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1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涉及的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具有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在所述的混凝土槽内浇筑有上小下大的棱台;所述棱台的四周与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以释放水化温升产生膨胀变形的预留V型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释放了槽内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化温度侧压力,避免了混凝土槽的胀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
技术介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水化效应,导致温度升高,后期在环境影响下、或者在内部的管冷影响下逐渐降温。采用先浇筑混凝土槽后浇筑槽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时,槽内混凝土浇筑后,升温膨胀,混凝土槽受到水化温度侧压力的影响,容易产生鼓出开裂的现象。常规技术为避免侧压力,一般不浇筑混凝土槽,而是采用分层的浇筑方法,对于有特殊施工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混凝土浇筑结构具有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在所述的混凝土槽内浇筑有上小下大的棱台;所述棱台的四周与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以释放水化温升产生膨胀变形的预留V型槽口。所述棱台的可为上下浇筑分层浇筑的多个;上下设置的多个棱台与所述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多层预留V型槽口。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内浇筑棱台,使棱台与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预留V型槽口,释放了水化温升产生的膨胀变形,在棱台降温期间,再浇筑填充V型槽口,不会对混凝土槽产生侧压力,避免了混凝土槽的侧壁产生开裂现象的发生;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槽内模板体系设置简单,避免浇筑的安全风险;2、混凝土V型预留缝后浇,释放了水化温度产生的侧压力,避免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面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槽,2、棱台,3、预留V型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混凝土浇筑结构具有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1;在所述的混凝土槽1内浇筑有上小下大的棱台2;所述棱台2的四周与混凝土槽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以释放水化温升产生膨胀变形的预留V型槽口3。所述棱台2的可为上下浇筑分层浇筑的多个;上下设置的多个棱台2与所述混凝土槽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多层预留V型槽口3。先浇筑混凝土槽1,在混凝土槽1达到强度并冷却后,在混凝土槽1内浇筑混凝土棱台2,混凝土棱台2与混凝土槽1之间预留混凝土V型预留缝3。在混凝土棱台2水化温度降温期间,浇筑混凝土预留V型槽口3。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结构具有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在所述的混凝土槽内浇筑有上小下大的棱台;所述棱台的四周与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以释放水化温升产生膨胀变形的预留V型槽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水化温度侧压力的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结构具有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槽;在所述的混凝土槽内浇筑有上小下大的棱台;所述棱台的四周与混凝土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以释放水化温升产生膨胀变形的预留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肯杨伟付清胜刘光辉宗飞超唐通刘宇王斌曾鸿汪泱宋宗利宋立卫臧晓萍胡加录高志佳徐兵兵周志球周冬冬高学杨李生武刘晓荣毋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六七七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