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6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子及压缩机,定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定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两端均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带有冷冻油的冷媒沿第一开口进入并分别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输送,由于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额外增加一条流通阻力大的第二流道可以降低冷媒的冲击力,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时,冷冻油会优先沿流通阻力小的第一流道回油,加上此时冷媒对冷冻油回流的阻力相应降低,进而可以增加冷冻油的回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子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调压缩机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机中。空调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然而,传统的压缩机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泵体零件磨损,导致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压缩机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泵体零件磨损,导致压缩机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子及压缩机,该定子及压缩机在使用时可以降低泵体零件的磨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定子,所述定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定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上述定子在使用时,带有冷冻油的冷媒沿第一开口进入第一通道,并分别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输送,由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如此,相比单独设置第一流道,额外增加一条流通阻力大的第二流道可以降低冷媒的排出时的冲击力。当冷冻油沿第二开口至第一通道回油时,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时,冷冻油会优先沿流通阻力小的第一流道回油,加上此时冷媒对冷冻油回流的阻力相应降低,进而可以增加冷冻油的回油率,如此可以降低泵体零件的磨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呈曲折状,所述第一流道距所述第一开口的距离沿所述第二开口至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逐渐降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个所述第一流道和一个所述第二流道对应形成流道组,相邻两个所述流道组连通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为弯折型流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流道组中的所述第二流道和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所述第二流道位于不同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呈夹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四端处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弯折使所述第三开口的冷媒排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媒排出方向垂直或者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为直流道,所述第二段为弧形流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长度为M,所述第二流道的长度为T,其中,1.1≤(M+T)/(M-T)≤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定子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向侧壁。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定子。上述压缩机在使用时,带有冷冻油的冷媒沿第一开口进入第一通道,并分别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输送,由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如此,相比单独设置第一流道,额外增加一条流通阻力大的第二流道可以降低冷媒的排出时的冲击力。当冷冻油沿第二开口至第一通道回油时,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时,冷冻油会优先沿流通阻力小的第一流道回油,加上此时冷媒对冷冻油回流的阻力相应降低,进而可以增加冷冻油的回油率,如此可以降低泵体零件的磨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压缩机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定子抵接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五开口沿所述定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五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四流道的流通阻力。另一方面,本申请一种压缩机,包括定子和安装壳体,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定子抵接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有第六开口和第七开口,所述第六开口和所述第七开口沿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六开口和所述第七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包括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所述第六流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五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六流道的流通阻力。上述压缩机在使用时,带有冷冻油的冷媒沿第六开口进入第三通道,并分别沿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输送,由于所述第五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六流道的流通阻力,如此,相比单独设置第五流道,额外增加一条流通阻力大的第六流道可以降低冷媒的排出时的冲击力。当冷冻油沿第七开口至第三通道回油时,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时,冷冻油会优先沿流通阻力小的第五流道回油,加上此时冷媒对冷冻油回流的阻力相应降低,进而可以增加冷冻油的回油率,如此可以降低泵体零件的磨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定子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压缩机;100、安装壳体;110、第二凸起;112、第七开口;200、定子;210、第一开口;220、第二开口;230、第一通道;232、第一流道;234、第二流道;2342、第一段;2344、第二段;23442、第三开口;300、转子;310、转子流通孔;400、挡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定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定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流通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呈曲折状,所述第一流道距所述第一开口的距离沿所述第二开口至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个所述第一流道和一个所述第二流道对应形成流道组,相邻两个所述流道组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为弯折型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流道组中的所述第二流道和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所述第二流道位于不同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连通,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四端处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弯折使所述第三开口的冷媒排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媒排出方向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良魏会军刘喜兴刘靖朱红伟曹贞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