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33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包括外壳、把手、环形手柄、增速机构及套头,外壳包括圆筒和端环,端环为圆环形平板,与圆筒的前端固定相连成一体结构。增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伸至端环的外侧,与所述套头可拆卸固定相连。环形手柄套设在圆筒的外部,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手柄与圆筒固定相连。所述把手位于增速机构的后侧,且通过连接杆与增速机构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传动比高,尤其是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
技术介绍
煤矿在进行设备检修时,会经常拆卸大量的螺母,拆卸螺母和拧紧螺母的过程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费时费力。目前,螺母的拆装方式主要依靠扳手,在螺杆的长度较长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转动螺母,在拧紧时需要对扳手施加较大的力矩才能够拧紧螺母。螺母相对于螺杆转动一周,同时扳手也需要绕螺杆转动一周,费时费力,劳动量较大,拆装效率极低,尤其在狭小的空间,操作更加不便。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解决扳手拆装螺母费时费力,劳动量较大,拆装效率极低,尤其在狭小的空间,操作更加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包括外壳、把手、环形手柄、增速机构及套头,外壳包括圆筒和端环,端环为圆环形平板,与圆筒的前端固定相连成一体结构。增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伸至端环的外侧,与所述套头可拆卸固定相连。环形手柄套设在圆筒的外部,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手柄与圆筒固定相连。所述把手位于增速机构的后侧,且通过连接杆与增速机构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为等截面的直筒,环形手柄为圆环结构,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环形手柄与圆筒的外壁之间,通过呈环形均匀布置的多个连接柱固定相连成一体。进一步地,增速机构包括外齿环、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及行星架,外齿环与圆筒的内壁固定相连,中心齿轮位于外齿环内侧,其轴线与外齿环的轴线重合。行星齿轮有四个,呈环形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和外齿环之间,所述外齿环通过行星齿轮驱动中心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位于外齿环的后侧,行星架通过第一轴承与圆筒的内壁转动相连。行星架的前侧具有与行星齿轮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轴的后端与行星架固定相连,各行星齿轮与对应的行星齿轮轴转动配合。中心齿轮内设有中心齿轮轴,中心齿轮轴与中心齿轮键连接,中心齿轮轴的后端与行星架转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的前侧固定有轴承座,中心齿轮轴的后端伸至轴承座内,通过第二轴承与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中心齿轮轴的前端伸至端环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连接套,中心齿轮轴通过连接套与所述套头可拆卸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的后端与中心齿轮轴的前端为一体结构,连接套的前端开设有方孔,其侧壁上配置有定位螺栓。套头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方孔相匹配的方导柱,所述方导柱的外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套头的前端开设有内六角孔。进一步地,连接杆的前端与行星架的中心固定相连,其后端与把手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传动比高,尤其是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检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专利技术本A-A视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包括外壳1、把手2、环形手柄3、增速机构及套头4,外壳1包括圆筒11和端环12,端环12为圆环形平板,与圆筒11的前端固定相连成一体结构。增速机构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其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伸至端环12的外侧,与所述套头4可拆卸固定相连。增速机构包括外齿环51、中心齿轮52、行星齿轮53及行星架54,外齿环51与圆筒11的内壁固定相连,中心齿轮52位于外齿环51内侧,其轴线与外齿环51的轴线重合。行星齿轮53有四个,呈环形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52和外齿环51之间,所述外齿环51通过行星齿轮53驱动中心齿轮52转动。所述行星架54位于外齿环51的后侧,行星架54通过第一轴承55与圆筒11的内壁转动相连。行星架54的前侧具有与行星齿轮53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行星齿轮轴531,行星齿轮轴531的后端与行星架54固定相连,各行星齿轮53与对应的行星齿轮轴531转动配合。中心齿轮52内设有中心齿轮轴521,中心齿轮轴521与中心齿轮52键连接,中心齿轮轴521的后端与行星架54转动相连。所述行星架54的前侧固定有轴承座541,中心齿轮轴521的后端伸至轴承座541内,通过第二轴承与轴承座541转动配合。所述中心齿轮轴521的前端穿过端环12的中心孔并伸至其外部,中心齿轮轴52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522,中心齿轮轴521通过连接套522与所述套头4可拆卸固定相连。环形手柄3套设在圆筒11的外部,环形手柄3的轴线与圆筒11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手柄3与圆筒11固定相连。所述圆筒11为等截面的直筒,环形手柄3为圆环结构,环形手柄3的轴线与圆筒11的轴线重合。环形手柄3与圆筒11的外壁之间,通过呈环形均匀布置的三个连接柱31固定相连成一体。所述把手2位于增速机构的后侧,且通过连接杆21与增速机构固定相连。具体地,连接杆21的前端与行星架54的中心固定相连,其后端与把手2固定相连。所述连接套522的后端与中心齿轮轴的前端为一体结构,连接套522的前端开设有方孔,其侧壁上配置有定位螺栓。套头4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方孔相匹配的方导柱41,所述方导柱41的外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套头4的前端开设有内六角孔42。使用过程中,将六角螺母放入套头4的内六角孔42内,一只手握住把手2,另一只手转动环形手柄3,所述环形手柄3带动外齿环51转动,行星架54保持不动,外齿环51通过行星齿轮53驱动中心齿轮52转动,所述中心齿轮轴521随中心齿轮52同步转动,并通过连接套522驱动套头4高速转动,传动比高,省时省力,尤其是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操作,螺母拆装效率高。本专利技术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包括外壳、把手、环形手柄、增速机构及套头,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圆筒和端环,端环为圆环形平板,与圆筒的前端固定相连成一体结构;/n增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伸至端环的外侧,与所述套头可拆卸固定相连;/n环形手柄套设在圆筒的外部,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手柄与圆筒固定相连;/n所述把手位于增速机构的后侧,且通过连接杆与增速机构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包括外壳、把手、环形手柄、增速机构及套头,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圆筒和端环,端环为圆环形平板,与圆筒的前端固定相连成一体结构;
增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其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伸至端环的外侧,与所述套头可拆卸固定相连;
环形手柄套设在圆筒的外部,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手柄与圆筒固定相连;
所述把手位于增速机构的后侧,且通过连接杆与增速机构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为等截面的直筒,环形手柄为圆环结构,环形手柄的轴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
环形手柄与圆筒的外壁之间,通过呈环形均匀布置的多个连接柱固定相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快速拆装器,其特征在于,增速机构包括外齿环、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及行星架,外齿环与圆筒的内壁固定相连,中心齿轮位于外齿环内侧,其轴线与外齿环的轴线重合;
行星齿轮有四个,呈环形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和外齿环之间,所述外齿环通过行星齿轮驱动中心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禄任振华刘贺王夫用孟彬田中斌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