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菌株及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64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菌株及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菌株或其培养液,由于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优秀,因而将其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化妆品基料时,作为化妆品组合物的效果优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菌株及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菌株及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
技术介绍
皮肤的生态系统为微生物提供了多样形态的栖息地,生活着广泛的微生物。据悉,作为宿主的人与他们构成了共生关系,给宿主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皮肤构成了陷入部、经特化的间隙等多样形态的栖息地,帮助分布广泛的微生物能够生存。基本上而言,皮肤形成物理的膜,帮助防御以避免外部潜在危险要素及毒性物质影响。皮肤成为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地点,也是多样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及小幼虫)的聚集地。根据物理及化学功能的选择,微生物适应特化的缝隙而营建栖息地。一般而言,皮肤凉爽并呈现酸性性质,保持干燥的状态。从结构上而言,表皮(epidermis)构成了皮肤壁垒,发挥阻断微生物和毒素侵入、保持水分的重要作用。表皮的最上层由角质层(stratumcorneum)构成,与角质细胞(keratinocyte)分化掉落。所述表皮具有又称为“砖块与灰浆结构”的形态。皮肤组织经过持续的自我恢复过程,反复进行经最后分化过程的鳞屑(squames)不断从皮肤组织脱落的过程。另一方面,使糖发酵而获得能量并生成大量乳酸的细菌被总称为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乳酸菌栖息于肠内并与人体的消化系统共生,担负分解纤维质及复合蛋白质而成为重要营养成分的作用。另外,由于使肠内环境保持酸性,因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发挥改善腹泻及便秘、合成维生素、降低血液胆固醇等作用。乳酸菌具有强力结合于肠粘膜和上皮细胞的特性,对调节肠道菌群带来许多帮助,增进巨噬细胞及脾脏的活性,表现出分泌及促进免疫反应相关物质的效果。另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特应性及过敏相关疾病有效。在化妆品领域,乳酸菌培养液自1955年商品化以来,至今仍在使用,主要利用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乳杆菌(Lactobacillus)属、乳球菌(Lactococcus)属、明串珠菌(Leuconostoc)属、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等进行着活跃研究,包括直接在培养液中发酵、过滤或提取等原料形态以及接种于活性材料并发酵后过滤或提取等。其中,作为利用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而应用于多样用途的技术,公开了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958686号《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双歧杆菌hy8002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防止及改善微尘导致的皮肤损伤的组合物》、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788544号《含有复合乳酸菌培养物的皮肤壁垒强化用化妆品组合物》、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02963号《利用发酵提取物的化妆品组合物》等。如果再次考查皮肤生态环境,物理要素与生物学要素充分交融,提供多样的栖息地,进而可以设想人与微生物之间实现美妙的均衡。共生关系的均衡一旦破坏,则同时发生皮肤崩溃和感染。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分离鉴定的新双歧杆菌属GFC-B09(Bifidobacteriumsp.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具有增多作为皮肤-微生物群(skin-microbiome)菌株的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的事实,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958686号(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788544号(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02963号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作为皮肤-微生物群(skin-microbiome)菌株的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的新菌株。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培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新菌株接种于MRS培养基并培养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新菌株或其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作为皮肤-微生物群(skin-microbiome)菌株的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在本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来源于熊蜂。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接种于MRS培养基并培养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在32~37℃下执行90~130小时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以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培养的培养液。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或其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在本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具有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菌株或其培养液,由于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优秀,因而当将其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化妆品基料时,作为化妆品组合物的效果优秀。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的碱基序列。图2显示了将本专利技术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保藏号:KCCM12263P)的培养液对皮肤进行处理时S.epidermidis增多变化。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的、保藏号为KCCM12263P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GFC-B09)菌株。/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KR 10-2019-00367851.一种具有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增多、组胺降解酶能力、过敏抑制能力、DNA修复能力、皱褶改善能力、美白能力、皮肤致密度及皮肤弹力改善能力的、保藏号为KCCM12263P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号为KCCM12263P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菌株,其特征在于,
所述菌株来源于熊蜂。


3.一种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保藏号为KCCM12263P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GFC-B0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GFC-B09)菌株接种于MRS培养基并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熙哲车美衍安美郑然善许正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GFC生命科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