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现有的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把下雨时的雨水收集排放,导致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导致地面沉降,进而影响到地面上的建筑,同时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这样的雨水不适合直接排放,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再排放。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需要设计用于把初期的少量雨水和中后期的雨水进行分流排放,且中后期的雨水部分可以排入地下的分流排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1)和设置于分流井(1)内的分流装置,所述分流井(1)一侧设置有污水接收槽(2)和渗液槽(3),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安装筒(42)、弹性恢复组件、污水接收盒(44)、导流盖(45)、分隔板(46)和渗液盒(47),所述安装筒(42)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内,所述安装筒(4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管(421)、连接杆(422)和下筒(423),所述污水接收盒(44)滑移安装于所述下筒(423)内,所述污水接收盒(44)的盒底通过连接软管(52)与污水接收槽(2)连接,所述弹性恢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筒(423)内,且弹性恢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1)和设置于分流井(1)内的分流装置,所述分流井(1)一侧设置有污水接收槽(2)和渗液槽(3),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安装筒(42)、弹性恢复组件、污水接收盒(44)、导流盖(45)、分隔板(46)和渗液盒(47),所述安装筒(42)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内,所述安装筒(4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管(421)、连接杆(422)和下筒(423),所述污水接收盒(44)滑移安装于所述下筒(423)内,所述污水接收盒(44)的盒底通过连接软管(52)与污水接收槽(2)连接,所述弹性恢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筒(423)内,且弹性恢复组件在污水接收盒(44)的重力变化下带动污水接收盒(44)上下滑移,所述分隔板(46)设置于所述上管(421)的下部,所述分隔板(46)同轴开设有泄水孔(461),且所述分隔板(46)内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杆(422)一端与所述分隔板(46)固定,所述连接杆(422)另一端与所述下筒(423)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杆(422)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杆(422)沿所述下筒(423)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盖(45)设置于所述污水接收盒(44)上方并随所述污水接收盒(44)上下滑移,且所述污水接收盒(44)的盒底和所述下筒(423)的筒底均设置有磁体(6),所述渗液盒(47)设置于所述下筒(423)一侧,所述渗液盒(47)通过一根渗液管(472)与所述渗液槽(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接收盒(44)内填充有吸水海绵(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盖(45)为圆台,且所述导流盖(45)下部直径较大,所述导流盖(45)滑入所述下筒(423)时阻碍雨水流入所述污水接收盒(4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6)上开设有若干过溢孔(8),所述分隔板(46)上还设置有与若干过溢孔(8)一一对应并封闭过溢孔(8)的若干漂浮盖(462),所述漂浮盖(462)上侧与所述分隔板(46)转动连接,所述漂浮盖(462)与所述分隔板(46)之间形成有密封副,所述漂浮盖(462)上设置有浮块(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盖(462)朝向所述分隔板(46)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63),所述分隔板(46)朝向所述漂浮盖(46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64),所述第一密封圈(463)内圈侧壁设置为第一密封面(4631),所述第二密封圈(464)外圈侧壁设置为第二密封面(4641),所述第一密封面(4631)和所述第二密封面(4641)之间形成密封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还包括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外圈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的井壁内,所述上管(42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镇藩,陈江柱,黄灿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