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71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针对输送挤压、压缩给料、碎化磨解、传质传热及固液分离类机电设备,提供了热力学构造、节能环保及安全高效的双螺旋热力机械技术方案;主要由动力电机、减速机、前固定轴承座、进料装置、双螺旋叶片轴、腔体容器机身、出料装置、后活动轴承座、数控装置及机架底座依序构成;尤其是双螺旋叶片轴的设置于腔体容器机身的密封密闭或耐热承压类容器内而其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固定轴承座内与后活动轴承座内,以满足受热膨胀时的自由伸长移动而避免常规两端固定的弯拱形磨损及破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应对与克服了常规双螺旋机械的转速高、磨损大、检修繁琐、气体污染及粉尘危险等迫切难题。气体污染及粉尘危险等迫切难题。气体污染及粉尘危险等迫切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螺旋机电设备的节能、环保、安全及生产效率等领域,具体是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双螺旋机械及机组,相比单螺旋机械及机组,具有螺旋叶片与轴径较小、长度较短及重量轻的优点,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及生产活动,并且单机功率也由个位数千瓩发展到了四位数千瓩。
[0003]与此同时,双螺旋机械及机组所存在的转速高、磨损大、检修频繁、气体散发及粉尘爆炸等难题,也暴露无遗甚至成为致命缺点。
[0004]目前的双螺旋机械及机组,其一主要为通用机械结构与常规力学体系;其二主要由动力电机、减速机、前固定轴承座、进料装置、双螺旋叶片轴、腔体机身、出料装置、后固定轴承座及底座等依序构成。
[0005]其主要缺陷之一:是由前固定轴承座、双螺旋叶片轴及后固定轴承座组成的转动力学体系,采取较典型的两端固定支撑下的中间转动体通用结构而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当双螺旋叶片轴做功或者高负荷做功时,即发生双螺旋叶片轴受热膨胀而伸长,然而受到前固定轴承座与后固定轴承座的固定限制,则必然导致双螺旋叶片轴弯拱变形而加大螺旋叶片之间以及螺旋叶片与腔体的磨损甚至损坏。
[0006]其主要缺陷之二:是将前固定轴承座、双螺旋叶片轴动力输入端、进料装置及腔体机身进料口等四者设置为一侧,以及将双螺旋叶片轴负荷端、后固定轴承座、腔体机身出料口及出料装置等四者设置为另一侧,均不合理;这样,既使动力与负荷分别两端而造成整轴长度传输扭矩则易疲劳断裂,又因传输扭矩使进料口处的轴径增大而影响及降低进料容量。
[0007]其主要缺陷之三:是进料装置、腔体机身及出料装置构成的容器未采用密封性结构;所以,当双螺旋叶片轴做功时,所产生的蒸汽、气体及粉尘,从机身腔体与螺旋叶片间隙处肆意散发,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存在粉尘爆炸危险。
[0008]因此,如何解决与克服现行双螺旋机械以上严重问题,而较大地提高其节能环保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其特征在于针对输送挤压、压缩给料、碎化磨解、传质传热及固液分离类机电设备,提供了热力学构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及维护便捷的新型双螺旋机械技术方案。
[0010]所述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主要由动力电机、减速机、前固定轴承座、进料装置、双螺旋叶片轴、腔体容器机身、出料装置、后活动轴承座、数控装置及机架底座依序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的两根动力输出轴通过两个联轴器分别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两个
动力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中部设置于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密封密闭或耐热承压类腔内而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固定轴承座内与所述后活动轴承座内,这既可预防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及粉尘等散发又满足受热膨胀时的轴伸长移动而避免常规两端固定的弯拱形磨损及破坏;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进料口连接并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动力端及挤压区均设在所述前固定轴承座侧,这样将动力与负荷相对集中而缩短扭矩传导轴距以防疲劳断裂;所述腔体容器机身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装置出料口连接并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非动力端及输料区均设在所述后活动轴承座侧,这样可利用轴径变小而增大进料容量及提高压缩比值;所述数控装置为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并通过电缆或光纤与上述构成中的监测仪器相互连接;上述构成均可固定于所述机架底座上。
[0011]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机,其特征在于可采用标准化电机、变频器及电气构成而提供电能、输出动力和调节转速。
[0012]进一步,所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既可提供动力及转速又可输出转动方向相同的两根轴。
[0013]进一步,所述前固定轴承座,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轴承、油脂油系及壳体构成;所述壳体通过径向槽键与所述机架底座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双螺旋叶片轴,其特征在于由叶片相互咬合及转动方向相同的两根螺旋叶片轴组成;所述两根螺旋叶片轴均由内置钢轴和轴上固定的联轴器、任意圆形螺旋叶片、任意圆形其它器具、中间轴套、螺帽及之间密封垫片圈构成;所述密封垫片圈可采用膨胀系数大于上述钢制部件的其它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制作,以便充分利用螺旋叶片做功时所产生的受热膨胀而增强挤压密封使得所述内置钢轴及其键槽和轴上固定物内圈及键槽免受加工介质侵蚀;另外,所述两根螺旋叶片轴的动力端可设置为两段轴并通过联轴器同心连接且置于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内,当所述腔体容器机身两半开启时,所述两根螺旋叶片轴中任何一者均可通过解除上述联轴器连接及所述后活动轴承座内的末端而便捷且快速地拆除、检修、更换及其它作业。
[0015]进一步,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其特征在于为出料腔、双螺旋腔及进料腔三部分并由两半构件合体组成且内置所述双螺旋轴及联轴器的密闭性腔体或耐热承压类容器,上述容器的两半构件合体并设有接合面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且通过机座与所述机架底座固定及活动连接;所述出料腔设有出料口、排气口、排粉尘口及穿过轴的密封机构;所述进料腔设有进料口、排水液口及穿过轴的密封机构;所述双螺旋腔的内壁可设置有任意圆形耐磨体、任意圆形筛网体、其它圆形器具体,以及内壁及外表可设有进出液口、进出气口、检修口及监测口;另外,所述排气口及排粉尘口排放的气体、蒸汽及粉尘可通过设置专业设施及设备而收集、利用或排放。
[0016]进一步,所述后活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末端轴承体油脂油系及壳体构成;所述壳体通过轴向槽键与所述机架底座滑动连接以满足所述双螺旋叶片轴受热膨胀时自由伸长移动;所述两个末端轴承体分别与所述双螺旋轴的两根螺旋叶片轴非动力末端装配连接并一起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0017]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螺旋输送及挤压机械构成且与所述腔体容器机身进料口对接而向其进料腔内输送及压缩给料。
[0018]进一步,所述出料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螺旋输送机械构成并可根据实际
需要而设置为耐热承压类输送及挤压机械,并与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出料口对接而完成其出料腔内物料、气体及粉尘的输出。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应用热力机械构造、节能环保能效及安全高效机理转型升级螺旋机电设备,而有效应对与克服常规双螺旋机械的转速高、磨损大、检修频繁、气体污染及粉尘危险等迫切难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双螺旋机组示意图。具体实施
[0021]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如图1所示:主要由动力电机1、减速机2、前固定轴承座3、进料装置4、双螺旋叶片轴5、腔体容器机身6、出料装置7、后活动轴承座8、机架底座9及数控装置10等构成。
[0022]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具体实施方式是:电能通过动力电机1 驱动减速机2运转,并将所产生的动力及转速通过其两输出轴及前固定轴承座3 前联轴器,而拖动双螺旋叶片轴5的两根双螺旋叶片轴在前固定轴承座3、腔体容器机身6及后活动轴承座8三者中旋转工作;同时,进料装置4将加工介质输入腔体容器机身6的进料口及进料腔,加工介质经双螺旋叶片轴5与腔体容器机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其特征在于针对输送挤压、压缩给料、碎化磨解、传质传热及固液分离类机电设备,提供了热力学构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及维护便捷的新型双螺旋机械技术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环保型双螺旋机组,主要由动力电机、减速机、前固定轴承座、进料装置、双螺旋叶片轴、腔体容器机身、出料装置、后活动轴承座、数控装置及机架底座依序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两根动力输出轴通过两个联轴器分别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两个动力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中部设置于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密封密闭或耐热承压类腔内而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固定轴承座内与所述后活动轴承座内;所述腔体容器机身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进料口连接并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动力端及挤压区均设在所述前固定轴承座侧;所述腔体容器机身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装置出料口连接并与所述双螺旋叶片轴的非动力端及输料区均设在所述后活动轴承座侧;所述数控装置为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并通过电缆或光纤与上述构成中的监测仪器相互连接;上述构成均可固定于所述机架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力电机,其特征在于可采用标准化电机、变频器及电气构成而提供电能、输出动力和调节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既可提供动力及转速又可输出转动方向相同的两根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前固定轴承座,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轴承、油脂油系及壳体构成;所述壳体通过径向槽键与所述机架底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螺旋叶片轴,其特征在于由叶片相互咬合及转动方向相同的两根螺旋叶片轴组成;所述两根螺旋叶片轴均由内置钢轴和轴上固定的联轴器、任意圆形螺旋叶片、任意圆形其它器具、中间轴套、螺帽及之间密封垫片圈构成;所述密封垫片圈可采用膨胀系数大于上述钢制部件的其它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志汪春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泽清源植物秸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