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88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包括底板、机臂和液压缸,机臂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一侧,液压缸固定在机臂的上端,还包括支撑转杆、转盘、下模具、上模具、伸缩槽、脱模杆、回转上料机构、脱模机构和下料机构,支撑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远离机臂一侧的中部,转盘固定在支撑转杆的顶部,四个下模具等距镶嵌固定在转盘的表面,且下模具的表面设置有四个模腔,上模具固定在液压缸的伸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在完成注塑后依次进行上下料工作,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的芯片的注塑效率,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企业使用。方便企业使用。方便企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封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芯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封装,而封装细分有多道工序,其中最后一道则是在芯片的外侧塑封一个外壳,通常采用立式注塑机完成,而现有的用于芯片封装的注塑机在完成一次注塑后需要依次完成下料和上料工作后才能够接着进行注塑,加工时间较长,使得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包括底板、机臂和液压缸,机臂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一侧,液压缸固定在机臂的上端,还包括支撑转杆、转盘、下模具、上模具、伸缩槽、脱模杆、回转上料机构、脱模机构和下料机构,支撑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远离机臂一侧的中部,转盘固定在支撑转杆的顶部,四个下模具等距镶嵌固定在转盘的表面,且下模具的表面设置有四个模腔,上模具固定在液压缸的伸出端,伸缩槽开设在模腔内壁的底部,且伸缩槽贯穿下模具延伸至下模具的底部,脱模杆滑动连接在伸缩槽的内壁,且脱模杆的上表面与模腔内壁的底部齐平,且处于同一个下模具上的四个脱模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回转上料机构固定在支撑转杆外壁的下端,用于在液压缸伸出的时候驱动转盘转动,脱模机构固定在连接板的底部,用于将下模具上模腔内的产品从内腔内顶出,下料机构固定在底板顶部的一侧,用于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下料。
[0006]优选的,回转上料机构包括槽轮、转轴、单向轴承、驱动轮、反转齿轮组、移动板、齿条、驱动板、L型推动条和第一驱动柱,槽轮固定在支撑转杆外壁的下端,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靠近槽轮一侧的中部,单向轴承固定在转轴的下端,驱动轮固定在转轴的上端,且驱动轮与槽轮相配合,反转齿轮组固定在单向轴承的外圈,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靠近机臂的一侧,齿条固定在移动板上表面靠近反转齿轮组的一侧,且齿条与反转齿轮组啮合连接,两个驱动板对称固定在移动板的顶部,且驱动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导轨槽,L型推动条滑动连接在机臂的外壁靠近液压缸的一侧,且L型推动条的上端与液压缸的伸出端固定,第一驱动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L型推动条的下端,且第一驱动柱与第一导轨槽的内壁滚动连接。
[0007]优选的,脱模机构包括立柱、环形板、第二导轨槽、升降柱和第二驱动柱,三个立柱等距固定在底板上表面远离机臂的一侧,环形板固定在三个立柱的上端,第二导轨槽开设在环形板的内壁,升降柱固定在连接板的底部,第二驱动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升降柱的
下端,且第二驱动柱与第二导轨槽的内壁滚动连接。
[0008]优选的,第二导轨槽内壁的一侧形成有凹陷槽部,第二导轨槽内壁靠近凹陷槽部的一侧形成有凸出槽部。
[0009]优选的,转盘的底部等距固定有稳定套,升降柱与稳定套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立柱靠近支撑转杆的一侧固定有横条,三个横条靠近支撑转杆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套管,且支撑转杆通过轴承与支撑套管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下料机构包括立板、集料盒、下料连接条、下料刷和下料导板,立板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一侧,集料盒固定在立板的顶部,下料连接条固定在集料盒外壁的一侧,下料刷固定在下料连接条的上端,下料刷与下模具相配合,下料导板固定在下模具的外壁,且下料导板的一端位于集料盒的上方。
[0012]优选的,下料导板呈倾斜状设置。
[0013]优选的,机臂的外壁靠近L型推动条的一侧固定有滑套,L型推动条与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芯片封装设备,包括螺杆挤出机,还包括上述的回转式上料机构,螺杆挤出机的出料端滑动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远离螺杆挤出机的一端与下模具的表面固定,且出料管的出料端与下模具的注塑口相连通。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转式上料机构及其芯片封装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盘上设置四个下模具,且转盘可以进行转动,从而在一个下模具进行塑封的时候可以对其余的下模具进行上下料工作,从而不需要在完成注塑后依次进行上下料工作,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的芯片的注塑效率,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企业使用;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脱模机构和下料机构能够在转盘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自动对下模具上的塑封完成的芯片下料,从而不需要单独增设机械臂进行下料操作,节省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便于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槽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杆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芯片封装设备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齿轮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齿轮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图中标号:1、底板;2、机臂;3、液压缸;4、支撑转杆;5、转盘;6、下模具;7、上模具;8、伸缩槽;9、脱模杆;9a、连接板;10、回转上料机构;101、槽轮;102、转轴;103、单向轴承;104、驱动轮;105、反转齿轮组;1051、翻转套;1052、第一齿轮;1053、第二齿轮;1054、第一锥齿轮;1055、第二锥齿轮;1056、第三锥齿轮;106、移动板;107、齿条;108、驱动板;108a、第一导轨槽;109、L型推动条;1010、第一驱动柱;11、脱模机构;111、立柱;112、第二导轨槽;112a、凹陷槽部;112b、凸出槽部;113、升降柱;114、第二驱动柱;115、环形板;12、下料机构;121、立板;122、集料盒;123、下料连接条;124、下料刷;125、下料导板;13、稳定套;14、横条;15、支撑套管;16、滑套;17、螺杆挤出机;18、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转式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机臂(2),所述机臂(2)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固定在机臂(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转杆(4),所述支撑转杆(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远离机臂(2)一侧的中部;转盘(5),所述转盘(5)固定在支撑转杆(4)的顶部;下模具(6),四个所述下模具(6)等距镶嵌固定在转盘(5)的表面,且下模具(6)的表面设置有四个模腔;上模具(7),所述上模具(7)固定在液压缸(3)的伸出端;伸缩槽(8),所述伸缩槽(8)开设在模腔内壁的底部,且伸缩槽(8)贯穿下模具(6)延伸至下模具(6)的底部;脱模杆(9),所述脱模杆(9)滑动连接在伸缩槽(8)的内壁,且脱模杆(9)的上表面与模腔内壁的底部齐平,且处于同一个下模具(6)上的四个脱模杆(9)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9a);回转上料机构(10),所述回转上料机构(10)固定在支撑转杆(4)外壁的下端,用于在液压缸(3)伸出的时候驱动转盘(5)转动;脱模机构(11),所述脱模机构(11)固定在连接板(9a)的底部,用于将下模具(6)上模腔内的产品从内腔内顶出;下料机构(12),所述下料机构(12)固定在底板(1)顶部的一侧,用于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上料机构(10)包括:槽轮(101),所述槽轮(101)固定在支撑转杆(4)外壁的下端;转轴(102),所述转轴(1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靠近槽轮(101)一侧的中部;单向轴承(103),所述单向轴承(103)固定在转轴(102)的下端;驱动轮(104),所述驱动轮(104)固定在转轴(102)的上端,且驱动轮(104)与槽轮(101)相配合;反转齿轮组(105),所述反转齿轮组(105)固定在单向轴承(103)的外圈;移动板(106),所述移动板(106)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靠近机臂(2)的一侧;齿条(107),所述齿条(107)固定在移动板(106)上表面靠近反转齿轮组(105)的一侧,且齿条(107)与反转齿轮组(105)啮合连接;驱动板(108),两个所述驱动板(108)对称固定在移动板(106)的顶部,且驱动板(108)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导轨槽(108a);L型推动条(109),所述L型推动条(109)滑动连接在机臂(2)的外壁靠近液压缸(3)的一侧,且L型推动条(109)的上端与液压缸(3)的伸出端固定;第一驱动柱(1010),所述第一驱动柱(10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L型推动条(109)的下端,且第一驱动柱(1010)与第一导轨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鸿陈名正马腾江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萝卜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