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7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具体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包括花园基坑,所述花园基坑的外围安装有防护件,所述花园基坑的内部铺设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的下方铺设有种植土壤层,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细砂石层和砾石层,所述花园基坑的下方设置有积水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体设计,经过多层过滤,有效的去除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雨水大部分储存在砾石层中,多余的水分则是被上方所带来的压力向下挤压,从而穿过陶瓷片渗透到储水槽中进行收纳,能够有效的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城市用水的紧缺度,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中的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最较为典型的产物,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但是雨水花园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其中当雨水较多时,雨水花园结构会过滤掉大量的雨水,雨水的实际利用率较低,雨水长期存储在雨水花园结构下,会导致植物的烂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通过整体设计,经过多层过滤,有效的去除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雨水大部分储存在砾石层中,多余的水分则是被上方所带来的压力向下挤压,从而穿过陶瓷片渗透到储水槽中进行收纳,能够有效的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城市用水的紧缺度,具备较高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包括花园基坑、防护件、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固定环、第一支杆、格栅、套帽、第二支杆、蓄水层、种植土壤层、土工布、细砂石层、砾石层、积水件、储水槽、陶瓷片、支撑板、支撑架、导管、引流泵、喷水管,所述花园基坑的外围安装有防护件,所述花园基坑的内部铺设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的下方铺设有种植土壤层,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细砂石层和砾石层,所述花园基坑的下方设置有积水件;所述积水件包括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上表面安装有陶瓷片,所述陶瓷片的下方贴合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储水槽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泵,所述引流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进一步,所述储水槽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无盖式结构。进一步,所述陶瓷片的数量共设置有多组,所述陶瓷片与储水槽相适配。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通水孔,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护垫。进一步,所述防护件包括有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一侧平行安装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外部分别套有一组固定环,两组所述固定环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安装有格栅,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顶端分别套有一组套帽,两组所述套帽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杆。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通过固定环及第一支杆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格栅采用多层滤网整合而成,所述格栅设置有多组,各组环绕于花园基坑外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整体设计,经过多层过滤,有效的去除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雨水大部分储存在砾石层中,多余的水分则是被上方所带来的压力向下挤压,从而穿过陶瓷片渗透到储水槽中进行收纳,能够有效的对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能够对多余的水分进行抽取利用,避免了植物的烂根现象,降低了城市用水的紧缺度,具备较高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防护件,利用固定环和第一支杆保持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两者之间的稳固性,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向下陷落,随即,格栅置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由格栅围绕花园基坑之后能够有效的过滤掉残枝落叶,避免其进入到花园基坑内,降低了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量,保证了大水过后的整洁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陶瓷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花园基坑、2防护件、21第一插杆、22第二插杆、23固定环、24第一支杆、25格栅、26套帽、27第二支杆、3蓄水层、4种植土壤层、5土工布、6细砂石层、7砾石层、8积水件、81储水槽、82陶瓷片、83支撑板、84支撑架、85导管、86引流泵、87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包括花园基坑1、防护件2、第一插杆21、第二插杆22、固定环23、第一支杆24、格栅25、套帽26、第二支杆27、蓄水层3、种植土壤层4、土工布5、细砂石层6、砾石层7、积水件8、储水槽81、陶瓷片82、支撑板83、支撑架84、导管85、引流泵86、喷水管87,所述花园基坑1的外围安装有防护件2,所述花园基坑1的内部铺设有蓄水层3,所述蓄水层3的下方铺设有种植土壤层4,所述种植土壤层4的下方设置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细砂石层6和砾石层7,所述花园基坑1的下方设置有积水件8;所述积水件8包括有储水槽81,所述储水槽81的上表面安装有陶瓷片82,所述陶瓷片82的下方贴合安装有支撑板83,所述支撑板8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84,所述储水槽8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85,所述导管8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泵86,所述引流泵8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87。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槽8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无盖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片82的数量共设置有多组,所述陶瓷片82与储水槽81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83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通水孔,所述支撑板83和支撑架8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84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护垫。本技术在实施时,将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无盖式结构的储水槽81放置在花园基坑1的最底部,陶瓷片82则是置于储水槽81的上部,依次向上铺设有砾石层7、细砂石层6、土工布5、种植土壤层4及蓄水层3,当雨水下落之后,依次渗透蓄水层3、种植土壤层4、土工布5及细砂石层6,大部分的雨水储存在砾石层7中,多余的水分则是被上方所带来的压力向下挤压,从而穿过陶瓷片82渗透到储水槽81中,当储水槽81内储存满之后,上方则渗透不进水分,将引流泵86通过导电线接通外界电源,控制引流泵86工作,引流泵86产生吸力,储水槽81内的水流则是顺着导管85流出,由喷水管87进行喷洒使用,这样的设计,通过多层过滤,有效的去除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雨水大部分储存在砾石层7中,多余的水分则是被上方所带来的压力向下挤压,从而穿过陶瓷片82渗透到储水槽81中进行收纳,能够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包括花园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园基坑(1)的外围安装有防护件(2),所述花园基坑(1)的内部铺设有蓄水层(3),所述蓄水层(3)的下方铺设有种植土壤层(4),所述种植土壤层(4)的下方设置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细砂石层(6)和砾石层(7),所述花园基坑(1)的下方设置有积水件(8);/n所述积水件(8)包括有储水槽(81),所述储水槽(81)的上表面安装有陶瓷片(82),所述陶瓷片(82)的下方贴合安装有支撑板(83),所述支撑板(8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84),所述储水槽(8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85),所述导管(8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泵(86),所述引流泵(8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8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包括花园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园基坑(1)的外围安装有防护件(2),所述花园基坑(1)的内部铺设有蓄水层(3),所述蓄水层(3)的下方铺设有种植土壤层(4),所述种植土壤层(4)的下方设置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细砂石层(6)和砾石层(7),所述花园基坑(1)的下方设置有积水件(8);
所述积水件(8)包括有储水槽(81),所述储水槽(81)的上表面安装有陶瓷片(82),所述陶瓷片(82)的下方贴合安装有支撑板(83),所述支撑板(8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84),所述储水槽(8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85),所述导管(8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泵(86),所述引流泵(8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8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无盖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82)的数量共设置有多组,所述陶瓷片(82)与储水槽(8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华姜平吕子文曾文红许竞唐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