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32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排冷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辊轧机,辊轧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上表面远离辊轧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计厚器,安装台的上表面远离右计厚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计厚器,安装台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二的支撑腿,安装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动传送器,安装台的下表面靠近自动传送器的位置电性连接有电机,右计厚器包括有上固定块,下固定块,上螺旋伞齿轮,上传动轴,下夹板,下传动轴,下螺旋伞齿轮,驱动齿轮,主壳体,主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主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有利于智能化检测铜排的厚度,误差小,精准性高,效率快。效率快。效率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排冷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排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在电气设备,尤其是配电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铜排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优良的抗腐蚀性、电镀性,以及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等,因此用它制作的各种输变电、电器装备等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铜排冷轧机一般用于切割铜排的厚度,使其达到可供电气设备使用的标准厚度。
[0003]现有铜排冷轧机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一,传统铜排冷轧机出料厚度不可调,而且不具备自动检测出料厚度的功能,一般需要人工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精度容易出现误差,其二,传统铜排冷轧机不具备自动运输功能,需要人工将铜排送入冷轧机器,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所述辊轧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远离辊轧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计厚器,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远离右计厚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计厚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二的支撑腿,所述安装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动传送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靠近自动传送器的位置电性连接有电机,所述右计厚器包括有上固定块,下固定块,上螺旋伞齿轮,上传动轴,下夹板,下传动轴,下螺旋伞齿轮,驱动齿轮,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所述主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驱动齿轮的顶部外沿与上螺旋伞齿轮啮合,所述上螺旋伞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上夹板,所述驱动齿轮的底部外沿与下螺旋伞齿轮啮合,所述下螺旋伞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传动轴,所述下传动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下夹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传送器包括有放置板,传送带,固定轴,驱动轴,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开设有条形凹槽,其凹槽内腔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腔两端活动连接有数量为二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右计厚器和左计厚器的一侧分别设有高精度的刻度条。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外侧均设有螺纹条,所述下夹板底部开设有一号孔洞,其孔洞内壁设有螺纹槽,且该螺纹槽与下传动轴相适配,所述上夹板顶部开设有二号孔洞,其孔洞内壁设有螺纹槽,且该螺纹槽与上传动轴相适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右计厚器和左计厚器内部结构相同,且位于对立面的夹缝大小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右计厚器左计厚器自动传送器均为电性连接,且给它们运作提供动能。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有右计厚器和左计厚器,将需要冷轧的铜排放置在一面的夹缝中,通过电机给与动能使驱动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上螺旋伞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下螺旋伞齿轮顺时针旋转,通过上螺旋伞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上传动轴逆时针旋转,通过上夹板内部的螺旋纹,当上传动轴逆时针旋转时使上夹板向下运动,通过下螺旋伞齿轮顺时针旋转使下传动轴顺时针旋转,通过下夹板内部设有的螺旋槽,当下传动轴顺时针旋转时使下夹板会向上运动,上夹板向下运动,下夹板向上运动,可以加紧铜排,从主壳体侧面的刻度条可以观察得出铜排的厚度,有利于智能化检测铜排的厚度,误差小,精准性高,效率快。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自动传送器,自动传送器包括有放置板,传送带,固定轴,驱动轴,通过电机给动能使驱动轴旋转,通过驱动轴旋转带动固定轴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旋转,将铜排放在传送带上表面,通过传送带旋转讲铜排推送入辊轧机进行冷轧工作,有利于使改设备实现自动化流水线运转,当铜排完成厚度检测会被自动送入辊轧机中冷轧,减少人工劳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右计厚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自动传送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辊轧机;2、右计厚器;3、左计厚器;4、安装台;5、自动传送器;6、支撑腿;7、电机;21、上固定块;22、下固定块;23、上螺旋伞齿轮;24、上传动轴;25、下夹板;26、下传动轴;27、下螺旋伞齿轮;28、驱动齿轮;29、主壳体;30、上夹板;51、放置板;52、传送带;53、固定轴;54、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辊轧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4,安装台4的上表面远离辊轧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计厚器2,安装台4的上表面远离右计厚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计厚器3,安装台4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二的支撑腿6,安装台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动传送器5,安装台4的下表面靠近自动传送器5的位置电性连接有电机7,右计厚器2包括有上固定块21,下固定块22,上螺旋伞
齿轮23,上传动轴24,下夹板25,下传动轴26,下螺旋伞齿轮27,驱动齿轮28,主壳体29,主壳体2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28,主壳体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21,主壳体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22,驱动齿轮28的顶部外沿与上螺旋伞齿轮23啮合,上螺旋伞齿轮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传动轴24,上传动轴2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上夹板30,驱动齿轮28的底部外沿与下螺旋伞齿轮27啮合,下螺旋伞齿轮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传动轴26,下传动轴2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下夹板25,有利于智能化检测铜排的厚度,误差小,精准性高,效率快。
[0021]参照图4,自动传送器5包括有放置板51,传送带52,固定轴53,驱动轴54,放置板51的两端开设有条形凹槽,其凹槽内腔活动连接有传送带52,传送带52的内腔两端活动连接有数量为二的固定轴53,固定轴53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轴54,有利于使改设备实现自动化流水线运转,当铜排完成厚度检测会被自动送入辊轧机1中冷轧,减少人工劳动。
[0022]参照图1,右计厚器2和左计厚器3的一侧分别设有高精度的刻度条,有利于通过右计厚器2和左计厚器3检测铜排的厚度。
[0023]参照图3,上传动轴24和下传动轴26外侧均设有螺纹条,下夹板25底部开设有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机铜排厚度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辊轧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4),所述安装台(4)的上表面远离辊轧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计厚器(2),所述安装台(4)的上表面远离右计厚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计厚器(3),所述安装台(4)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二的支撑腿(6),所述安装台(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动传送器(5),所述安装台(4)的下表面靠近自动传送器(5)的位置电性连接有电机(7),所述右计厚器(2)包括有上固定块(21),下固定块(22),上螺旋伞齿轮(23),上传动轴(24),下夹板(25),下传动轴(26),下螺旋伞齿轮(27),驱动齿轮(28),主壳体(29),所述主壳体(2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28),所述主壳体(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21),所述主壳体(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22),所述驱动齿轮(28)的顶部外沿与上螺旋伞齿轮(23)啮合,所述上螺旋伞齿轮(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传动轴(24),所述上传动轴(2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上夹板(30),所述驱动齿轮(28)的底部外沿与下螺旋伞齿轮(27)啮合,所述下螺旋伞齿轮(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传动轴(26),所述下传动轴(2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下夹板(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宝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联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