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脱料板、止档板、夹板、上垫板、上模座、盖板、外导柱、第一引导针、外导套、第一固定螺丝、第一销钉、垫圈、第二固定螺丝、垫片、第三固定螺丝、压缩弹簧、内导柱、第二销针、第四固定螺丝、内导套、第三销钉、第一止付螺丝、第一线弹簧、导料销、第二止付螺丝、第二线弹簧、导料针、引导孔、第二引导针,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中间通过下垫板与下模板连接,所述下模板一端通过第四螺丝与下模座连接,且第四螺丝外侧套接有第三销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连续模具
,具体为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铝材产品材料厚度为1.5mm,外形尺寸76.2mm*38mm*19.7mm,经过分析此款产品的生产工艺要用冲压工艺,考虑到此款产品两处折弯,正面又有三个圆孔,侧面还有两个沙拉孔,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将有复合冲孔落料、打沙拉孔、折弯成型一、折弯成型二四个冲压,那么对应此四个工序就要开四套模具,而且还要用四台大小不一的冲床来生产,这样的话模具成本与人工成本太高,从而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用多台冲床生产,产品精度也难以保证,因此,设计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脱料板、止档板、夹板、上垫板、上模座、盖板、外导柱、第一引导针、外导套、第一固定螺丝、第一销钉、垫圈、第二固定螺丝、垫片、第三固定螺丝、压缩弹簧、内导柱、第二销针、第四固定螺丝、内导套、第四螺丝、第三销钉、第一止付螺丝、第一线弹簧、导料销、第二止付螺丝、第二线弹簧、导料针、引导孔、第二引导针,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中间通过下垫板与下模板连接,所述下模板一端通过第四螺丝与下模座连接,且第四螺丝外侧套接有第三销钉,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柱,所述外导柱上方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中间通过上垫板与夹板连接,所述上模座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夹板连接,且第一固定螺丝外侧套接有第一销钉,所述上模座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套,且外导柱的顶部一端位于外导套内,所述上模座的顶部中间通过第四螺丝安装有盖板,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止付螺丝,所述第一止付螺丝的顶部通过第一线弹簧与导料销连接,且导料销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和下模板与空气连通,所述下模座的内部另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止付螺丝,所述第二止付螺丝的顶部通过第二线弹簧与导料针连接,且导料针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伸入到下模板内,所述下模板上均匀安装有第二引导针,所述下模板两端均对称安装有内导柱,所述内导柱顶部一端套接有内导套,且内导套顶部一端穿过夹板和上垫板与上模座连接,所述内导柱中间套接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顶部安装有止档板,所述止档板通过第四固定螺丝与脱料板连接,且第四固定螺丝外侧套接有第二销针,所述脱料板、止档板和夹板上均匀开设有引导孔,所述脱料板上均匀安装有第一引导针,所述上垫板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螺丝,所述第三固定螺丝底部一端穿过夹板和止档板与脱料板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螺丝顶部位于上模座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且第三固定螺丝上位于夹板顶部位置处套接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外导柱的顶部一端外侧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位于外导柱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脱料板一端对称开设有销孔,所述导料销顶部与销孔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夹板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上垫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螺丝与夹板连接处套接有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模座和上模座构成模具主体,在下模板上依次进行打第一沙拉孔、打第一沙拉孔、冲定位孔、切外型、冲沙拉孔、冲第一圆孔、切上边、冲浮升销孔、冲第二圆孔、第一折弯、第二折弯、切下边和断边处理,把冲圆孔、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与切边多个工序放入到一套连续模中,这样用一套连续模具就能完成全部工序,冲床也只占用一台,不仅降低了模具成本,而且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产品精度也能得到保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座;2、下垫板;3、下模板;4、脱料板;5、止档板;6、夹板;7、上垫板;8、上模座;9、盖板;10、外导柱;11、第一引导针;12、外导套;13、第一固定螺丝;14、第一销钉;15、垫圈;16、第二固定螺丝;17、垫片;18、第三固定螺丝;19、压缩弹簧;20、内导柱;21、第二销针;22、第四固定螺丝;23、内导套;24、第四螺丝;25、第三销钉;26、第一止付螺丝;27、第一线弹簧;28、导料销;29、第二止付螺丝;30、第二线弹簧;31、导料针;32、引导孔;33、第二引导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垫板2、下模板3、脱料板4、止档板5、夹板6、上垫板7、上模座8、盖板9、外导柱10、第一引导针11、外导套12、第一固定螺丝13、第一销钉14、垫圈15、第二固定螺丝16、垫片17、第三固定螺丝18、压缩弹簧19、内导柱20、第二销针21、第四固定螺丝22、内导套23、第四螺丝24、第三销钉25、第一止付螺丝26、第一线弹簧27、导料销28、第二止付螺丝29、第二线弹簧30、导料针31、引导孔32、第二引导针33,下模座1的顶部中间通过下垫板2与下模板3连接,下模板3一端通过第四螺丝24与下模座1连接,且第四螺丝24外侧套接有第三销钉25,下模座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柱10,外导柱10上方设置有上模座8,上模座8的底部中间通过上垫板7与夹板6连接,上模座8通过第一固定螺丝13与夹板6连接,且第一固定螺丝13外侧套接有第一销钉14,上模座8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套12,且外导柱10的顶部一端位于外导套12内,外导柱10的顶部一端外侧套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底部位于外导柱10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起到缓冲效果;上模座8的顶部中间通过第四螺丝24安装有盖板9,下模座1的内部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止付螺丝26,第一止付螺丝26的顶部通过第一线弹簧27与导料销28连接,且导料销28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2和下模板3与空气连通,脱料板4一端对称开设有销孔,导料销28顶部与销孔相配合,便于工作;下模座1的内部另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止付螺丝29,第二止付螺丝29的项部通过第二线弹簧30与导料针31连接,且导料针31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2伸入到下模板3内,下模板3上均匀安装有第二引导针33,下模板3两端均对称安装有内导柱20,内导柱20顶部一端套接有内导套23,且内导套23顶部一端穿过夹板6和上垫板7与上模座8连接,内导柱20中间套接有脱料板4,脱料板4顶部安装有止档板5,止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垫板(2)、下模板(3)、脱料板(4)、止档板(5)、夹板(6)、上垫板(7)、上模座(8)、盖板(9)、外导柱(10)、第一引导针(11)、外导套(12)、第一固定螺丝(13)、第一销钉(14)、垫圈(15)、第二固定螺丝(16)、垫片(17)、第三固定螺丝(18)、压缩弹簧(19)、内导柱(20)、第二销针(21)、第四固定螺丝(22)、内导套(23)、第四螺丝(24)、第三销钉(25)、第一止付螺丝(26)、第一线弹簧(27)、导料销(28)、第二止付螺丝(29)、第二线弹簧(30)、导料针(31)、引导孔(32)、第二引导针(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中间通过下垫板(2)与下模板(3)连接,所述下模板(3)一端通过第四螺丝(24)与下模座(1)连接,且第四螺丝(24)外侧套接有第三销钉(25),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柱(10),所述外导柱(10)上方设置有上模座(8),所述上模座(8)的底部中间通过上垫板(7)与夹板(6)连接,所述上模座(8)通过第一固定螺丝(13)与夹板(6)连接,且第一固定螺丝(13)外侧套接有第一销钉(14),所述上模座(8)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套(12),且外导柱(10)的顶部一端位于外导套(12)内,所述上模座(8)的顶部中间通过第四螺丝(24)安装有盖板(9),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止付螺丝(26),所述第一止付螺丝(26)的顶部通过第一线弹簧(27)与导料销(28)连接,且导料销(28)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2)和下模板(3)与空气连通,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另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止付螺丝(29),所述第二止付螺丝(29)的顶部通过第二线弹簧(30)与导料针(31)连接,且导料针(31)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2)伸入到下模板(3)内,所述下模板(3)上均匀安装有第二引导针(33),所述下模板(3)两端均对称安装有内导柱(20),所述内导柱(20)顶部一端套接有内导套(23),且内导套(23)顶部一端穿过夹板(6)和上垫板(7)与上模座(8)连接,所述内导柱(20)中间套接有脱料板(4),所述脱料板(4)顶部安装有止档板(5),所述止档板(5)通过第四固定螺丝(22)与脱料板(4)连接,且第四固定螺丝(22)外侧套接有第二销针(21),所述脱料板(4)、止档板(5)和夹板(6)上均匀开设有引导孔(32),所述脱料板(4)上均匀安装有第一引导针(11),所述上垫板(7)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螺丝(18),所述第三固定螺丝(18)底部一端穿过夹板(6)和止档板(5)与脱料板(4)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螺丝(18)顶部位于上模座(8)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19),且第三固定螺丝(18)上位于夹板(6)顶部位置处套接有垫片(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冲圆孔与打沙拉孔及多次折弯成型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垫板(2)、下模板(3)、脱料板(4)、止档板(5)、夹板(6)、上垫板(7)、上模座(8)、盖板(9)、外导柱(10)、第一引导针(11)、外导套(12)、第一固定螺丝(13)、第一销钉(14)、垫圈(15)、第二固定螺丝(16)、垫片(17)、第三固定螺丝(18)、压缩弹簧(19)、内导柱(20)、第二销针(21)、第四固定螺丝(22)、内导套(23)、第四螺丝(24)、第三销钉(25)、第一止付螺丝(26)、第一线弹簧(27)、导料销(28)、第二止付螺丝(29)、第二线弹簧(30)、导料针(31)、引导孔(32)、第二引导针(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中间通过下垫板(2)与下模板(3)连接,所述下模板(3)一端通过第四螺丝(24)与下模座(1)连接,且第四螺丝(24)外侧套接有第三销钉(25),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柱(10),所述外导柱(10)上方设置有上模座(8),所述上模座(8)的底部中间通过上垫板(7)与夹板(6)连接,所述上模座(8)通过第一固定螺丝(13)与夹板(6)连接,且第一固定螺丝(13)外侧套接有第一销钉(14),所述上模座(8)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外导套(12),且外导柱(10)的顶部一端位于外导套(12)内,所述上模座(8)的顶部中间通过第四螺丝(24)安装有盖板(9),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止付螺丝(26),所述第一止付螺丝(26)的顶部通过第一线弹簧(27)与导料销(28)连接,且导料销(28)顶部一端穿过下垫板(2)和下模板(3)与空气连通,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另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止付螺丝(29),所述第二止付螺丝(29)的顶部通过第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黎明,张礼胜,蒋金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隆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