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14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下而上铺设于基面的基面胶粘处理结构、防水结构和硅胶颗粒层。所述基面胶粘处理结构包括界面剂,所述界面剂采用硅烷偶联剂、树脂、稀释剂加工而成。所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界面剂上表面的防水胶和铺设于所述防水胶上的耐磨防水布。所述防水胶采用胶粘剂为胶体进行背部涂刷并粘接在基面上的界面剂上,所述防水胶的铺设厚度为1mm‑5mm。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凝土表面渗水现象,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结构
,尤其是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及高层建筑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原来的公路和桥梁的施工多采用沥青和SBS防水卷材等铺设,随着雨雪天气的到来,道路表面的雨水无法排泄,有的顺着沥青的缝隙流入了路面或者桥体表面内部,随着雨水或者雪水的进入,冬天时雪水就会随着气温的降低发生冻胀的现象,随着雪水的热胀冷缩,会使桥面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破坏路面结构,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为了谋求更高的质量标准和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路基、桥面高层建筑材料以及路面结构方面的改进成了新的研发方向,如何提高路面多层组合的耐久性以及如何提高路面的抗水害能力成了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凝土表面渗水现象,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包括:由下而上铺设于基面的基面胶粘处理结构、防水结构和硅胶颗粒层。进一步地,所述基面胶粘处理结构包括界面剂,所述界面剂采用硅烷偶联剂、树脂、稀释剂加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界面剂上表面的防水胶和铺设于所述防水胶上的耐磨防水布。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胶采用胶粘剂为胶体进行背部涂刷并粘接在基面上的界面剂上,所述防水胶的铺设厚度为1mm-5mm。进一步地,所述硅胶颗粒层由混合粘性胶组成,所述混合粘性胶的厚度为2cm-5cm。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前要对基面进行清扫,凿除基面上表面的混凝土浮浆,清除基面的表面油污和垃圾,将基面的凸凹不平处,进行修复/剔除平整;S2:然后进行基准点的测量,再进行施工放线;S3:喷涂至少一次界面剂;S4:在界面剂表面涂刷层防水胶,喷涂防水胶厚度为1mm-5mm;S5:在防水胶表面铺一层耐磨防水布;S6:在耐磨防水布上面铺一层厚度为2-5cm的混合粘性胶的硅胶颗粒。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界面剂喷涂两层,喷涂基面上的界面剂第一层时,要在界面剂的粘合剂中掺加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稀释,喷涂第二遍粘合剂,要等待第一遍粘合剂实际干燥后才能喷涂。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防水胶采用胶粘剂为胶体进行背部涂刷并粘接在基面上的界面剂上。进一步地,在所述S4和S5中,把防水胶提前涂刷在防水布上,然后在粘接在已喷有界面剂的基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防水性能好,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凝土表面渗水现象,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具体体现在:(1)采用基面胶粘处理结构提高防水结构和基面的粘合力,可以使防水结构紧密的粘合到基面;(2)采用防水结构主要是为了防水渗漏到基面底部混凝土地面,对基面主体结构造成破坏;(3)采用包括设置于界面剂上表面的防水胶和铺设于防水胶上的耐磨防水布的防水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初级防水作用,再者就是提高防水胶的抗剪强度,为后续工作做准备;(4)采用硅胶颗粒层可以提高基面的摩擦力,同时硅胶颗粒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5)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节省人力,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结构施工步骤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界面剂;2-防水胶;3-耐磨防水布;4-硅胶颗粒层;5-基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具体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主要包括由下而上铺设于基面5的基面胶粘处理结构、防水结构和硅胶颗粒层4,其中基面5是指由混凝土结构构成的路面、桥面等平面中的一种。所述基面胶粘处理结构包括界面剂1,所述界面剂1采用硅烷偶联剂、树脂、稀释剂加工而成,即界面剂1为中粘合剂,主要作用是提高防水结构中防水胶2和基面5的粘合力,可以使防水胶紧密的粘合到基面5。铺设于基面胶粘处理结构下方的是防水结构,所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界面剂1上表面的防水胶2和铺设于所述防水胶2上的耐磨防水布3,所述防水胶2采用胶粘剂为胶体进行背部涂刷并粘接在基面5上的界面剂1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其粘结性,胶粘剂可以进一步采用硅酮胶,所述防水胶2的铺设厚度为1mm-5mm。在防水胶2表面铺一层耐磨防水布3,可以提高防水胶层的抗剪强度。所述防水胶2喷涂不宜过厚,大概1mm-5mm即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水渗漏到底部基面5地面,对基面5主体结构造成破坏。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实施例中,采用防水胶2和耐磨防水布3为主要防水层,防水胶2为柔性物质,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力较小,同时耐磨防水布3粘合到防水胶2表面,可以提高防水胶2的抗剪能力,二者配合可以有效的利用防水胶2的柔性特点,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界面剂1可以提高防水胶2和基面5的粘合力,避免出现防水胶2和基面5分层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硅胶颗粒层4由混合粘性胶组成,硅胶颗粒层4为硅胶颗粒,其目的是提高路面的摩擦力,能有效的提高基面5的耐磨和防滑的效果,所述混合粘性胶的厚度为2cm-5cm,硅胶颗粒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前要对基面5进行清扫,其中基面5是指由混凝土结构构成的路面、桥面等平面中的一种,凿除基面5上表面的混凝土浮浆,清除基面5的表面油污和垃圾,将基面5的凸凹不平处,进行修复/剔除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铺设于基面的基面胶粘处理结构、防水结构和硅胶颗粒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铺设于基面的基面胶粘处理结构、防水结构和硅胶颗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胶粘处理结构包括界面剂,所述界面剂采用硅烷偶联剂、树脂、稀释剂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界面剂上表面的防水胶和铺设于所述防水胶上的耐磨防水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采用胶粘剂为胶体进行背部涂刷并粘接在基面上的界面剂上,所述防水胶的铺设厚度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颗粒层由混合粘性胶组成,所述混合粘性胶的厚度为2cm-5cm。


6.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表面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施工前要对基面进行清扫,凿除基面上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宁松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衡宝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