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的反应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99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性使用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反应容器装置,用于在反应容器中的液态混合物中造成温度循环,每个反应容器具有第一圆锥形壁部和在一端形成反应容器的开口的第二圆柱形壁部,第一壁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壁部的厚度,并且反应容器的开口适于容纳一个密封盖,用于当密封盖放在反应容器加开口上时,气密式地盖住容器。为了易于处理和接近反应容器中的液体,反应容器装置是环形的,并且每个反应容器的密封盖可以被移液管针刺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反应容器装置,用于在反应容器中的液态混合物中造成温度循环,每个反应容器具有第一圆锥形壁部和在一端形成反应容器的开口的第二圆柱形壁部,第一壁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壁部的厚度,并且反应容器的开口适可容纳一个密封盖,用于当密封盖放在反应容器的开口上时,气密式地盖住容器。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前述的那种反应容器装置,最好包括一个用来造成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热循环器”。热循环器是一种自动执行温度循环的装置。前述的那种反应容器在欧洲专利A236069中得到说明。在该已知的装置中,反应容器设置在一个矩阵中,这样,对于所有的反应容器来说,很难得到一个均匀的温度。此外,由于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之后需要分别地用手打开容器,以从容器中取出产品,因此对反应容器的操纵是相当复杂的。这样,在欧洲专利A-0236069A2中所说明的反应容器就不适于用在现代的自动分析装置上,在这种装置上,对反应容器以及从反应容器中抽出液体的相应的移液管的操纵应充分地自动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始时提到的那种反应容器装置,从而达到前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问题通过开始时提到的那种反应容器装置得到解决,其中,这种装置是环形的,并且每个反应容器可以被移液管针刺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装置的主要优点是,一方面,它可以在全部装置内部提供一种非常均匀的温度分布,从而在任何时候,在所有容器内的温度都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它可使容器的内容以完全是自动的方式被移液管抽出,从而适用于现代的自动分析装置。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装置23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插入热循环器的独立零件92至95的分解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的独立零件92至95的装配图,以及处于打开状态的这样形成的装置23的容器;图3示出图1中的独立零件92至95的装配图,以及处于关闭状态的最后得到的装置23的容器;图4是通过图2中的反应容器21所做的剖视图,盖87是打开的;图5是通过图2中的反应容器21所做的剖视图,盖87是关闭的;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的一个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示出从分析装置上拆下、并包括热循环器18和19的热循一半器部件2,热循环器18打开,反应容器环23从所示部件2上拆下;图8是沿图7的剖截线Ⅷ-Ⅷ所做的剖视图,热循环器18关闭;图9是图8中的热循环器18的透视图,附有提出装置53;图10是通过关闭装置的热循环器所做的、比图8尺寸更大的剖视图;图11是通过图9所示的处于打开状态的热循环器所做的剖视图;图12是一个用于调节和监测热循环器的运行参数的主从控制系统图;图13是示出贮存在主处理器中的温度曲线以及单位加热器和样品的最后温度的时间-温度图,以及图14是包括热循环器部件2的分析装置的全部透视图。图1至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反应容器装置23的一个实施例,用于插入一个热循环器。图4和图5示出装置23中的一个反应容器的剖面。如图1至图5所示,反应容器21具有圆锥形的下部82和圆筒形的上部81。为了改善热传导,装有热处理用的样品的容器21的圆锥形下部82的壁厚比上圆筒部81薄。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容器21的下圆锥部82准确地装进在热循环器18的单元加热器33内相应形成的凹陷27内,从而,单元加热器33内的凹陷27的圆锥形内壁同反应容器21的下部82的圆锥形外壁85完全接触,这就保证最佳的热传导。反应容器21有一个开口86,该开口可被盖87密封。盖87可被针管刺穿,以抽去物质样品。为降低成本以及易于装拆反应容器21,在一个单位中包括很多容器,例如12个,最好是按环形配置,从而形成一圈反应容器,盖87通过一个薄膜连接件91不可拆卸地固定在反应容器上。特别有利的是,反应容器的装置23分为两个零件。一个零件92包括反应容器21,这些容器以相等的角度隔开,并在开口端法兰状的较大直径部分93通过薄板条94连接成环形。板条94为V形,从而环92是柔性的,这有利于与其它零件95接合。零件92最好由聚丙烯(PP)制成。装置23的其它零件95包括设置在一个环内并通过板条96连接的环97,环的内径与反应容器21的圆筒部81的外径一致,环的中心与反应容器21的纵轴98一致。板条96呈V形,以获得径向弹性。径向向外伸出的薄膜连接条91在环97上和盖87的每一端上整体地形成。零件95最好也由聚丙烯(PP)制成。两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沿直径方向相反的伸出部99和101整体地在其它零件95上形成,并且其偏置量为环97之间的间隔角的一半。一个伸出部99有一个水平面102,例如,在反应容器21的样品上的数据可通过条码记录在其上面。另一个呈垂直突耳形式的伸出部101与图7所示的热循器18中的例如一个光栅的探测器26相配合。通过这种方式,反应容器装置23以确定的方式自动地插入热循环器2。为使操作者看得更清楚,可以在试管盖板上示出样品号。如图2所示,当装置23的两个零件92和95装在一起时,在第一零件92内的容器21的法兰93紧靠另一零件95的环97的上表面104。由于在圆筒部81和环97之间的紧密配合,反应容器装置23以相对来说固定的方式预安装,并可充以合适的试样。然后,如图3所示,将盖87折过来,再以密封方式将其圆筒形突起105塞入反应容器21上的开口86内。设置在前述结构23中的板条94、96使结构23具有柔性,从而反应容器21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单位加热器33的凹陷27,这在装置23为刚性的情况下,即使同单位加热器或装置23的尺寸只有很小的误差,也很难做到。两个零件的装置23可节省大量的材料,而且当有利的时候,即最合适的时候,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塑料),这在一次性产品(反应容器在使用之后扔掉)的情况下是重要的。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装置103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是由包括一个反应容器21的装置的第一环形部分112和包括一个密封盖87的第二环形部分115构成。在环形部分112内的反应容器21的装置基本上具有和图1所示的装置92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反应容器21的装置不形成一个整环。在环形部分115内的密封盖87内的装置基本上具有和图1所示的图95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反应容器21的装置不形成一个整环。两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沿直径方向相反的突起109和111在零件115上整体地形成,并在环97之间,以一半的间隔角偏置。一个突起109有一个水平面113,在其上面,可以将反应容器21的样品数据记录在例如条码上。另一个呈垂直凸耳形式的伸出部111与图7所示的热循环器18中的例如一个光栅的探测器26相配合。通过这种装置,反应容器装置103以确定的方式插入热循环器18。下面是有关热循环器的说明,这是一个用于在至少一个反应容器21中自动实行温度循环的装置,反应容器21由一个盖所封闭,并包含预定体积的液态反应混合物。下面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循环器的说明,该热循环最好适于做为一个自动分析装置的部件,用于造成聚合酶链式反应。该分析装置是为例如实行免疫测定而设计的。图7示出一个在图14的分析装置1上拆下的热循环器零件2。热循环器零件2包括例如两个同样的热循环器18、19以及一个备用站22。下面对热循环器18的说明也适用于热循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反应容器装置,用于在反应容器中的液态混合物中造成温度循环,每个反应容器具有第一圆锥形壁部和在一端形成反应容器的开口的第二圆柱形壁部,第一壁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壁部的厚度,并且反应容器的开口适于容纳一个密封盖,用于当密封盖放在反应容器的开口之上时,气密式地盖住容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容器装置是环形的,并且每个反应容器的盖可以被移液管的针剌刺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法斯宾德E亚皮钦诺
申请(专利权)人: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