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贞义专利>正文

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058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用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包括有振动上料盘、轮盘分料机构、限位机构、直线驱动器、旋转驱动机构、卡紧机构、取料机械手和落料箱,轮盘分料机构位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和限位机构之间,卡紧机构和取料机械手分别位于限位机构的两侧,落料箱位于取料机械手的出料端,卡紧机构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直线驱动器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本技术方案可以对梭芯坯料进行自动化的上料、固定、旋转和下料,通过现有的设备对梭芯坯料的外缘进行切割,实现了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用品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通常,对缝纫机来说底线是必需使用的,而且大部分缝纫机都是在缝纫机台板下面安置梭芯,随着缝纫机的运作使它能够供应底线,为了不断供应底线,缝纫机操作者需要隔一定周期从缝纫机底部取出用完的梭芯,换上另外一个绕满底线的新梭芯来保证底线的供应,这样才能持续进行缝纫工作。因此,梭芯对于缝纫机来说是属于易耗部件,总体用量非常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梭芯均是由手工操作加工,加工效率很低,生产成本较高,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急需产业升级改造,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可以对梭芯坯料进行自动化的上料、固定、旋转和下料,通过现有的设备对梭芯坯料的外缘进行切割,实现了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本技术方案可以对梭芯坯料进行自动化的上料、固定、旋转和下料,通过现有的设备对梭芯坯料的外缘进行切割,实现了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包括有振动上料盘、轮盘分料机构、限位机构、直线驱动器、旋转驱动机构、卡紧机构、取料机械手和落料箱;轮盘分料机构位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和限位机构之间,卡紧机构和取料机械手分别位于限位机构的两侧,落料箱位于取料机械手的出料端,卡紧机构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直线驱动器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轮盘分料机构包括有连动杆、第一伺服电机和盛料盘,第一伺服电机用以去驱动连动杆转动,通过连动杆带动盛料盘进行转动;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下座和上座,第一气缸用以驱动上座下降,通过下座和上座共同将梭芯坯料位置固定;直线驱动器包括有螺纹杆、工作块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用以驱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带动工作块进行移动;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有连动头和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用以驱动连动头转动,通过连动头带动卡紧机构转动;卡紧机构包括有通管、第二气缸、拉杆、顶片、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第二气缸用以通过拉杆拉动顶片,通过拉杆压动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弯曲,通过弯曲后的第一弯折杆、第二弯折杆和通管将梭芯夹紧;取料机械手包括有横向驱动器、横向驱动器,双轴双杆气缸和取料工作头,横向驱动器用以驱动双轴双杆气缸靠近限位机构,双轴双杆气缸用以驱动取料工作头升降,通过取料工作头挑起梭芯和对其翻转。优选的,振动上料盘还包括有轮盘架,连动杆贯穿盛料盘并与其固定连接,连动杆安装于轮盘架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安装于轮盘架上,并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连动杆连接,盛料盘为圆盘状,并且盛料盘的外缘上环绕设置有多个。优选的,限位机构还包括有限位机架,下座位于限位机架的底部并与其固定内连接,第一气缸位于限位机架的顶部并与其固定内连接,上座位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并与其固定连接,上座的工作端朝向下座。优选的,下座和上座的结构一致,上座包括有矩形壳和滚轮,矩形壳上设有圆弧开口,滚轮有多个,多个滚轮均位于矩形壳内,并且多个滚轮环绕圆弧开口设置。优选的,直线驱动器还包括有底座,螺纹杆安装于底座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工作块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并且工作块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安装于底座上,并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转动。优选的,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有轴承座,连动头位于轴承座的一侧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三伺服电机位于轴承座的另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优选的,通管的一端通过固定架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对称设置于通管的另一端,并且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一端均与通管铰接,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另一端均与顶片铰接,拉杆的一端贯穿通管与顶片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固定安装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优选的,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结构一致,第一弯折杆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顶片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通管的铰接。优选的,取料机械手还包括有立柱架、横向驱动器位于立柱架的顶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横向驱动器位于立柱架的顶部并与其固定连接,双轴双杆气缸位于立柱架的输出端并与其固定连接,取料工作头位于双轴双杆气缸的输出端并与其固定连接。优选的,取料工作头包括有回转气缸、立板、连动板和第三气缸,立板固定安装于双轴双杆气缸的工作端,连动板位于立板的一侧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三气缸固定安装于连动板上,回转气缸位于立板的另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回转气缸的输出端与连动板连接,第三气缸在常规状态下其输出端朝向限位机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工作人员打开振动上料盘,振动上料盘开始工作,梭芯坯料到达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然后轮盘分料机构开始工作,梭芯坯料落入轮盘分料机构的工作端内,轮盘分料机构的工作端开始转动,直至位于轮盘分料机构工作端内的梭芯坯料随其转动一百八十度后落入限位机构内,然后限位机构开始工作,限位机构的工作端将梭芯坯料的位置限制,但是梭芯坯料可以保持转动,直线驱动器开始工作,直线驱动器的工作端带动旋转驱动机构靠近梭芯坯料的一侧,直至卡紧机构的工作端贯穿梭芯坯料,然后卡紧机构开始工作,卡紧机构的工作端将梭芯坯料的两端夹紧,旋转驱动机构开始工作,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卡紧机构进行转动,卡紧机构带动梭芯坯料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刀具通过推动机构靠近梭芯坯料的外缘,随着刀具不断的伸入和梭芯坯料的旋转,梭芯已经成型,此时限位机构的工作端张开,取料机械手开始工作,取料机械手的工作端插入至梭芯的圆孔内将其挑出来,直至取料机械手的工作端将梭芯放置于落料箱内;1、通过卡紧机构的设置,可以固定梭芯的两端;2、通过本设备的设置,可以对梭芯坯料进行自动化的上料、固定、旋转和下料,通过现有的设备对梭芯坯料的外缘进行切割,实现了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轮盘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限位机构的立体而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上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直线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的旋转驱动机构和卡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振动上料盘(1)、轮盘分料机构(2)、限位机构(3)、直线驱动器(4)、旋转驱动机构(5)、卡紧机构(6)、取料机械手(7)和落料箱(8);/n轮盘分料机构(2)位于振动上料盘(1)的出料端和限位机构(3)之间,卡紧机构(6)和取料机械手(7)分别位于限位机构(3)的两侧,落料箱(8)位于取料机械手(7)的出料端,卡紧机构(6)位于旋转驱动机构(5)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旋转驱动机构(5)位于直线驱动器(4)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n轮盘分料机构(2)包括有连动杆(2b)、第一伺服电机(2c)和盛料盘(2d),第一伺服电机(2c)用以去驱动连动杆(2b)转动,通过连动杆(2b)带动盛料盘(2d)进行转动;/n限位机构(3)包括有第一气缸(3b)、下座(3c)和上座(3d),第一气缸(3b)用以驱动上座(3d)下降,通过下座(3c)和上座(3d)共同将梭芯坯料位置固定;/n直线驱动器(4)包括有螺纹杆(4b)、工作块(4c)和第二伺服电机(4d),第二伺服电机(4d)用以驱动螺纹杆(4b)转动,通过螺纹杆(4b)带动工作块(4c)进行移动;/n旋转驱动机构(5)包括有连动头(5b)和第三伺服电机(5c),第三伺服电机(5c)用以驱动连动头(5b)转动,通过连动头(5b)带动卡紧机构(6)转动;/n卡紧机构(6)包括有通管(6a)、第二气缸(6b)、拉杆(6c)、顶片(6d)、第一弯折杆(6e)和第二弯折杆(6f),第二气缸(6b)用以通过拉杆(6c)拉动顶片(6d),通过拉杆(6c)压动第一弯折杆(6e)和第二弯折杆(6f)弯曲,通过弯曲后的第一弯折杆(6e)、第二弯折杆(6f)和通管(6a)将梭芯夹紧;/n取料机械手(7)包括有横向驱动器(7b)、横向驱动器(7b),双轴双杆气缸(7c)和取料工作头(7d),横向驱动器(7b)用以驱动双轴双杆气缸(7c)靠近限位机构(3),双轴双杆气缸(7c)用以驱动取料工作头(7d)升降,通过取料工作头(7d)挑起梭芯和对其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振动上料盘(1)、轮盘分料机构(2)、限位机构(3)、直线驱动器(4)、旋转驱动机构(5)、卡紧机构(6)、取料机械手(7)和落料箱(8);
轮盘分料机构(2)位于振动上料盘(1)的出料端和限位机构(3)之间,卡紧机构(6)和取料机械手(7)分别位于限位机构(3)的两侧,落料箱(8)位于取料机械手(7)的出料端,卡紧机构(6)位于旋转驱动机构(5)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旋转驱动机构(5)位于直线驱动器(4)的工作端并与其连接;
轮盘分料机构(2)包括有连动杆(2b)、第一伺服电机(2c)和盛料盘(2d),第一伺服电机(2c)用以去驱动连动杆(2b)转动,通过连动杆(2b)带动盛料盘(2d)进行转动;
限位机构(3)包括有第一气缸(3b)、下座(3c)和上座(3d),第一气缸(3b)用以驱动上座(3d)下降,通过下座(3c)和上座(3d)共同将梭芯坯料位置固定;
直线驱动器(4)包括有螺纹杆(4b)、工作块(4c)和第二伺服电机(4d),第二伺服电机(4d)用以驱动螺纹杆(4b)转动,通过螺纹杆(4b)带动工作块(4c)进行移动;
旋转驱动机构(5)包括有连动头(5b)和第三伺服电机(5c),第三伺服电机(5c)用以驱动连动头(5b)转动,通过连动头(5b)带动卡紧机构(6)转动;
卡紧机构(6)包括有通管(6a)、第二气缸(6b)、拉杆(6c)、顶片(6d)、第一弯折杆(6e)和第二弯折杆(6f),第二气缸(6b)用以通过拉杆(6c)拉动顶片(6d),通过拉杆(6c)压动第一弯折杆(6e)和第二弯折杆(6f)弯曲,通过弯曲后的第一弯折杆(6e)、第二弯折杆(6f)和通管(6a)将梭芯夹紧;
取料机械手(7)包括有横向驱动器(7b)、横向驱动器(7b),双轴双杆气缸(7c)和取料工作头(7d),横向驱动器(7b)用以驱动双轴双杆气缸(7c)靠近限位机构(3),双轴双杆气缸(7c)用以驱动取料工作头(7d)升降,通过取料工作头(7d)挑起梭芯和对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振动上料盘(1)还包括有轮盘架(2a),连动杆(2b)贯穿盛料盘(2d)并与其固定连接,连动杆(2b)安装于轮盘架(2a)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c)安装于轮盘架(2a)上,并且第一伺服电机(2c)的输出端与连动杆(2b)连接,盛料盘(2d)为圆盘状,并且盛料盘(2d)的外缘上环绕设置有多个2d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3)还包括有限位机架(3a),下座(3c)位于限位机架(3a)的底部并与其固定内连接,第一气缸(3b)位于限位机架(3a)的顶部并与其固定内连接,上座(3d)位于第一气缸(3b)的输出端并与其固定连接,上座(3d)的工作端朝向下座(3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梭芯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下座(3c)和上座(3d)的结构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贞义
申请(专利权)人:王贞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