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46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与所述壶体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所述壶体和电源底座中一个设置有感应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配合的接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小家电设备,尤指一种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电水壶、养生壶等采用耦合器连接的产品,其功能比较多,例如电水壶包括烧水、保温功能;养生壶包括烧水、保温、花果茶、滋补汤等功能。现有的产品进行功能选择时,都是在电源底座上设置功能选择按键,通过操作按键来选择功能。如果需要调节功能参数,例如保温温度、花果茶熬煮时间时,现有的产品也是用户通过操作按键或旋钮来进行调节。上述用户操作时,用户需要移动手臂进行多次移动操作,动作复杂。同时,功能选择和功能参数设置,都需要在UI操作界面上设置按键来实现,成本高,结构空间要求大。针对上述问题,专利CN201720870095.1中,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当壶体在某一位置时,时感应器输出信号,控制系统工作状态;进一步,设置不同位置,通过位置不同,来选择不同功能。此解决方案要求壶体和底座必须精确对位,其实现方案是在壶体和底座之间通过凹凸形状来实现,由于存在凹凸形状结构,壶体旋转时,若设计不好尺寸,则阻力较大,不利于使用;同时由于限位,用户放置壶体时,需要进行对位操作,更不利于用户使用。另外,专利CN201420366774.1中,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壶体和底座实现,采用齿轮结构进行传动,电源底座上的齿轮通过开槽,然后与壶体底部的齿轮进行耦合传动,通过旋转壶体来实现温度调节。该解决方案,由于底座进行开槽,因此需要进行防水处理,长时间使用时,由于凹槽中会堆积油污、灰尘,转动时效性较大,可靠性低;由于采用塑料尺寸,长时间使用后,齿轮可能会磨损,导致无法可靠传动。总体来说,上述技术方案对使用要求或者生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能够在方便用户操作使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可靠性。为了达到本技术实施例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与所述壶体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所述壶体和电源底座中一个设置有感应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配合的接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进一步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接收器对象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信号包括:第一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脱离至配合的转动信号;第二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配合至脱离的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转动信号和/或者第二转动信号的次数,控制切换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界面的次数。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对应于一个编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比较相邻接收器来获取壶体的转动方向。进一步的,还包括预设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待机状态进入预设功能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每个接收器对应于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第一个接收器的编号,获取起始功能状态,并控制液体加热器从待机状态进入起始功能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单元、确认键,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两个功能界面,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确认键的触发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在确认键被触发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切换功能界面。进一步的,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壶体内,接收器、控制单元设于所述电源底座内,所述壶体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连接;或者,接收器、加热装置、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壶体内,所述壶体通过上、下连接器与所述电源底座连接;或者,所述接收器环绕所述壶体的中心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所述接收器设有4-8个;或者;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包括: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包括:壶体、电源底座和控制单元;所述壶体的底部设置有触发器,所述电源底座上设置有接收器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壶体转动过程中,所述触发器和所述接收器相互配合产生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接收器相连,用于获取转动信号,并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液体加热器的机器状态;所述机器状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机器启停、屏幕唤醒、加热与否、加热功率、加热方式、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功能选择以及功能启停。通过该实施例方案,通过检测壶体转动状态,来控制机器工作状态,无需进行对位操作,放壶操作更顺畅,操作更方便;机器装置选择通过壶体旋转来实现,可以减少显示界面中的按键设置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结构空间要求。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组成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接收器在电源底座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8的液体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8的电源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壶体配合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凸起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8的弹性开关与凹槽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的接收器和触发器相对位置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1:一种家用电器的操作方法,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机体本体和与所述机体本体配合的机体底座,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检测单元获取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是否转动;根据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是否转动,控制单元产生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执行单元工作;根据控制单元的程序控制指令,显示单元显示当前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采用上述操作方式,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转动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和执行单元做出相应的反应,此时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一样,需要对齐才能触发指令,只需使得所述机体本体相对于机体底座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对于用户的使用要求没有那么高,使用体验可以更高。进一步地,控制单元产生程序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当家用电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第一程序控制指令,所述第一程序指令包括调节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和与所述壶体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所述壶体和电源底座中一个设置有感应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配合的接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和与所述壶体分体设置的电源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壶体相对于电源底座旋转,所述壶体和电源底座中一个设置有感应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配合的接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接收器配合状态的变化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以产生所述液体加热器的程序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来获取壶体的转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器被触发的个数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控制单元根据被触发的接收器对象不同,产生的程序控制指令不同,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信号包括:第一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脱离至配合的转动信号;第二转动信号,所述感应器与接收器从配合至脱离的转动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转动信号和/或者第二转动信号的次数,控制切换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界面的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周凯杨劲丰崔先钊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