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245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缆压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接下模和第二压接下模,第一压接下模和第二压接下模的上侧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底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交替升降的升降组件。该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可以旋转旋转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随之旋转,通过第一压杆、第二压杆与导向滑套的滑动配合,为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升降提供导向,进而带动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交替升降,以此交替进行压接工作,减少了压接间隔时间,提高了压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缆压接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中通常需要使用电缆压接装置将两根电缆连接在一起,现有的电缆压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次压接完成后,需要将压接好的电缆取下,再将待压接的电缆放置于压接模具上,才能进行第二次压接过程,效率还有待提升。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有垫脚;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接下模和第二压接下模,第一压接下模和第二压接下模的上侧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底板的上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交替升降的升降组件;使用时,先将电缆接头放入接线鼻子或连接管,再将接线鼻子或连接管放置在第一压接下模上,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带动第一压接上模和第二压接上模交替升降,第一压接上模下降并压在第一压接下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包括底板(9),底板(9)的底部设有垫脚(8),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9)上固定有支柱(10),支柱(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接下模(7)和第二压接下模(11),第一压接下模(7)和第二压接下模(11)的上侧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压接上模(6)和第二压接上模(12),底板(9)的上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接上模(6)和第二压接上模(12)交替升降的升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包括底板(9),底板(9)的底部设有垫脚(8),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9)上固定有支柱(10),支柱(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接下模(7)和第二压接下模(11),第一压接下模(7)和第二压接下模(11)的上侧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压接上模(6)和第二压接上模(12),底板(9)的上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接上模(6)和第二压接上模(12)交替升降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提压组件和导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用电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压组件包括旋转杆(1)、第一压杆(4)和第二压杆(14);所述旋转杆(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手柄(2)和第二手柄(16),旋转杆(1)的底面中心处设有铰接块(19),铰接块(19)铰接安装在支柱(10)的顶部,第一压杆(4)和第二压杆(14)的底端分别与第一压接上模(6)和第二压接上模(12)连接,第一压杆(4)和第二压杆(14)的顶部侧面上均设有凸轴(17),旋转杆(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贾英樊宏宇郭宝锤张宇张臻伟肖云亮冀一鸣曹行健丁志强亢煜王诗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