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12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主要有秸秆解捆碎化、风选原料除尘、原料输入汽蒸、固态热磨纤维、固液分离干化、纤维余热利用、纤维立仓库存及电气控制操作等设备与设施,且与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连接组合而构成,并可进行任意而灵活的组合、组成、集约、集成、设置及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及装备,既便于秸秆资源化,也方便植物纤维化,尤其可再进一步打通秸秆固废与生物资源间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资源化、农业农村生态、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及植物制备纤维等领域,具体是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技术背景秸秆资源化利用,既事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又可成为代谢性的主要再生资源。然而,秸秆资源化利用所遇到的劲瓶:一是秸秆固有的低密度、广域性、劳动大及收储运难等自身问题;二是农村环境与农田条件的非工业性局限问题。尤其是,若将大量农作物秸秆集中于工业园区利用,则尘土多、环节多及成本高而难以发展;若将大量农作物秸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则因存在缺乏工业园区所拥有的配套设施和现有秸秆工业致污等严重问题,将会给脆弱的农村及农田生态环境再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生产与技术的不足而加快秸秆资源化,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其特征:一是构想了以农村及农田的电网、水源、道路、农作物秸秆及其它植物秸杆为基础与要素,并以秸秆碎化、风选除尘、原料汽蒸、热磨纤维及脱液干化为基本内容与主要环,且无生产性排放污废的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之因地制宜机理与清洁技术;二是构建了以压差、热能、承压受温及全程密闭为基本过程与主要装备,且可进行撬装式、移动式及二者兼容的生产方式,并可配套于及设置在农村及农田,从而形成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的高效便捷机制与装备系统。其构造:主要有秸秆解捆碎化、风选原料除尘、原料输入汽蒸、固态热磨纤维、固液分离干化、纤维余热利用、纤维立仓库存及电气控制操作等设备与设施,且与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连接组合而构成,并可进行任意而灵活的组合、组成、集约、集成、设置及布置。进一步,所述的秸秆解捆碎化箱体,主要由秸秆的整捆输入、解捆收绳、撕裂输送及搓丝碎化及风道风源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风选原料除尘箱体,主要由碎化料气混合物的颗粒除尘、料气分离、原料收集、气带含尘、粉末除尘、空气排放及风道风源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原料输入汽蒸箱体,主要由原料的常态化输入高温高压容器、原料蒸煮容器、卸料及压差式输送和供热或热源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原固态热磨纤维箱体,主要由蒸煮物料的单级或多级热态磨解、固汽分离及蒸汽回用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和任意形态构成。进一步,所述的固液分离干化箱体,主要由将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及脱水干化与水液回用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纤维余热利用箱体,主要由进行纤维余热利用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纤维立仓库存箱体,主要由承担纤维生产性周转的库存容器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进一步,所述的电气控制操作箱体,主要为上述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及其设备设施以及生产与生活,提动力、控制与操作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电气设备和机械设施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及装备,既便于秸秆资源化,也方便植物纤维化,尤其可再进一步打通秸秆固废与生物资源间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主要由秸秆解捆碎化箱体1、风选原料除尘箱体2、原料输入汽蒸箱体3、固态热磨纤维箱体4、固液分离干化箱体5、纤维余热利用箱体6、纤维立仓库存箱体7及电气控制操作箱体8等构成;其实施方式:借农村及农田道路,可将上述箱体及其设备设施,设置和分布于农村及农田,并连接农网电源与接通农田水源后,将农作物秸秆经秸秆解捆碎化箱体1碎化,然后由风选原料除尘箱体2制为原料,原料经原料输入汽蒸箱体3与固态热磨纤维箱体4而纤维化及蒸汽回收利用,再经固液分离干化箱体5而水液回收利用,再再经纤维余热利用箱体6而余热回收利用,最终将纤维输入纤维立仓库存箱体7成为商品;同时,电气控制操作箱体8为以上生产及生活提动力与控制;至此,利用农业资源而完成秸秆就地转化纤维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其特征:一是构想了以农村及农田的电网、水源、道路、农作物秸秆及其它植物秸杆为基础与要素,并以秸秆碎化、风选除尘、原料汽蒸、热磨纤维及脱液干化为基本内容与主要环,且无生产性排放污废的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之因地制宜机理与清洁技术;二是构建了以压差、热能、承压受温及全程密闭为基本过程与主要装备,且可进行撬装式、移动式及二者兼容的生产方式,并可配套于及设置在农村及农田,从而形成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的高效便捷机制与装备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秸秆就近就地纤维化技术与装备,其特征:一是构想了以农村及农田的电网、水源、道路、农作物秸秆及其它植物秸杆为基础与要素,并以秸秆碎化、风选除尘、原料汽蒸、热磨纤维及脱液干化为基本内容与主要环,且无生产性排放污废的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之因地制宜机理与清洁技术;二是构建了以压差、热能、承压受温及全程密闭为基本过程与主要装备,且可进行撬装式、移动式及二者兼容的生产方式,并可配套于及设置在农村及农田,从而形成植物秸杆及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转化纤维的高效便捷机制与装备系统。


2.其构造:主要有秸秆解捆碎化、风选原料除尘、原料输入汽蒸、固态热磨纤维、固液分离干化、纤维余热利用、纤维立仓库存及电气控制操作等设备与设施,且与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连接组合而构成,并可进行任意而灵活的组合、组成、集约、集成、设置及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解捆碎化箱体,主要由秸秆的整捆输入、解捆收绳、撕裂输送及搓丝碎化及风道风源及其承载箱体或钢构桁架等机械与设备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选原料除尘箱体,主要由碎化料气混合物的颗粒除尘、料气分离、原料收集、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志汪春焕柯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泽清源植物秸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