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1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包括水面拦截板、插接在水面拦截板下端的漂浮块、与所述拦截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水下拦截块,所述水面拦截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水面拦截板的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漂浮块为4个,分别插接在水面拦截板的下端的四个角,起到稳定水面拦截板的作用,防止水面拦截板侧翻,“L”形的水下拦截块可以进一步拦截质量稍重的漂浮物,避免漂浮物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穿过,提高拦截效率,水下拦截块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拆装快速方便,同时漂浮板可插接安装在水面拦截板上,方便拔出拆卸,方便本装置进行层叠堆放,节省贮藏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21世纪以来,白色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典型的如塑料袋在河流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果不对河流上的白色垃圾进行清理,河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漂浮的垃圾所占领,会大大的恶化河流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河道漂浮物拦截装置多为浮筒等装置,浮筒装置漂浮力大,但是在漂浮物堆积过多的情况下,漂浮物容易从浮筒的底部漏出继续漂向下流区域,同时浮筒的体积大,存放占用面积大,不方便贮藏,传统的浮筒在回收漂浮物的时候,不能将浮筒收尾收在一起将漂浮物进行清理,因为很容易造成漂浮物从底部漏出,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拦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本技术通过漂浮块将水面拦截板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水面拦截板串联在一起放置在水面上,通过绳索分别套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将串联在一起的水面拦截板在河道的水面上铺开呈一条线,然后将水面拦截板两端的绳索套接在河流的两岸,起到拦截河面漂浮物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漂浮块为4个,分别插接在水面拦截板的下端的四个角,起到稳定水面拦截板的作用,防止水面拦截板侧翻,“L”形的水下拦截块可以进一步拦截质量稍重的漂浮物,避免漂浮物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穿过,提高拦截效果,水下拦截块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拆装快速方便,同时漂浮板可插接安装在水面拦截板上,方便拔出拆卸,方便本装置进行层叠堆放,节省贮藏面积。在清理漂浮物的时候,直接将两端的绳索取开,将水面拦截板收尾拉在一起形成网兜将漂浮物带到河流的岸边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漂浮物的效率,节省了时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包括水面拦截板、插接在水面拦截板下端的漂浮块、与所述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水下拦截块,所述水面拦截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水面拦截板的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水面拦截板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的螺纹通孔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水面拦截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滑动承接棱,所述水下拦截块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滑动承接棱相匹配的滑棱。所述水下拦截块为“L”形拦截块。“L”形拦截块能拦截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漏穿的漂浮物,提高拦截效率。进一步,所述水面拦截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通孔。过水孔保证水通过,减小水波的阻力,避免水面拦截板侧翻。进一步,所述漂浮块为4个,呈圆形状,分别插接在所述水面拦截板的下端四个角处。4个漂浮快能稳定的将水面拦截板漂浮在水面上。进一步,所述螺栓、水面拦截板和水下拦截块均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螺栓的上半部为光滑直杆,下半部开设螺纹。塑料材质能避免运用铁质类的螺栓容易生锈的弊端,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下半部开设的螺纹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将螺栓旋拧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的通孔的时候,比如要反转旋拧螺栓才能取出螺栓,同时又能保证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活动转动连接。使用原理:在需要安装的河道上通过浮船将层叠堆放在一起的水面拦截板、漂浮块和水下拦截块装在船上运输到河面上,然后将漂浮块插接在水面拦截板的四个角,然后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将水面拦截板串联起来,再通过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水面漂浮块上的第一连接块或者第二连接块通过绳索套接固定在河道的两岸即可,在清理漂浮物的时候,直接将两端的绳索取开,将水面拦截板收尾拉在一起形成网兜将漂浮物带到河流的岸边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漂浮物的效率,节省了时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漂浮块将水面拦截板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水面拦截板串联在一起放置在水面上,通过绳索分别套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将串联在一起的水面拦截板在河道的水面上铺开呈一条线,然后将水面拦截板两端的绳索套接在河流的两岸,起到拦截河面漂浮物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漂浮块为4个,分别插接在水面拦截板的下端的四个角,起到稳定水面拦截板的作用,防止水面拦截板侧翻,“L”形的水下拦截块可以进一步拦截质量稍重的漂浮物,避免漂浮物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穿过,提高拦截效果,水下拦截块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拆装快速方便,同时漂浮板可插接安装在水面拦截板上,方便拔出拆卸,方便本装置进行层叠堆放,节省贮藏面积。在清理漂浮物的时候,直接将两端的绳索取开,将水面拦截板收尾拉在一起形成网兜将漂浮物带到河流的岸边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漂浮物的效率,节省了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清理漂浮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下拦截块与水面拦截板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螺栓结构示意图;其中,水面拦截板1,滑槽11,滑动承接棱12,过水通孔13,水下拦截块2,滑棱21,漂浮块3,第一连接块14,第二连接块15,螺栓4,漂浮物5,绳索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包括水面拦截板1、插接在水面拦截板1下端的漂浮块3、与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水下拦截块2,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4,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5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水面拦截板1通过螺栓4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第二连接块15上的螺纹通孔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滑动承接棱12,所述水下拦截块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滑动承接棱12相匹配的滑棱21。所述水下拦截块2为“L”形拦截块。“L”形拦截块能拦截从水面拦截板的底部漏穿的漂浮物,提高拦截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面拦截板1上开设有若干过水通孔13。过水通孔13保证水通过,减小水波的阻力,避免水面拦截板1侧翻。本实施例中,所述漂浮块3为4个,呈圆形状,分别插接在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下端四个角处。4个漂浮快能稳定的将水面拦截板1漂浮在水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栓4、水面拦截板1和水下拦截块均2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螺栓4的上半部为光滑直杆,下半部开设螺纹。塑料材质能避免运用铁质类的螺栓容易生锈的弊端,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下半部开设的螺纹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将螺栓旋拧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的通孔的时候,比如要反转旋拧螺栓才能取出螺栓,同时又能保证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活动转动连接。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拦截板(1)、插接在水面拦截板(1)下端的漂浮块(3)、与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水下拦截块(2),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4),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5)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水面拦截板(1)通过螺栓(4)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第二连接块(15)上的螺纹通孔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拦截板(1)、插接在水面拦截板(1)下端的漂浮块(3)、与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水下拦截块(2),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4),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另外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5)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水面拦截板(1)通过螺栓(4)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与第二连接块(15)上的螺纹通孔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净化用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拦截板(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滑动承接棱(12),所述水下拦截块(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华姜平吕子文曾文红许竞唐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