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8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属于给排水设施,包括井体;所述的井体内设置有溢流管、合流管和截流管,所述的井体内设置有截流板;所述的截流板分为接水部和挡水部;所述的接水部上开设有若干渗水通孔;所述的挡水部遮挡于溢流管的管口处;所述的截流板底部设置浮动机构;所述的井体内壁相对浮动机构设置有托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井体当中设置截流板,通过水流的合流管进水的水流大小,控制截流板的上升或下降,进而达到控制溢流管与井体内部的连通与否。若水流持续时间长,流量大,则通过截流板下流至井体底部的水位会迅速上升,此时截流板由于浮力会向上浮动,使得溢流管管口处打开,实现污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本技术涉及一种溢流井,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属于给排水设施。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主要是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海绵弹性吸收特性的城市,学术上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也就是说构建的城市系统可以在雨季、集中降水时期充分发挥作用,以其聚集、渗透、净化功能来有效调节城市内部降水,使水迅速汇聚到地底下,减少地面积水,而在旱季、干旱时期城市系统可以将收集的水资源进行调用,用来供应城市用水需求。溢流井的设置是为了控制混合污水的流入不超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放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也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疏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管溢出,直接排入河流中。而现有的溢流井都是将截流口与溢流口并排设置,或是溢流管设置在截流管上方,当截流管流量无法满足水流需求时,通过溢流管排向水域当中。然而在降雨初期,其裹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包括井体(1);所述的井体(1)内设置有溢流管(2)、合流管(3)和截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体(1)内设置有截流板(5);所述的截流板(5)分为接水部(5.1)和挡水部(5.2);所述的接水部(5.1)上开设有若干渗水通孔(5.1.1);所述的挡水部(5.2)遮挡于溢流管(2)的管口处;所述的截流板底部设置浮动机构;所述的井体(1)内壁相对浮动机构设置有托台(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包括井体(1);所述的井体(1)内设置有溢流管(2)、合流管(3)和截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体(1)内设置有截流板(5);所述的截流板(5)分为接水部(5.1)和挡水部(5.2);所述的接水部(5.1)上开设有若干渗水通孔(5.1.1);所述的挡水部(5.2)遮挡于溢流管(2)的管口处;所述的截流板底部设置浮动机构;所述的井体(1)内壁相对浮动机构设置有托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板(5)的截面呈倒凹字形;所述的接水部(5.1)与挡水部(5.2)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浮动机构包括浮球(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6)设置于挡水部(5.2)底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平姚国华吕子文曾文红许竞唐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