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42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揉捻筒、套筒和揉捻板;揉捻筒套设在套筒内;套筒内设有斜面,斜面与揉捻筒之间设有空腔;空腔以揉捻筒的中部为基准向揉捻筒两端线性减小;揉捻筒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弧形揉捻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揉捻筒中多个揉捻板对茶叶进行揉捻,成条的叶片从揉捻筒壁的条形通孔漏出,落入空腔中并从出料口中出料;而未成条的茶叶继续在揉捻筒中揉捻成套。进料口设置在揉捻筒的端部中心,揉捻筒围绕进料通道进行旋转,而新鲜茶叶从进料通道通过进料口进入揉捻筒中,实现进料和出料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属于发酵茶,其制备工艺为将新鲜茶叶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揉捻是指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目前除了传统的手工揉捻以外还有比较自动化的揉捻机,使得揉捻效率相对于手工揉捻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揉捻机虽然能够具有良好的成条效果,但是不具备连续进料和自动出料的功能,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连续进料和出料,且成型效果好的红茶连续揉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筒、套筒和揉捻板;所述揉捻筒套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揉捻筒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以揉捻筒的中部为基准向揉捻筒两端线性减小;所述揉捻筒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揉捻筒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筒、套筒和揉捻板;所述揉捻筒套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揉捻筒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以揉捻筒的中部为基准向揉捻筒两端线性减小;所述揉捻筒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揉捻筒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所述转轴两端设有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所述转轴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揉捻板为弧形揉捻板;所述揉捻板以转轴为中心均匀固定在所述转轴周围;所述揉捻筒的筒壁上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套筒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所述揉捻筒的其中一端的中心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连接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延伸至所述揉捻筒内;/n所述套筒外部设有第二旋转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连续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筒、套筒和揉捻板;所述揉捻筒套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揉捻筒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以揉捻筒的中部为基准向揉捻筒两端线性减小;所述揉捻筒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揉捻筒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所述转轴两端设有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所述转轴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揉捻板为弧形揉捻板;所述揉捻板以转轴为中心均匀固定在所述转轴周围;所述揉捻筒的筒壁上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套筒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所述揉捻筒的其中一端的中心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连接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延伸至所述揉捻筒内;
所述套筒外部设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有主齿轮,所述揉捻筒外部设从齿轮;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揉捻筒底部设有圆弧状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与揉捻筒表面接触处设有多个滑轮,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高永李德芬白培宏
申请(专利权)人:珙县僰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