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甲胎蛋白抗体。甲胎蛋白(Fetoprotein,α-FP)是60年代发现的,在大部分肝癌病人的血液中,可以发现甲胎蛋白。70年代我国就通过大规模的普查,发现甲胎蛋白可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以后又发现,根据甲胎蛋白与植物凝聚素(Lectin)的结合能力,可以将正常胎儿和其它肝病病人所产生的甲胎蛋白与肝癌病人所产生的甲胎蛋白区分,其中肝癌病人所产生的甲胎蛋白被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它能与多种植物凝聚素结合。而正常胎儿和其它肝病病人所产生的甲胎蛋白,不能与植物凝聚素相结合,因此,根据这种与植物凝聚素结合能力的差异,现用于肝癌的特异性诊断。目前所用的技术,是先将植物凝聚素加入到已溶化的琼脂糖中,制备成胶板,再加血清进行电泳;电泳后在其垂直方向倒入已混合125-碘标记的抗甲胎蛋白抗体的琼脂糖胶,进行第二相电泳,然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甲胎蛋白异质体是否存在。这种方法需要三天左右才能获得结果,同时具有同位素污染产生,并对实验人员有伤害。荧光标记技术的产生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将免疫化学和血清学的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显微术的高度精确性结合起来。过去的技术,需 ...
【技术保护点】
荧光素标记的抗甲胎蛋白抗体,其分子量为16万,在260,280,490nm波长具有吸收峰,在全波长光照下,发出黄绿光,具有与甲胎蛋白进行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绵初,李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