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43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及驱动装置。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和驱动装置均设于支架。第一料管围构第一通道且开设第一开口。第二料管围构第二通道,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料管的第二端衔接。当驱动装置被启动时,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电子组件从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进料口进入第二通道,并且进一步移动至出料口的下方。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自动化的方式输送电子组件,取代人力,提高输送速度,缩短输送时间,减少人力费用,避免人为疏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电阻器和电容器均为常见的电子组件,电阻器泛指所有用以产生电阻的电子或电机配件,电容器是将电能储存在电场中的被动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在完成制作以后,一般是人工手动将多颗电子组件一一放置在一电子组件储放区中。然而,人工输送速度相当慢,如果只有聘请一名工人的话,要花费极长的时间才能够将所有的电子组件输送到电子组件储放区的所述空位中,耗费过多的时间成本。为了缩短输送时间,业者通常会聘请多位工人一起将所有的电子组件放置在电子组件储放区中。但是,聘请多位工人会增加营运成本。此外,工人若没有将电子组件拿稳,使得电子组件掉落到工作台面或地面,使得电子组件的二引脚碰撞到工作台面或地面,会导致电子组件的二引脚弯折变形。又,工人若闪神没有将电子组件对准电子组件储放区,使得电子组件的二引脚碰撞到所述空位之间的一隔壁,会导致电子组件的二引脚弯折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以自动化的方式输送多个电子组件,取代人力,提高输送速度,缩短输送时间,减少聘请工人的费用,避免人为疏失所导致的电子组件的引脚变形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提供多个电子组件顺畅地移动,避免多个电子组件互相挤压而导致引脚变形,降低耗损率。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一支架、一第一料管、一第二料管以及一驱动装置。第一料管设置于支架上,围构一第一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通道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通道相通。第二料管设置于支架上,围构一第二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通道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出料口与进料口分别与第二通道相通,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使得进料口与第一开口相通,出料口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穿过。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架上,当驱动装置被启动时,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从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进料口进入第二通道,并且进一步移动至出料口的下方。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第二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第一料管的斜度等于第二料管的斜度。较佳地,第一料管的斜度与第二料管的斜度均为5~30度。较佳地,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垫块,设置于支架上,第一料管的底部抵靠于垫块的顶端,第一料管的底部接触垫块的顶端的部分界定为一接触点,接触点与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接触点与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一震动器,当震动器被启动时,震动器产生一震动力,使得支架、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发生震动,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分别藉由震动力同时配合其斜度而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往前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驱动装置为一吹气模块,吹气模块包含一气体来源、一导管及一气嘴,导管连接于气体来源,气嘴设置于导管的一自由端,并且穿过第一料管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中,当吹气模块被启动时,气体来源提供气体,导管将气体引导至气嘴,气嘴将气体吹向最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藉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缸,气压缸包含一缸体及一活塞杆,缸体设置于支架上,并且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缸体的一端,并且对准第一料管的第二端,当气压缸被启动时,缸体内部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活塞杆受到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而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当活塞杆向外伸出并且穿过第一料管的第二端进入第一通道时,活塞杆推动最靠近第一料管的第二端的电子组件,藉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支架包含一底座及二支架轨道,底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支架轨道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并且共同构成一长槽,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均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并且位于长槽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料管具有二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分别凸设于第一通道的二内侧面,并且从第一料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料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形成一第一缝隙,所述第一轨道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的一本体,第一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的二引脚穿过。其中,第二料管具有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凸设于第二通道的二内侧面并且从第二料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料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形成一第二缝隙,所述第二轨道用以支撑所述电子组件的本体,第二缝隙用以供所述电子组件的所述引脚穿过。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更包括一机械手臂,可移动于第二料管的第一端与一电子组件储放区之间,并且具有一吸头或一夹爪,吸头用以吸取各电子组件的一本体或夹爪用以夹取各电子组件的一本体。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以自动化的方式输送所述电子组件,取代人力,提高输送速度,缩短输送时间,减少人力费用,避免人为疏失所导致电子组件的引脚变形的问题。再者,本技术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藉由第一料管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料管的所述第二轨道提供所述电子组件顺畅地移动,避免所述电子组件互相挤压而导致引脚变形,降低电子组件的耗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后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端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料管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料管的填料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械手臂移动电子组件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输送电子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架11:底座12:支架轨道121:长槽122:固定板123:挡板13:阻挡部20:第一料管21:第一通道22:第一开口23:第一轨道24:第一缝隙25:接触点30:第二料管31:第二通道32:出料口33:进料口34:第二开口35:第二轨道36:第二缝隙40: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支架;/n一第一料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围构一第一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通道相通;/n一第二料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围构一第二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该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该出料口与该进料口分别与该第二通道相通,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与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使得该进料口与该第一开口相通,该出料口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穿过;以及/n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支架上,当该驱动装置被启动时,该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从该第一通道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进料口进入该第二通道,并且进一步移动至该出料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
一第一料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围构一第一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开设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通道相通;
一第二料管,设置于该支架上,围构一第二通道,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通道用以容纳复数电子组件,该第二料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开设一出料口,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开设一进料口,该出料口与该进料口分别与该第二通道相通,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的端部与该第二料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衔接,使得该进料口与该第一开口相通,该出料口用以供至少一电子组件穿过;以及
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支架上,当该驱动装置被启动时,该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电子组件从该第一通道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进料口进入该第二通道,并且进一步移动至该出料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该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该第二料管从其第一端往其第二端的方向相对该支架向上翘起而具有一斜度,该第一料管的斜度等于该第二料管的斜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料管的斜度与该第二料管的斜度均为5~30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垫块,设置于该支架上,该第一料管的底部抵靠于该垫块的顶端,该第一料管的底部接触该垫块的顶端的部分界定为一接触点,该接触点与该第一料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接触点与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为一震动器,当该震动器被启动时,该震动器产生一震动力,使得该支架、该第一料管和该第二料管发生震动,该第一料管和该第二料管分别藉由该震动力同时配合其斜度而利用重力驱动所述电子组件往前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组件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料管的第二端为开放端,该驱动装置为一吹气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泽黄胜宏林裕涵陈栋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林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