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包括机架、破碎筒、翻料板组件和两个导料板。破碎筒倾斜布置于机架并可相对于机架转动,于破碎筒内枢转设有间距设置的构造有多个第一破碎块的第一转轴和构造有多个第二破碎块的第二转轴,两种碎块交错布置,在两个转轴的转动下,破碎块与另一转轴的外周面之间可构成对原料的挤碎。翻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多个翻料板,各翻料板沿破碎筒的内壁周向均匀布置,并沿破碎筒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两个导料板呈对称固设于破碎筒上,并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通过破碎筒的转动,带动翻料板将物料多次送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破碎,获得更好的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
技术介绍
在水泥的生产中,由于其原料多为硬质块状,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处理。现有设备中,单次破碎的破碎效果并不理想,而具有多组破碎机构的设备往往又会占用较大空间,同时物料不经筛选,已达到破碎效果和未达到破碎效果的物料全部经过破碎机构,浪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以可提高水泥原料破碎效果,并可节约设备的占用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包括机架;破碎筒,所述破碎筒倾斜布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于所述破碎筒内枢转设有间距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构造有多个第一破碎块,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构造有多个第二破碎块,所述第一破碎块和所述第二破碎块交错布置,并可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下,所述第一破碎块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之间,及所述第二破碎块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之间可构成对水泥原料的挤碎;翻料板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破碎筒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翻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多个翻料板,各所述翻料板沿所述破碎筒的内壁周向均匀布置;两个导料板,呈对称布置的固设于所述破碎筒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上方,以构成对所述翻料板组件翻动的水泥原料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中间位置的导向。。进一步的,所述破碎筒包括固连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及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及所述第二端盖的、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的筒体,于所述筒体上设有从动齿圈,对应于所述从动齿圈,于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从动齿圈转动的主动齿轮。进一步的,于所述破碎筒上固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及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破碎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进一步的,于所述破碎筒上设有可拆卸的、并可视的透明的观察窗。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翻料板组件之间于所述破碎筒的轴线方向具有重叠的搭接段,以构成对所述水泥原料由上一组的所述翻料板组件输送至下一组翻料板组件的承接。进一步的,于所述导料板上构造有多个镂空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通过破碎筒相对机架的转动,带动翻料板组件将物料多次送入转轴与破碎块之间进行破碎,可获得更佳的破碎效果,同时导料板的存在可使得物料更好的送入转轴与破碎块之间。(2)破碎筒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固定于机架上,筒体可相对于端盖转动,可以更好的限定破碎筒的空间位置。同时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也可以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供较好的固设位置。(3)固设在破碎筒上的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电机可以更好的为转轴提供动力,可得到更好的破碎效果。(4)破碎筒中心轴线与水平线呈5°夹角,可使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向水平位置较低的一侧,也即是出料口所设置的一侧,从而可使得物料更容易排出。(5)破碎筒上设有可拆卸的透明观察窗。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可通过观察窗对破碎筒内部物料破碎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观察窗拆下后,破碎筒筒壁的缺口便是出料口。(6)相邻翻料板组件之间设置的搭接段,可使得物料从某块翻料板一侧滑落后可被相邻翻料板承接,从而可具有更好的翻料效果。(7)导料板上的镂空孔可使达到破碎效果的物料及时漏下,同时使得未达到破碎效果的物料再次进入破碎机构,从而可节约破碎时间。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翻料板于筒体内壁上的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进料口,12-翻料板,13-第一导料板,14-第二导料板,15-第一端盖,16-第二端盖,17-排料口,18-观察窗;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驱动电机;5-驱动转轴,51-主动齿轮;6-安装板;7-机架,71-支撑腿;8-第一转轴,81-第一破碎块;9-第二转轴,91第二破碎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包括机架,破碎筒,翻料板组件和两个导料板。本技术通过破碎筒相对机架的转动,带动翻料板组件将物料多次送入转轴与破碎快之间进行破碎,可获得更佳的破碎效果,导料板的存在也可使得物料更好的送入转轴与破碎块之间进行破碎,同时本技术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只用一组破碎机构可获得多次破碎效果,大大节约设备所占空间。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水泥原料从排料口18排出,破碎筒倾斜布置于机架7上,筒体1中心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并可相对于机架7转动,且于破碎筒水平位置较低端上设有可拆卸的、并可视的透明观察窗19。筒体1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使得筒内水泥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向第二端盖16方向,即排料口设置方向。然后,破碎筒包括通过支撑腿71焊接于机架7上的第一端盖15和第二端盖16,端盖上设有凹槽,筒体1上设有滚珠。端盖与筒体1连接时筒体1上的滚珠设于端盖上的凹槽内,使筒体1可相对于端盖转动。筒体1上设有从动齿圈。机架上固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的另一端枢转设置于焊接在机架7上的安装板6上。主动齿轮51焊接在驱动转轴5上,与筒体1上的从动齿圈咬合。端盖固设与支撑腿的方式不限于焊接,也可为其他连接方式。同理,主动齿轮51与驱动转轴5的固设方式也不限于焊接,也可为其他固设方式。第一端盖15上设有通孔,对应的第二端盖16上设有凹槽,两个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15的通孔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二端盖的凹槽内,以构成转轴和端盖的枢转连接。第一转轴8上构造有多个第一破碎块81,第二转轴9上构造有多个第二破碎块91,第一破碎块81和第二破碎块91交错布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7);/n破碎筒,所述破碎筒倾斜布置于所述机架(7)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7)转动,于所述破碎筒内枢转设有间距设置的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于所述第一转轴(8)上构造有多个第一破碎块(81),于所述第二转轴(9)上构造有多个第二破碎块(91),所述第一破碎块(81)和所述第二破碎块(91)交错布置,并可在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的转动下,所述第一破碎块(81)与所述第二转轴(9)的外周面之间,及所述第二破碎块(91)与所述第一转轴(8)的外周面之间可构成对水泥原料的挤碎;/n翻料板组件,设于所述破碎筒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破碎筒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翻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多个翻料板(12),各所述翻料板(12)沿所述破碎筒的内壁周向均匀布置;/n两个导料板,呈对称布置的固设于所述破碎筒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的上方,以构成对所述翻料板(12)组件翻动的水泥原料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中间位置的导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7);
破碎筒,所述破碎筒倾斜布置于所述机架(7)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架(7)转动,于所述破碎筒内枢转设有间距设置的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于所述第一转轴(8)上构造有多个第一破碎块(81),于所述第二转轴(9)上构造有多个第二破碎块(91),所述第一破碎块(81)和所述第二破碎块(91)交错布置,并可在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的转动下,所述第一破碎块(81)与所述第二转轴(9)的外周面之间,及所述第二破碎块(91)与所述第一转轴(8)的外周面之间可构成对水泥原料的挤碎;
翻料板组件,设于所述破碎筒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破碎筒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翻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多个翻料板(12),各所述翻料板(12)沿所述破碎筒的内壁周向均匀布置;
两个导料板,呈对称布置的固设于所述破碎筒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的上方,以构成对所述翻料板(12)组件翻动的水泥原料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中间位置的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配料搅拌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筒包括固连于所述机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市三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