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73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包括变速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体内的惰轮轴,所述惰轮轴上套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可承受轴向力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上套设有同一个惰轮。通过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轴承,以代替惰轮承受轴向力作用,从根本上消除轴向力对惰轮的作用,进而消除惰轮轴向力对变速箱体的磨损,使用寿命相对较高,且由于第一轴承并不需要定期更换,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系统的局部结构,尤其是一种变速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辆动力系统通常包括变速箱和传动箱,其中变速箱需要通常包括变速箱体、设置在变速箱体内的惰轮轴以及套设在惰轮轴上的惰轮,以实现车辆倒挡功能。传统的变速箱中,惰轮和惰轮轴之间仅设置有轴套,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惰轮因轴向力作用而与变速箱体产生端面接触,进而产生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对于家用轿车,由于倒挡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惰轮和变速箱体磨损产生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但是对于挖掘机等倒挡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工程车辆,惰轮和变速箱体磨损会导致车辆的正常工作。公告号为CN2059783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倒挡惰轮,其通过在惰轮侧面设置减磨垫片来避免惰轮因轴向力作用而与变速箱体产生端面接触,然而这并不能消除轴向力对惰轮的作用,需要定期更换减磨垫片,使用较不方便。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变速传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相对较高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变速传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包括变速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体内的惰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上套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可承受轴向力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上套设有同一个惰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包括变速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体内的惰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轴上套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可承受轴向力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上套设有同一个惰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远离另一个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调整垫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体内还设置有二轴,所述二轴上套设有与所述惰轮啮合的倒挡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变速箱体直接连接的传动箱体、位于所述传动箱体内的输出轴以及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和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套设或一体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二轴上,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传动箱体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所述二轴穿入所述传动箱体的变速端口,所述变速端口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二轴的支撑座,且所述变速端口在位于所述支撑座下方的位置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泄油孔,所述泄油孔上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为磁性堵头或者所述堵头朝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设置有磁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或所述输出齿轮上一体连接有套设在对应的轴上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和对应的箱体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二轴穿过的穿孔,所述二轴上套设有与所述二轴传动连接的花键套,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花键套上且与所述花键套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齿轮上一体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花键套上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和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所述穿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支撑轴承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轴承分别为内轴承和位于所述内轴承远离所述输入齿轮一侧的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分别位于所述定位环的两侧且分别抵顶在所述定位环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科王宽镖王伟鹏王伟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科华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