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26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照明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的照明腔,所述车体左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相通的灯罩,所述照明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能够实现车辆照明的角度随着驾驶路面的变化发生改变,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在拐弯和上下坡路段能够及时的照明路况,减小发生意外的可能,同时该装置还能够不断地对灯进行干燥,避免由于湿气过大或者进水导致短路从而影响使用,同时该装置还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车辆的动力装置弹出,增大缓冲的空间其次还能够避免由于碰撞而已引起的燃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照明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在汽车夜间形式的过程中,汽车的照明情况十分重要,关系到驾驶的安全性,但是以往的汽车照明在平直路段的照明情况较好,但是在一些拐弯路段以及上下坡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对路面情况进行很好的照明,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跟随驾驶路线的变化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的照明腔,所述车体左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相通的灯罩,所述照明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铰接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车灯,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车灯相连接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台外表面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槽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右侧的转动腔,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内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后固定对称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铰接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并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与车辆转向装置连接并同步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且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连接的第二带轮,当车辆的方向左右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发生左右的偏移达到光线角度左右改变的目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与所述转动腔之间的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将所述照明腔内的空气不断的循环除湿,保证所述车灯的正常使用,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右侧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车辆的动力装置弹出,增大缓冲的空间其次还能够避免由于碰撞而已引起的燃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照明腔下侧的第二传动腔,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侧的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探测上下坡的情况,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花键配合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花键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壁弹簧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内部连接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且位于所述支撑块左侧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升降轴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所述底座绕所述支撑块发生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右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单独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面设置有环形的卡槽,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探测器左侧的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卡槽卡住的气杆,所述气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下移动且不影响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车辆平稳行驶时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都不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当车辆遇到上坡路段时,所述探测器控制所述气杆上移,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转轴正转,从而使得所述升降轴上移,从而使得所述底座左端上移,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向上偏移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光线往上发生偏移;当车辆遇到下坡路段时,所述探测器控制所述气杆下移,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反转,从而使得所述升降轴下移,从而使得所述底座左端下移,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向下偏移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光线往下发生偏移;当车辆行驶在平路时,所述探测器控制所述车灯使得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都不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发出的光线处于平行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探测器右侧的电机,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和所述转动腔之间的干燥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延伸至所述干燥腔内部,所述输出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输出轴顶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干燥腔内的风扇,所述干燥腔内部固定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风扇上下侧的干燥块,所述干燥腔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顶壁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干燥腔底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右壁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风扇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照明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流进所述干燥腔内经过所述干燥块过滤后从所述第一管道流回所述照明腔内,不断地循环往复,使得所述照明腔内的气体始终干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且位于所述转动腔右侧的发动机腔,所述发动机腔后端设置有与所述车体铰接的腔门,所述发动机腔内部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内部前后对称转动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轮,所述滑台顶部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发动机腔上方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发动机腔内且通过弹簧与所述滑槽后侧端壁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贴紧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发动机腔右端臂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左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位于所述动力装置右侧的第二缓冲块,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的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内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活塞腔底壁连接的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顶部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发动机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卡住所述滑台使得所述动力装置不能够向后移动,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照明腔和所述干燥腔之间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腔内部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活塞腔右壁连接的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左端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压板;当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所述车灯收到挤压使得所述压板向右推动所述第二活塞杆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活塞块向右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气体压至所述第一活塞腔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活塞块带动所述第一活塞杆迅速下移不再卡住所述滑台,所述滑台在所述滑块以及所述滑块连接的弹簧的作用下将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的照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左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相通的灯罩,所述照明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铰接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车灯,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车灯相连接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台外表面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槽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右侧的转动腔,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内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后固定对称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铰接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并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与车辆转向装置连接并同步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且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连接的第二带轮,当车辆的方向左右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发生左右的偏移达到光线角度左右改变的目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与所述转动腔之间的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将所述照明腔内的空气不断的循环除湿,保证所述车灯的正常使用,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右侧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车辆的动力装置弹出,增大缓冲的空间其次还能够避免由于碰撞而已引起的燃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的照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左端壁设置有与所述照明腔相通的灯罩,所述照明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铰接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内的车灯,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车灯相连接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台外表面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槽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右侧的转动腔,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内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后固定对称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铰接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并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与车辆转向装置连接并同步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且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连接的第二带轮,当车辆的方向左右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车灯发生左右的偏移达到光线角度左右改变的目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照明腔与所述转动腔之间的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将所述照明腔内的空气不断的循环除湿,保证所述车灯的正常使用,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右侧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车辆的动力装置弹出,增大缓冲的空间其次还能够避免由于碰撞而已引起的燃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车辆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照明腔下侧的第二传动腔,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侧的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探测上下坡的情况,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花键配合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花键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壁弹簧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内部连接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照明腔内且位于所述支撑块左侧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升降轴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所述底座绕所述支撑块发生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固定设置有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右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锥齿轮单独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面设置有环形的卡槽,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探测器左侧的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卡槽卡住的气杆,所述气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下移动且不影响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车辆平稳行驶时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都不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当车辆遇到上坡路段时,所述探测器控制所述气杆上移,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转轴正转,从而使得所述升降轴上移,从而使得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胤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