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39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构件,特别涉及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易折部,所述易折部为空心管状结构。在利用支撑杆支撑玻璃时,如果玻璃竖直运输的过程中瞬时加速度过大时,玻璃的变形程度也会增大,支撑杆对玻璃的支撑力也会增大,支撑杆受力时会产生变形,利用易折部的设置,一旦支撑杆的受力过大时会在易折部处折断,降低支撑杆损伤玻璃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构件,特别涉及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
技术介绍
在玻璃加工安装的过程中,都需要成块的运输和搬运,输送至合适的工位后进行装配。现有的玻璃输送装置中,水平输送通常都是采用传动带、传送辊等,竖直方向上的输送通常采用气动真空吸盘与轨道输送的结合。玻璃在需要升降输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真空吸盘与轨道输送结合的方式实现,包括支撑架、固定架,固定架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架水平设置,气动真空吸盘与支撑架固定设置,并且气动真空吸盘朝向上方,支撑架通过竖直升降机构与固定架连接。当玻璃输送至支撑架上方时,利用气动真空吸盘从下方吸住玻璃进行临时固定,启动竖直升降机构带动支撑架竖直上下移动对玻璃进行转运。气动真空吸盘的采购成本和维修成本一般都比较大,所以会降低气动真空吸盘的使用数量,并且在支撑架的上方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构件对玻璃进行辅助支撑,现有的支撑构件一般为杆件。降低气动真空吸盘的使用数量而设置支撑构件虽然能够降低设备的成本,但不足之处在于,玻璃在气动真空吸盘之间的部分在上下升降的过程中仍然会由于自身重力的惯性而产生一部分变形,而玻璃在气动真空吸盘之间的变形则由支撑构件进行支撑,一旦玻璃上下输送的瞬时加速度过大的话,会使得支撑构件对玻璃的支撑力过大,从而划伤玻璃,甚至导致玻璃破损。因此急需对目前的玻璃支撑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在支撑玻璃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支撑构件对玻璃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输送玻璃的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支撑玻璃的作用,又能够防护玻璃降低损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易折部,所述易折部为空心管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支撑杆支撑玻璃时,如果玻璃竖直运输的过程中瞬时加速度过大时,玻璃的变形程度也会增大,支撑杆对玻璃的支撑力也会增大,支撑杆受力时会产生变形,利用易折部的设置,一旦支撑杆的受力过大时会在易折部处折断,降低支撑杆损伤玻璃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易折部的中间部位为折断部,折断部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打磨呈“V”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折断部之后,折断部处所能承受的剪切力最小,支撑杆在受力弯折之后更容易在折断部处折断,保证折断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断部“V”字形底部的厚度为0.15mm~0.35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断部“V”字形底部的厚度为0.2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易折部在折断部的上方和下方均内嵌有加固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柱的设置能够提升易折部除折断部位置的抗剪切强度,进一步提升支撑杆在折断处折断的可能性及稳定性,有助于稳定支撑杆的折断临界力,从而便于设置支撑杆的间隔距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成空心状,支撑杆的上端插有接触杆,接触杆由塑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制成的接触杆的刚性更低、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这样在支撑杆制成玻璃的过程中更加不易刮花玻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的下端一体固定有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损坏之后,便于利用安装部来拆卸和更换支撑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断部下方的支撑杆的一部分为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两侧为互相平行的夹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夹钳夹紧卡接部的夹紧面后,就非常便于转动支撑杆,达到快速拆卸更换支撑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夹紧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支撑杆的直径,夹紧面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朝向远离夹紧面方向向外倾斜的过渡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渡面之后,夹钳就更加容易从支撑杆外侧进入夹紧面,提升夹持的便捷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断部上方和下方的加固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在折断部折断之后,支撑杆折断后的上端也能够通过连接绳吊在支撑杆的剩余部位上,避免断裂的支撑杆散乱难以清理。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空心的易折部,使得在支撑杆受力过大的情况下弯折断裂,以避免支撑杆对玻璃施加过大的支撑力而损坏玻璃,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玻璃降低损伤的效果;2、通过在易折部上设置断裂部,有助于保证支撑杆弯折断裂的部位稳定,以及断裂时的支撑杆所承受支撑力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计算支撑杆的间隔和分布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11、易折部;111、折断部;112、加固柱;113、连接绳;12、安装部;13、卡接部;131、夹紧面;132、过渡面;2、接触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玻璃支撑防护装置,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用于辅助电动真空吸盘对玻璃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支撑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接触杆2,支撑杆1的上端为空心的管状,接触杆2完全插入支撑杆1的上端,接触杆2为塑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即拥有较强的硬度,又拥有一定的可变形性能,在起到支撑玻璃作用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划伤玻璃的可能性。如图2所示,支撑杆1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易折部11,易折部1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支撑杆1支撑玻璃时,如果玻璃竖直运输的过程中瞬时加速度过大时,玻璃的变形程度也会增大,支撑杆1对玻璃的支撑力也会增大,支撑杆1受力时会产生变形,利用易折部11的设置,一旦支撑杆1的受力过大时会在易折部11处折断,降低支撑杆1损伤玻璃的可能性。因为支撑杆1的数量比较多,折断一根或者少数几根并不会对玻璃的整体支撑存在影响,只需要及时调整玻璃的重量、支撑杆1的分布以及更换支撑杆1即可,降低了运输玻璃的过程中对玻璃的损伤,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仅设置易折部11后,虽然支撑杆1在收到较大的力时容易在易折部11处折断,但每根支撑杆1折断时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完全一致的,会存在一定的范围波动,这是因为易折部11的管状空心结构决定的,因为弯折的位置不确定因此弯折时支撑杆1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确定的。为了降低支撑杆1折断时支撑杆1所承受压力的范围波动,保证每根支撑杆1的性能一致,如图2所示,可以在易折部11的中间部位设置成折断部111,折断部111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打磨呈“V”字形。设置折断部111之后,折断部111处所能承受的剪切力最小,支撑杆1在受力弯折之后更容易在折断部11处折断,保证支撑杆1折断位置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每根支撑杆1断裂时所承受的压力的波动范围,便于根据支撑杆1的最大承载力来设计支撑杆1的间距和分布。其中,如图2所示,易折部11处为空心,易折部11上、下方的支撑杆1均为实心,在成型时支撑杆1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易折部11对齐焊接而成,而焊缝处即为折断部111的V字形底部,这样在折断部111处的易折性更稳定,也便于支撑杆1的成型。更进一步,如图2所示,易折部11在折断部111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易折部(11),所述易折部(11)为空心管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易折部(11),所述易折部(11)为空心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易折部(11)的中间部位为折断部(111),折断部(111)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打磨呈“V”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折断部(111)“V”字形底部的厚度为0.15mm~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折断部(111)“V”字形底部的厚度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易折部(11)在折断部(111)的上方和下方均内嵌有加固柱(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支撑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庚辰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