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爽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08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所述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包括:两个固定环,呈间隔且相对设置;多个栅条,连接所述两个固定环的近端设置,沿所述固定环周向致密均匀布设,相邻的两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栅条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密两个固定环之间的栅条的密度,从而增加插孔的横截面积,有利于插孔承载更大的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簧片、扭簧插孔或转簧插孔所采用的制作工艺均为冲压成型工艺,此种工艺局限于工艺特性,每个落料孔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料厚才能成型,而冲掉的孔较宽,这就会直接造成插孔的横截面积减小,接触对数量减少,从而造成导流面积减少,电流密度增大,不利于插孔承载更大电流。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提升电连接器的电流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包括:两个固定环,呈间隔且相对设置;多个栅条,连接所述两个固定环的近端设置,沿所述固定环周向致密均匀布设,相邻的两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栅条的厚度;若干定位折片,所述定位折片与两个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并朝另外一个固定环延伸,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平行;或者,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槽。为规避冲压工艺落料宽度须大于一倍材料厚度的缺点,而得到小于料厚的栅条间隙;本技术方案产品将采用挤压、冲压、激光切割等工艺方法,形成一种复合加工工艺。优选的,采用激光切割进行生产。只有一个固定环连接定位折片,可减少料材的损耗,节省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还包括:半弯折片,所述半弯折片、定位折片分别连接一个固定环。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栅条沿所述固定环的轴向呈直线延伸;或者,每一所述栅条沿所述固定环的轴向呈倾斜延伸;或者,每一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或者,每一所述栅条整体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直线设置;或者,每一所述栅条整体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外突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栅条的内侧朝向间隙的边导圆边。导圆边后的栅条可方便插头插入。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栅条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为0.1t~0.5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端子结构,包括:前述的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内套筒、接线壳;所述内套筒夹在定位环与定位折片之间;所述接线壳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接线壳的前端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前大而后小台阶设置,以形成较大的前安装孔段和位于所述前安装孔段的后端的止挡台阶,所述止挡台阶与内套筒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前安装孔段的内壁设置有锁紧面,所述定位折片与所述锁紧面接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端子结构,包括:前述的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接线壳、外套筒,所述接线壳沿前后向延伸设置,所述接线壳的前端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前大而后小台阶设置,以形成较大的前安装孔段和位于所述前安装孔段的后端的止挡台阶,所述止挡台阶与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抵接;所述接线壳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插在所述定位环与定位折片之间,所述外套筒套设在定位折片外并与定位折片接触。进一步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前述的一种端子结构。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通过加密两个固定环之间的栅条的密度,从而增加插孔的横截面积,有利于插孔承载更大的电流。附图说明图1-图6为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6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图3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为端子结构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1为图9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2为端子结构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4为图12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5为端子结构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7为图15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包括:两个固定环10,呈间隔且相对设置;多个栅条20,连接所述两个固定环10的近端设置,沿所述固定环10周向致密均匀布设,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栅条20的厚度;若干定位折片30,所述定位折片30与两个固定环10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并朝另外一个固定环10延伸,所述定位折片30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10的外侧面之间平行;或者,所述定位折片30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10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栅条20的内侧朝向间隙的边导圆边。导圆边后的栅条20可方便插头插入。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的范围为0.1t~0.5t;其中,t为栅条20厚度值。请参阅图1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倾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所述栅条20的内侧朝向间隙的边导圆边。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为0.1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倾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所述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还包括:半弯折片40,所述半弯折片40、定位折片30分别连接一个固定环10。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为0.2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请参阅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直线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所述栅条20的内侧朝向间隙的边导圆边。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为0.3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直线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所述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还包括:半弯折片40,所述半弯折片40、定位折片30分别连接一个固定环10。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为0.4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直线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外突设置。相邻的两个栅条20之间的间隙为0.5t,其中,t为栅条厚度值。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的每一所述栅条20沿所述固定环10的轴向呈直线延伸;且每一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20的中间部位呈外突设置。所述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90,还包括:半弯折片40,所述半弯折片40、定位折片30分别连接一个固定环10。相邻的两个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固定环,呈间隔且相对设置;/n多个栅条,连接所述两个固定环的近端设置,沿所述固定环周向致密均匀布设,相邻的两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栅条的厚度;/n若干定位折片,所述定位折片与两个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并朝另外一个固定环延伸,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平行;或者,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固定环,呈间隔且相对设置;
多个栅条,连接所述两个固定环的近端设置,沿所述固定环周向致密均匀布设,相邻的两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栅条的厚度;
若干定位折片,所述定位折片与两个固定环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并朝另外一个固定环延伸,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平行;或者,所述定位折片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弯折片,所述半弯折片、定位折片分别连接一个固定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栅条沿所述固定环的轴向呈直线延伸;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沿所述固定环的轴向呈倾斜延伸;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整体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直线设置;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整体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外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的内侧朝向间隙的边导圆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集栅条插孔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爽
申请(专利权)人:王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