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3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前支撑,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可以包括:上部后梁,其安装于车辆的前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到位于车辆前部的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中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上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到延伸到车辆前部的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以及下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中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到安装于车辆下方的前副车架的前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前支撑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能够通过安装于车辆的前部的车辆前车身结构中的三个后梁吸收外部冲击。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前车身结构位于车辆的前部并且在车辆的前方方向上碰撞时首先承受碰撞负载,以减轻冲击。因此,车辆前车身结构实现形成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功能以及保护乘客免受前方碰撞的功能。由于前方碰撞而施加到车辆前部的冲击通过车身的前部后梁传递到前纵梁。前纵梁被屈曲以吸收一定量的冲击,然后剩余的冲击通过前纵梁传递到车身。同时,下一代车辆(例如,电动车辆)趋向于扩展车辆的内部空间,使得发动机室的空间被设计为相对小于传统车辆。结果,由于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吸收冲击量的前纵梁的长度变短,因此,大量的冲击传递到车身并且内部空间被挤压,这导致乘客受伤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即使当发动机室变得更小时,也需要配置用于充分吸收冲击量的新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前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n上部后梁,其安装于车辆前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安装于车辆的前部的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n中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上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延伸到车辆前部的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以及/n下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中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安装于车辆下方的前副车架的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0 KR 10-2019-00418041.一种车辆的前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
上部后梁,其安装于车辆前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安装于车辆的前部的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
中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上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延伸到车辆前部的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以及
下部后梁,其安装于所述中部后梁下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安装于车辆下方的前副车架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分别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一对第一支撑部形成于所述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并且所述上部后梁的左后端部和右后端部连接至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每一个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每一个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一对侧表面,所述一对侧表面将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中空封闭截面结构;
多个波纹竖直地形成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侧表面并且在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具有比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后表面部的截面区域更宽的截面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板件,其联接至所述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的后表面部联接至所述板件的预定区域;
所述板件通过螺栓连接来联接至所述一对挡泥板的前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分别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一对第二支撑部形成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并且所述中部后梁的左后端部和右后端部连接至所述一对第二支撑部的每一个前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第二支撑部的每一个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一对侧表面,所述一对侧表面将所述一对第二支撑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中空封闭截面结构;
多个波纹竖直地形成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撑部的侧表面并且在所述一对第二支撑部的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支撑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徒会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