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79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包括强健连接层、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所述强健连接层设置在梁体与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的交界处,梁体内部设置预埋螺栓套筒,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中设置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底部设有套筒底板,套筒底板与梁体固定钢筋绑扎,预埋螺栓套筒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绑扎;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中设有后安装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所述的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采用单幅分两次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埋螺栓套筒底部底板与梁体固定钢筋连接、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预埋螺栓套筒的精确定位,保证马蹄筋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强劲桥面铺装
本技术涉及桥面铺装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向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山区快速延伸,桥梁占路线总长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着交通量和气候恶劣程度不断提高,桥梁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桥面铺装面临严峻考验。现有高等级公路桥梁桥面铺装一般是采用带钢筋网片的水泥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的下面层,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的上面层。但该种传统桥面铺装的钢筋网片易“沉底”,质量难以控制,受施工和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作用,导致其短期内即出现裂缝、局部坑槽等病害,更有甚者,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浇筑与养护技术落后,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就出现大量裂缝,这些病害给行车舒适性、结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这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包括强健连接层、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所述强健连接层设置在梁体与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的交界处,梁体内部设置预埋螺栓套筒,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中设置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底部设有套筒底板,套筒底板与梁体固定钢筋绑扎,预埋螺栓套筒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绑扎;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中设有后安装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所述的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采用单幅分两次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为高弹高粘沥青和等粒径碎石同步洒布层;所述的沥青面层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层。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由两两对称分布的L型钢筋拼接组成,两两对称分布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在顶部拐角处设置挤压型套筒。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直径与预埋螺栓套筒内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上、下、左、右等间距布置,间距为0.3m-0.8m。作为优选:桥面两侧设有防撞栏,顶部的沥青面层设有排水坡度,坡面较低的防撞栏侧设有桥面铺装集水槽。作为优选:所述后安装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在安装前,预埋螺栓套筒顶部设有防护螺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复合强劲桥面铺装由强健连接层、高抗裂混凝土整平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组成,强健连接层解决了传统桥面铺装病害较多、使用年限较短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桥面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预埋螺栓套筒底部底板与梁体固定钢筋连接、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预埋螺栓套筒的精确定位,保证马蹄筋安装质量。(3)本技术的强健连接层位于梁体与整平层的交界面,采用梁体顶面设置马蹄形锚固钢筋和界面激活技术,在梁体内预埋螺栓套筒,马蹄形锚固钢筋采用后安装工艺,马蹄形锚固钢筋安装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强劲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平面布置图;图3是强健连接层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节点详图(图1中A节点);图4是复合强劲桥面铺装预埋螺栓套筒示意图(未安装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图5是复合强劲桥面铺装预埋螺栓套筒平面布置图(未安装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图6是T梁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布置图;图7是小箱梁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布置图。附图标记说明:1-梁体;2-梁体上层钢筋;3-梁体固定钢筋;4-强健连接层;5-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6-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7-沥青面层;8-预埋螺栓套筒;9-套筒底板;10-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1-挤压型套筒;12-防护螺帽;13-T梁;14-防撞栏;15-桥面铺装集水槽;16-预埋筋;17-墩柱;18-基础;19-地表;20-土层;21-湿接缝;22-小箱梁;23-横隔板湿接缝;24-排水坡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结合附图1,复合强劲桥面铺装依次包括强健连接层4、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沥青面层7;所述的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采用单幅分两次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为高弹高粘沥青和等粒径碎石同步洒布层;所述的沥青面层7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层。结合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强健连接层4设置在梁体1与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的交界处,梁体1内部设置预埋螺栓套筒8,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中设置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底部设有套筒底板9,与梁体固定钢筋3绑扎,预埋螺栓套筒8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2绑扎;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中设有后安装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直径与预埋螺栓套筒8内径相同。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为两两对称分布的L型钢筋拼接在一起,两两对称分布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在顶部拐角处设置挤压型套筒11。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上、下、左、右等间距布置,间距为0.3m-0.8m。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后安装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在安装前,预埋螺栓套筒8顶部设有防护螺帽12。结合附图6、附图7所示,所述复合强劲桥面铺装两侧设有防撞栏14,顶部的沥青面层7设有排水坡度24,坡面较低的防撞栏14侧设有桥面铺装集水槽15。实施例2结合附图1-6所示,T梁13复合强劲桥面铺装两侧设有防撞栏14,T梁13底部依次设置墩柱17和基础18,基础18设置在土层20中,相邻的T梁13连接处设有湿接缝21,湿接缝21左右两侧的T梁13在湿接缝21处设有预埋筋16;T梁13顶部依次设有强健连接层4、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沥青面层7;强健连接层4和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中间隔均匀设置预埋螺栓套筒8和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顶部的沥青面层7设有排水坡度24,坡面较低的防撞栏14侧设有桥面铺装集水槽15。实施例3结合附图1-5、附图7所示,小箱梁22复合强劲桥面铺装两侧设有防撞栏14,相邻的小箱梁22连接处设有湿接缝21和横隔板湿接缝23,湿接缝21左右两侧的小箱梁22在湿接缝21处设有预埋筋16;小箱梁22顶部依次设有强健连接层4、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沥青面层7;强健连接层4和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中间隔均匀设置预埋螺栓套筒8和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顶部的沥青面层7设有排水坡度24,坡面较低的防撞栏14侧设有桥面铺装集水槽15。所述复合强劲桥面铺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梁体1中进行预埋螺栓套筒8施工,预埋螺栓套筒8底部的套筒底板9与梁体固定钢筋3绑扎,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强健连接层(4)、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和沥青面层(7);所述强健连接层(4)设置在梁体(1)与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的交界处,梁体(1)内部设置预埋螺栓套筒(8),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中设置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底部设有套筒底板(9),套筒底板(9)与梁体固定钢筋(3)绑扎,预埋螺栓套筒(8)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2)绑扎;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中设有后安装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的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采用单幅分两次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为高弹高粘沥青和等粒径碎石同步洒布层;所述的沥青面层(7)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强健连接层(4)、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和沥青面层(7);所述强健连接层(4)设置在梁体(1)与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的交界处,梁体(1)内部设置预埋螺栓套筒(8),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中设置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底部设有套筒底板(9),套筒底板(9)与梁体固定钢筋(3)绑扎,预埋螺栓套筒(8)顶部与梁体上层钢筋(2)绑扎;所述的预埋螺栓套筒(8)中设有后安装的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所述的高抗裂混凝土找平层(5)采用单幅分两次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6)为高弹高粘沥青和等粒径碎石同步洒布层;所述的沥青面层(7)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强劲桥面铺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马蹄形锚固钢筋(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庆华龚霞袁国彬张伟樊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