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具体涉及阀门控制领域,包括设置阀体、阀芯、导向套和填料压盖,所述阀体设有填料腔,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填料压盖安装于所述填料腔内,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填料压盖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盘根、填料、隔垫、填料及金属环;该密封结构,克服了阀芯由于长行程导致不同心,同轴度差,引发装置拉伤,进一步容易导致密封失效,介质漏、泄、噪音大的缺点,同时包覆O形圈的冗余密封则进一步提高了组合填料的密封可靠性,保证阀芯的同心度;用于该组合密封结构的长行程罐底阀,已经在我国PVC行业逐步替代进口美国同类产品,当然该结构也可以用于其他阀类密封,适用于工业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残留罐底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残留罐底阀。
技术介绍
罐底阀应用于制药、生物、精细化工、食品等洁净行业的反应容器排料使用,该阀具有排放物料无死角、无残留性能好等优点。罐底阀中的长行程罐底阀,现在市场大多以美国制造为主,但是随着介质流特性的变化,传统的美国制造的罐底阀沿用老式技术缺少创新,无法满足新的介质流特性。现有的罐底阀由于阀芯行程过长,导致同轴度差,使得阀体密封失效,进一步引发介质泄漏,且噪声过大,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需要多次维修返工,影响产品效率,危害产线及工厂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残留罐底阀,能够对长行程阀芯的罐底阀,保证阀芯的同轴度,有效密封,噪声小,零泄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滑腔,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滑腔连通,所述滑腔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滑腔的连通孔;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滑腔内,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盘根、填料、隔垫、填料及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填料压盖,插入到所述滑腔内且与所述盘根抵接;及阀芯,滑动穿过所述填料压盖和所述密封结构插入到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阀芯的移动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连通孔。上述一种无残留罐底阀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结构最外层的盘根,其盘根材质特性较软,方便阀芯进入到罐底阀内,同时较软材质特性防噪防泄漏的密封效果好;当阀芯进一步伸入到隔垫处,其隔垫材料硬质的特性,将对阀芯起到稳定作用,能有效防止阀芯轴向窜动,加强阀芯与导向套的同轴度;当阀芯进一步经填料伸入到金属环处时,其金属环硬质耐磨的特性,不仅保证了阀芯在导向套中运动的,也减少了阀芯在运动中磨损,提高了阀整体的密封性,降低了噪声和介质泄漏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地,所述盘根为F4盘根。通过F4盘根的材质,便于阀芯导向,同时F4盘根的材质较软,能够有效防噪音防泄漏,密封效果有效。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和玻璃纤维混合形成的填料。该混合材质,强度适中,用于填料的分隔支撑效果好,不易破损。进一步地,所述隔垫为17-4不锈钢。17-4不锈钢材料硬质的特性,将对阀芯起到稳定作用,能有效防止阀芯轴向窜动,加强阀芯与导向套的同轴度,同时与上述的F4盘根共同使用;通过软硬两种材料的结合密封,方便阀芯导入的同时,有效防止阀芯的轴向窜动。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为铍青铜金属环。该材质耐磨性好,用以密封,减少阀芯的磨损,能提高所属阀的整体密封性能。进一步地,一种罐底阀装置,包括:上述的无残留罐底阀,填料压盖用于与阀体的上端部连接;驱动机构,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填料压盖上;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和阀芯之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阀芯在滑腔内滑动,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手动调节所述阀芯在滑腔内的位置;实际运用中,驱动机构调节阀芯的进给深度,根据实际使用的聚合釜的深度,来调节阀芯的进给深度,该方式简单容易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板、连接杆和弹簧;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在阀体上端,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杆的另一端,驱动机构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弹簧套装在连接杆中,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填料压盖抵接,另一端用于与调节机构抵接限位阀芯的运动行程。该安装架结构合理,保证了驱动机构与阀芯的传动,同时也保证了调节机构在微调阀芯进给量。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旋转驱动组件、丝轴及丝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丝轴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丝杆螺纹与丝轴内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丝轴外螺纹与阀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丝杆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丝杆旋转,以使丝杆带动阀芯运动,进而带动阀芯在所述滑腔内滑动。该调节方式合理,使用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所述罐底阀还包括阀座和阀座垫圈,所述阀座安装在所述阀体中,在远离所述填料压盖的方向分别与所述阀座垫圈和所述导向套抵接;所述阀座垫圈设置于阀体口。通过此种安装提高了所述导向套的轴向预压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阀体1;进水口11;出水口12;滑腔13;导向套131;连通孔132;密封结构2;填料压盖3;阀芯4;盘根21;填料22;隔垫23;金属环24;驱动机构5;安装架6;调节机构7;阀座8;阀座垫圈9;连接板61;连接杆62;弹簧63;丝杠71;丝轴72;旋转驱动组件73;固定板730;限位板731;大锥齿轮732;大锥齿轮压板733;轴承挡圈734;轴承735;小锥齿轮736;转轴部7361;基座737;手轮轴套738;手轮73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具体地,包括阀体1、密封结构2、填料压盖3及阀芯4。阀体1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滑腔13,出水口12和滑腔13连通。滑腔13内安装有导向套131,导向套131的侧壁设有连通进水口11和滑腔13的连通孔132。密封结构2设置于滑腔13内,且密封结构2设置于导向套131的端面上。密封结构2包括依次层叠的盘根21、填料22、隔垫23、填料22及金属环24,金属环24设置于导向套131的端面上。填料压盖3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且填料压盖3插入到滑腔13内且与盘根21抵接,以将整个密封机构压紧固定。阀芯4滑动穿过填料压盖3和密封结构2插入到导向套131内,且阀芯4的移动能够封堵或导通连通孔132。一实施方式中,盘根21为F4盘根21,通过F4盘根21的材质,便于阀芯4导向,同时F4盘根21的材质较软,能够有效防噪音防泄漏,密封效果有效。填料22为聚四氟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滑腔,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滑腔连通,所述滑腔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滑腔的连通孔;/n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滑腔内,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盘根、填料、隔垫、填料及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n填料压盖,插入到所述滑腔内且与所述盘根抵接;及/n阀芯,滑动穿过所述填料压盖和所述密封结构插入到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阀芯的移动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连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滑腔,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滑腔连通,所述滑腔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滑腔的连通孔;
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滑腔内,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盘根、填料、隔垫、填料及金属环,所述金属环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上;
填料压盖,插入到所述滑腔内且与所述盘根抵接;及
阀芯,滑动穿过所述填料压盖和所述密封结构插入到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阀芯的移动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为F4盘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和玻璃纤维混合形成的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为17-4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铍青铜金属环。
6.一种罐底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残留罐底阀,上述的无残留罐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均,左群,李炜,刘勇,张平良,于景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凯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