磁铁和下磁铁尺寸对应,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磁铁与下磁铁处于错位位置。旋转拧把时,只需要旋转90度就可以使下磁铁位于上磁铁正下方并且使其吸合,操作方便和精确。限位筒内壁上周向设置凹槽,旋转盘边缘设置凸起,凸起配合在凹槽内,凹槽覆盖限位筒内周长的四分之一。这样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来限制旋转盘的转动角度正好为90度,避免旋转盘旋转过度或者旋转不足导致上磁铁和下磁铁不能很好的吸合,保证了备药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活塞将注射筒内的药液从注液口沿管道注射进入备药腔,备药腔内的药液量就是所操作的注射筒所对应的药剂量之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药剂量,并且当有大剂量药液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注射筒的配合来快速搭配出所需药剂量。手松开拧把后,旋转盘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上磁铁与下磁铁又处于错位位置,不再吸合,活塞在拉簧拉力作用下复位,复位过程中将储液腔内的药液从下单向阀吸入注射筒内,以备下次配药。由于上单向阀的存在,备药腔内的药液不会被吸入注射筒内。备药腔内的药剂通过出液管口服或者倒出。药液不与外界接触,避免药液被污染,能够精确控制备药量,并且备药方式快捷方便高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备药量,可重复使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A-A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B-B截面示意图。图中:1、封盖;2、出液管;3、备药腔;4、容器;5、上单向阀;6、螺纹盖;7、管道;8、储药腔;9、通液孔;10、封板;11、拉簧;12、下单向阀;13、活塞;14、注射腔;15、注射筒;16、旋转盘;17、扭簧;18、拧把;19、操作孔;20、注液口;21、限位板;22、底板;23、限位筒;24、上磁铁;25、下磁铁;26、凹槽;27、进气阀;28、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包括密封的容器4,容器4内横向设置隔板,隔板将容器4分隔成上方的备药腔3和下方的储药腔8,储药腔8下方底面上垂直密封固定连接若干注射筒15,各注射筒15的横截面积不同,注射筒15内配合活塞13,注射筒15上方通过封板10封堵,封板10上设置若干通液孔9,每个通液孔9分别对应各个注射筒15,通液孔9直径小于对应的注射筒15内径,活塞13与封板10之间设置拉簧11,拉簧11上端固定在封板10上,下端固定在活塞13上,储药腔8下方底面下面设置若干限位筒23,限位筒23分别与注射筒15对应并且同轴,限位筒23的直径与对应的注射筒15的直径对应,限位筒23下端面通过限位板21封堵,限位板21上设置若干操作孔19,操作孔19与限位筒23对应,限位筒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容器(4),容器(4)内横向设置隔板,隔板将容器(4)分隔成上方的备药腔(3)和下方的储药腔(8),储药腔(8)下方底面上垂直密封固定连接若干注射筒(15),各注射筒(15)的横截面积不同,注射筒(15)内配合活塞(13),注射筒(15)上方通过封板(10)封堵,封板(10)上设置若干通液孔(9),每个通液孔(9)分别对应各个注射筒(15),通液孔(9)直径小于对应的注射筒(15)内径,活塞(13)与封板(10)之间设置拉簧(11),拉簧(11)上端固定在封板(10)上,下端固定在活塞(13)上,储药腔(8)下方底面下面设置若干限位筒(23),限位筒(23)分别与注射筒(15)对应并且同轴,限位筒(23)的直径与对应的注射筒(15)的直径对应,限位筒(23)下端面通过限位板(21)封堵,限位板(21)上设置若干操作孔(19),操作孔(19)与限位筒(23)对应,限位筒(23)内配合旋转盘(16),旋转盘(16)与限位板(21)之间设置扭簧(17),扭簧(17)下端固定在限位板(21)上,扭簧(17)上端固定在旋转盘(16)上,旋转盘(16)下端面上固定拧把(18),旋转盘(16)上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外磁铁,活塞(13)下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内磁铁,扭簧(17)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磁铁(24)和下磁铁(25)处于错位的位置,备药腔(3)上部连通出液管(2),出液管(2)通过封盖(1)封堵,在注射筒(15)筒壁下方设置注液口(20),注液口(20)通过管道(7)连通备药腔(3),管道(7)与备药腔(3)连通处设置上单向阀(5),上单向阀(5)只允许药液从管道(7)流入备药腔(3),活塞(13)上设置下单向阀(12),下单向阀(12)只允许药液从储药腔(8)流入注射筒(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调整药液量的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容器(4),容器(4)内横向设置隔板,隔板将容器(4)分隔成上方的备药腔(3)和下方的储药腔(8),储药腔(8)下方底面上垂直密封固定连接若干注射筒(15),各注射筒(15)的横截面积不同,注射筒(15)内配合活塞(13),注射筒(15)上方通过封板(10)封堵,封板(10)上设置若干通液孔(9),每个通液孔(9)分别对应各个注射筒(15),通液孔(9)直径小于对应的注射筒(15)内径,活塞(13)与封板(10)之间设置拉簧(11),拉簧(11)上端固定在封板(10)上,下端固定在活塞(13)上,储药腔(8)下方底面下面设置若干限位筒(23),限位筒(23)分别与注射筒(15)对应并且同轴,限位筒(23)的直径与对应的注射筒(15)的直径对应,限位筒(23)下端面通过限位板(21)封堵,限位板(21)上设置若干操作孔(19),操作孔(19)与限位筒(23)对应,限位筒(23)内配合旋转盘(16),旋转盘(16)与限位板(21)之间设置扭簧(17),扭簧(17)下端固定在限位板(21)上,扭簧(17)上端固定在旋转盘(16)上,旋转盘(16)下端面上固定拧把(18),旋转盘(16)上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外磁铁,活塞(13)下端面上偏心位置嵌装内磁铁,扭簧(17)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磁铁(24)和下磁铁(25)处于错位的位置,备药腔(3)上部连通出液管(2),出液管(2)通过封盖(1)封堵,在注射筒(15)筒壁下方设置注液口(20),注液口(20)通过管道(7)连通备药腔(3),管道(7)与备药腔(3)连通处设置上单向阀(5),上单向阀(5)只允许药液从管道(7)流入备药腔(3),活塞(13)上设置下单向阀(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玮杰
申请(专利权)人:崔玮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