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化内串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
技术介绍
石墨化内串炉属于最有优势的一种,与艾其逊炉相比具有单位小时升温快、热效率高、电耗低、送电时间短、电极质量均匀等等优点。石墨化内串炉在国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很大生产能力,其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日趋成熟。电单耗保持在送电时间石墨化内串炉运行一段时间后需断电更换第二台炉,目前更换台炉是通过人工拆卸电极与与电源的连接,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目前的石墨化内串炉电极不具有散热功能,高温会导致电极损坏,降低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包括两根滑轨,所述两根滑轨均为工字形,所述两根滑轨呈平行设置,在两根滑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包括两根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滑轨(1)均为工字形,所述两根滑轨(1)呈平行设置,在两根滑轨(1)上方设有矩形状的支撑槽(4),所述支撑槽(4)两侧底面均与对应的滑轨(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槽(4)内两端均滑动设有矩形状的移动板(5),每块移动板(5)一侧面两端中部均设有弹簧(8),每块移动板(5)一侧均设有矩形状的导电铜板(6),每根弹簧(8)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导电铜板(6)连接,每块导电铜板(6)一侧面均设有冷水管(9),所述支撑槽(4)内顶面中部固接有矩形状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两侧面均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包括两根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滑轨(1)均为工字形,所述两根滑轨(1)呈平行设置,在两根滑轨(1)上方设有矩形状的支撑槽(4),所述支撑槽(4)两侧底面均与对应的滑轨(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槽(4)内两端均滑动设有矩形状的移动板(5),每块移动板(5)一侧面两端中部均设有弹簧(8),每块移动板(5)一侧均设有矩形状的导电铜板(6),每根弹簧(8)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导电铜板(6)连接,每块导电铜板(6)一侧面均设有冷水管(9),所述支撑槽(4)内顶面中部固接有矩形状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两侧面均设有电动推杆(14),每根电动推杆(14)活动端均与对应的移动板(5)一侧面固接,所述所述支撑槽(5)内一侧设有矩形状的冷水箱(12),所述冷水箱(12)两侧对应的支撑槽(5)内均设有水泵(10),每台水泵(10)的进水口均位于冷水箱(12)内,每个冷水管(9)的进水口均与对应水泵(10)的出水口连接,每根冷水管(9)的出水口均位于冷水箱(12)内,在两根滑轨(1)之间一端设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两侧面均与对应的滑轨(1)一侧面固接,所述底板(16)上设有平移电机(22),所述平移电机(22)与支撑槽(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PLC控制的石墨化内串炉智能导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4)底面两侧均固接有C形的连接滑槽(2),每根滑轨(1)上端均滑动位于对应的连接滑槽(2)内,每个连接滑槽(2)两侧底面均分布有固定轴承,每个固定轴承内壁均固接有圆柱形的转动杆,每根转动杆下端均固接有滚轮(3),每个滚轮(3)均与对应滑轨(1)一侧面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宗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联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