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包括:钢管A、钢管B、扳手体、若干根筋板和加长钢管C;所述扳手体的上部焊接有钢管B,所述钢管B与钢管A呈“T”字形结构焊接连接;所述扳手体的下部焊接有若干根筋板;所述加长钢管C与钢管A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阀门更换的工作量,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阀门更换装置后更换人员由4人减为2人,时间由60min下降至5min,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容器破空时间,减少了更换人员的受照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某燃料生产系统的专用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容器本身阀故障的情况,阀门本身作为容器最为重要的配件,一旦出现故障,容器将无法正常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容器内工作物质得不到转移和有效控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及时更换容器本身阀门。目前容器阀门的更换工具仅采用普通活动扳手,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容器本身阀靠近容器外沿,且本身阀门的两旁有用于固定阀门保护罩的挡板,操作空间受限,使得现有标准扳手无法与阀门螺帽实现90°咬合,当扳手与螺帽进行45°咬合时,(同样的力只能产生原力矩的倍,)易造成阀门四棱对边,每次拆卸时只能搬动到45°角,又从新调整扳手位置,一个故障阀门需拆8~10丝扣,需调整扳手位置64~80次,且标准扳手、普通活动扳手或管钳的力臂较短,阀门更换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需要3~4人结合进行操作,平均耗时60~80min,更换效率低,工作量大。2)阀门材质为铜,若采用管钳强行将故障阀门拆除,极易损坏容器本身阀,且更换成功率较低,甚至有可能造成容器内工作物质泄漏,形成极大安全隐患。3)重复更换阀门会延长更换操作时间,使得较多空气进入容器,影响产品质量,增加操作人员接受辐射剂量。因此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需要是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适用于专用容器本身阀门的更换,可减少阀门更换的工作量,降低更换过程中频繁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操作人员接受辐射剂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专用容器上线阀门无法打开或更换阀门时,需大量的劳动强度大并且耗时长,还存在安全风险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包括:钢管A1、钢管B2、扳手体3、若干根筋板4和加长钢管C5;所述扳手体3的上部焊接有钢管B2,所述钢管B2与钢管A1呈“T”字形结构焊接连接;所述扳手体3的下部焊接有若干根筋板4;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或嵌套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钢管A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表面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钢管A1长度L为165mm,钢管A1内径尺寸d=38mm;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径尺寸与钢管A1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连接嵌套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径尺寸与钢管A1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扳手体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扳手体3的内部尺寸与专用容器阀门外形相配。所述筋板4数量为两根,所述筋板4用于避免扳手体3在受力时与阀门产生滑移,起到定位作用。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可减少阀门更换的工作量,使用本技术设计的阀门更换装置后更换人员由4人减为2人,时间由30min下降至5min,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容器破空时间,减少了更换人员的受照射时间。2)本技术设计的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优点还包括体积小、扭矩大,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针对力矩不均、操作空间受限、拆装过程容易损坏阀门与连接处丝牙的问题,经分析研究,并借鉴“T”型扳手设计思路,将工具与阀门螺帽的咬合角度,由原来的45°调整为0°后,这些问题得以解决;3)本技术针对原工具力臂尺寸较长不便于长途携带的问题,通过将力臂变短,同时将力臂方向材质设计为空心钢管,可通过借助外物延长力臂,从而减少用力,达到轻松更换阀门的效果;4)本技术装置充分结合1英寸阀门的外形尺寸,使阀门更换装置与1英寸阀门能够较好弥合,既保证专用工具的使用效果,又能起到保护阀门的作用。5)降低成本,节约运输维修费用及阀门损失维修费用未使用本技术设计的阀门更换装置前,阀门故障后容器需返厂处理,考虑到铁路运输费用:每次往返约19000元,每年节约的费用19000×6.5=123500(元)。未使用本技术设计的阀门更换装置前,更换阀门时对阀门损坏率达50%,考虑到更换下的故障阀门有50%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修复,因此改进前更换阀门将造成1/4的故障阀门报废,1英寸阀门单价约为2000元,因此每年减少阀门损失的经济效益为:6.5×1/4×2000=3250元。6)降低更换过程中频繁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更换时间短、不影响产品质量,显著减少操作人员接受辐射剂量。装有专料或产品的容器阀门若出现故障后,容器内工作物质得不到转移或有效控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本技术设计的阀门更换装置后,容器内工作物质供入工艺回路或作为产品出厂,彻底解决了该安全隐患;带料容器,特别是阀门出现有漏等故障时,若返厂处理,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泄漏风险,通过在本厂更换,避免了该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设计的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阀门更换时的操作示意图;其中:1-钢管A、2-钢管B、3-扳手体、4-筋板、5-加长钢管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钢管A1、钢管B2、扳手体3、若干根筋板4和加长钢管C5;所述扳手体3的上部焊接有钢管B2,所述钢管B2与钢管A1呈“T”字形结构焊接连接;所述扳手体3的下部焊接有若干根筋板4;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或嵌套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钢管A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表面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钢管A1长度L为165mm,钢管A1内径尺寸d=38mm;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径尺寸与钢管A1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连接嵌套连接,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径尺寸与钢管A1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扳手体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扳手体3的内部尺寸与专用容器阀门外形相配。所述筋板4数量为两根,所述筋板4用于避免扳手体3在受力时与阀门产生滑移,起到定位作用。实施例,如图2示,该专用工具由钢管A、钢管B、扳手体、筋板及加长钢管C焊接组成。钢管A、钢管B均采用Φ45×3.5无缝钢管制作,钢管A尺寸长L=165mm,内径尺寸d=38mm;钢管B尺寸长L=140mm;两者通过焊接形成手柄部分。扳手体为专用工具主体,通过机械加工,内腔尺寸与专用容器阀门外形相配,为加强扳手体强度,在扳手体开口下端同一侧面,焊接2根筋板,该筋板在加强扳手体3强度的同时,起到定位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容器阀门三面受限,避免扳手体在受力时与阀门产生滑移现象。加长钢管C采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A(1)、钢管B(2)、扳手体(3)、若干根筋板(4)和加长钢管C(5);所述扳手体(3)的上部焊接有钢管B(2),所述钢管B(2)与钢管A(1)呈“T”字形结构焊接连接;所述扳手体(3)的下部焊接有若干根筋板(4);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A(1)、钢管B(2)、扳手体(3)、若干根筋板(4)和加长钢管C(5);所述扳手体(3)的上部焊接有钢管B(2),所述钢管B(2)与钢管A(1)呈“T”字形结构焊接连接;所述扳手体(3)的下部焊接有若干根筋板(4);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或嵌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钢管C(5)与钢管A(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钢管A(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长钢管C(5)的外表面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杨建辉,潘唐,张铁军,毛梓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