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该质子交换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其需要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高电子传导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产品主要是Dupont公司的全氟磺酸膜,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子传导率,但是其工作温度较低(一般低于100℃)、价格高限制了它们的工业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质子交换膜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近几年,研究的较为广泛的是磺化聚酰亚胺膜,其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气体渗透性低、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但是当其磺化度低时,质子电导率低;磺化度达到一定值后,虽然提高了质子电导率,但是其机械强度下降。因此,需要有必要通过化学结构和制备方法的改进,使其在一定磺化度的情况下,既能保持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又能维持较好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互穿网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二酐和磺化二胺单体及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1中,室温搅拌使其形成稳定的反应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加热到75-95℃反应3-8小时后,升温至180-220℃反应5-24h,得到磺化聚酰亚胺溶液;/n其中,催化剂可选苯甲酸、氨基苯甲酸或三乙胺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1可选间甲酚、对氯苯酚或苯酚的一种或几种;/n二酐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二酐和磺化二胺单体及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1中,室温搅拌使其形成稳定的反应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加热到75-95℃反应3-8小时后,升温至180-220℃反应5-24h,得到磺化聚酰亚胺溶液;
其中,催化剂可选苯甲酸、氨基苯甲酸或三乙胺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1可选间甲酚、对氯苯酚或苯酚的一种或几种;
二酐为:
磺化二胺选自下列任一一种:
(2)将沉淀剂A加入到步骤(1)所制备的磺化聚酰亚胺溶液中,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得到磺化聚酰亚胺;其中,所述沉淀剂A可选甲醇、乙醇或丙酮的一种或几种;
(3)将二氯亚砜缓慢滴加到肉桂酸中,室温反应12-24h后,升温至50-60℃,减压蒸馏得到肉桂酰氯;
(4)将步骤(3)所制备的肉桂酰氯,加入到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吡啶溶液中,冷水浴下搅拌反应24-36h,随后加入去离子水沉析,减压抽滤得N-肉桂酰氧甲基丙烯酰胺粗产品,然后用碳酸钠溶液、蒸馏水多次洗涤后,干燥,用乙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多次,干燥后得纯净N-肉桂酰氧甲基丙烯酰胺。
(5)将步骤(4)所制备N-肉桂酰氧甲基丙烯酰胺,加入到三氯化碳溶液中,避光升温至50-70℃,缓慢滴加含过氧化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刘慧,楼晨曦,李梓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